自主阅读
好朋友小夕跟我诉苦:孩子今年六岁多,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成天就是玩游戏、玩玩具、看电视,没有看书学习的意愿,也不认得几个字,小夕担心孩子进入小学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小夕想知道我当初是如何教两个孩子识字?怎么能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学会自主阅读?
该不该教学龄前的孩子识字?周围很多朋友,家里都有了小宝贝。宝贝们慢慢长大,爸爸妈妈们开始考虑宝贝们的教育问题。而孩子识字这件事情,常常困扰着爸爸妈妈们。不少家长纠结是否该让学前的孩子识字?学前识字的利弊有哪些?又该如何教孩子识字?
是否要在孩子上小学前教他们识字?各路育儿教育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经历了孩子们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双双上了学,老大初一,老二小学一年级,两个孩子都是幼儿园大班即开始自主阅读,上学后能自觉主动学习,对学习充满期待,虽然不是什么鸡娃儿,也足以令人欣慰。今天我基于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了解,及自家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龄前儿童识字的那些事儿
学龄前识字有什么好处?入学前,孩子认识一定量的文字,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不少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而易见的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顺应孩子成长规律,抓住孩子识字敏感期,事半功倍。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一般在三岁左右,一部分孩子开始对文字表现出一定的兴趣。这个时候也仅仅是把文字看成图形,没有具体概念意义。这个阶段需要父母做好引导,为接下来的识字做好铺垫。到四岁左右,孩子对文字表达的概念意义开始有更多了解,也能留意到字形的差异,识字的准备已经就绪,这时候只要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些“不经意”的指点,孩子的识字量就会迅速增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错过这样的敏感阶段,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再来识字,孩子也一样能学会,只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同时也关乎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学前识字可以扩大视野,激发阅读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学龄前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对学习也一样。当孩子认识的文字逐渐增多,他对阅读的兴趣就更浓,从而促使他去阅读更多书籍。阅读的书籍越多,孩子懂得的东西越多,知识面的扩展又会激发孩子更强的求知欲,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识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倍增。如果学龄前没有阅读,没有识字,孩子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往往也不会太高,进入小学,学习兴趣就成了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学习问题。
爱上学习
最后,入学前识字,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准备。
孩子入学前,有一定的识字量,能自主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孩子对于读书学习就有更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信心。进入小学,能读懂课文,加上课堂老师的讲解,孩子的学习不成问题。若是不识字,课本对他而言像天书,一个字都不认得或者只认得很少的字,课堂上孩子就极有可能如坐针毡,学习兴趣更无从谈起,信心也受打击。课后的作业,题目都读不懂,需要老师或父母帮忙读题。如此一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又一次被打击,不喜欢学习,不想上学,学习跟不上等等问题接踵而来,于是就出现了鸡飞狗跳的辅导作业场景。
因此,学龄前,家长捉住孩子识字敏感期,帮助孩子认识一定量的文字,让孩子能够自主阅读一些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孩子对学习就有浓厚的兴趣。进入小学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充足,孩子就能更快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在学习上如鱼得水。
那学龄前识字是不是就应该大力提倡呢?也未必。
学龄前识字的弊端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识字有强烈的期待,把教孩子识字当成最重要的教育,说到教育孩子,就是读书写字。这类的父母往往喜欢通过一些填鸭式的方式让孩子识字,有些甚至是逼迫孩子识字,还给孩子定下识字量。这样的父母,我建议还是不要教孩子识字吧。因为这样的教,常常会抹杀孩子的兴趣,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孩子厌学。
有些父母,总以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古诗等等为荣,到处显摆,不失时机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这样的父母,我也建议不要教孩子识字。孩子的成长,不应该是来成就家长面子的,父母不恰当的价值观念会让孩子的成长偏离他本该有的纯净,无法真正体验到学习成长的快乐,难以正确对待学习。
我最棒
