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明明孩子做错了一件事,自己也已经告诉了孩子他做错了,可孩子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又是哭又是闹,家长根本说不得,这究竟该如何解决?
每个人都会有自尊心,孩子虽然年龄较小,但自尊心一点不都不必成年人小,如果家长在说教孩子、指正孩子错误时,没有采取合适的言