有些孩子,在入学前就认得了不少字,父母经常夸奖他聪明,亲朋好友也夸他。久而久之,孩子就觉得自己真的很聪明。这样的孩子,在入学以后,往往一开始凭借自己的底子和小聪明,很容易就获得好成绩。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对他来说太简单,他爱听不听的,各种小动作,坐不住,没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慢慢到了三年级,学习内容逐渐变复杂,孩子开始落后,问题出来了。有人说这就是学龄前识字的弊端,没上学就识字,导致入学后不好好听课。确实如此,不过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还是在家长身上,是家长的观念影响了孩子,让孩子把自己的识字当成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以为自己真的聪明异常,不需要努力。错误的观念,导致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学龄前识字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一定了解,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恰当引导孩子。
如何引导学龄前孩子识字?那么如何引导学龄前的孩子识字?我这里说“引导”,不说“教”,因为识字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特意去教!我不赞成拿很多字卡直接让孩子来认字,更不需要特意考查孩子认识了多少个字。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学龄前的孩子识字是很轻松的事情。引导孩子识字的最好方式就是:熏陶!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1.家庭环境熏陶法
物品名称:孩子进入小学以前,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和幼儿园。有心的爸爸妈妈可以把家中布置成“文字的环境”。比如把家里的各个物品贴上名字,每天跟孩子玩的时候,可以抱着孩子,指着那些字读给孩子听,还可以跟孩子说一些关于这些文字的意思或物品的用途等。
字卡游戏:把一些字卡贴在门上、墙上,陪孩子玩时,不经意地就指读给孩子听,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定时更新字卡,最好是带实物图片的字卡。依孩子的熟悉程度,在每张字卡的下面配上一句话,包含所识的字,让孩子在句子中寻找字宝宝。这种字卡游戏可以换很多不同的句子和方式来玩,孩子们都很喜欢玩。家长就只管每天带着孩子,“不经意”指读给孩子听,不要想着考一考孩子,到底认识了几个字?只要坚持下来,效果会大大超出家长的期待。
字卡游戏
绘本指读:很多爸爸妈妈都有睡前给孩子读绘本故事的习惯,这种亲子阅读也是识字的好机会。孩子三岁以后,可以用指读的方式给孩子读他熟悉的绘本,也就是用手指逐一指着字去,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快识字。有亲子阅读习惯的家长都发现,孩子们喜欢反复读一本绘本,在读了几天之后,大多数孩子都能够把一本绘本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读下来,其实孩子并不认得那些字,只是凭记忆读下来。在这种阶段,如果家长采取指读的方式,孩子就很容易认识不少字,他会不时指着其中的某个字告诉你他认识,慢慢的他认识的字就越来越多。这就是孩子进入识字敏感期之后,每天坚持指读绘本故事的好处,不仅培养阅读习惯,顺带也识字了。有些孩子不喜欢指读,家长不需要勉强。那么指读到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是不是可以一直指读?当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能自主读一些简单的绘本,就要慢慢减少指读的频率并逐步取消。因为如果一直用指读的方式,有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到后面会影响阅读速度。
亲子阅读
包装说明书:家里经常会买一些玩具、带包装的食品、电器等等,这个时候也是让孩子识字的好时机。在我家小端三岁以后,每次家里买了新东西,只要有文字说明的,我都煞有介事地读,用各种音调或者表情以引起他的注意,把他吸引过来跟着我读那些说明。比如夏天,孩子喜欢吃冰淇淋,偶尔买个冰淇淋,拿到手,我会装作很有兴趣很认真的读一读包装纸上的文字:什么口味,配料表,生产日期,甚至厂家什么的都完全读出来。拿到一个新玩具,我也会以各种方式引导孩子去读说明书上的文字。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孩子识字,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各种细节。现在导致的结果就是小端每次买带包装的食品,一定会去关注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看看是否过期,关注相关配料表,看看是否有对身体健康不利的成分,这可以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
2.周围环境熏陶法
除了家里,走出家门后的环境也一样可以成为孩子识字的好场所。
路边指示牌、招牌、广告牌:每天带孩子外出活动时,小区的门牌,路上的指示牌,各种商店的招牌和广告牌,都是孩子识字的好素材。只要你带着孩子经过,看到了,你就指着那些字读给孩子听。这种方式孩子很喜欢,你只要读过几次,以后每次经过,你不读,孩子都会主动去读。记得我家小端上幼儿园时,每天路上经过一个广汽丰田专卖店,有一个很大的招牌“广汽丰田第一店”!每次经过,老大都会自己指着那招牌上的大字读一遍。马路对面还有一个“御禾酒家”,虽然隔着好几十米远,可是那个大大的招牌一样引起小端的注意,每次经过都会读一遍。
指示牌
商场、超市、游乐场:带孩子去市场和超市采购,让孩子去寻找要买的东西,找到后引导孩子去看标牌,看价格,看说明,不经意间就让孩子认识文字。商场里的各种物品名称、游乐场里各种游乐设施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以及电影院里的各种介绍,生活中的这些场景就是活生生的识字课堂,这种识字课堂是学以致用,没有任何压力,孩子乐在其中,父母只需要留心观察引导即可。
学龄前儿童识字不是问题,只是需要家长学习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了解儿童心理,提升认知,恰当引导,引领孩子进入学习的大门,享受遨游书海的乐趣,这才是目的。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享受阅读的美好,体验学习的乐趣。
*作者:香遇,追求心灵自由的女子,人本主义心理学新流派传播者,思维导图中级讲师,英国东尼博赞思维导图认证管理师,俩娃儿妈,亲子阅读推广者,喜欢折腾的中年少女。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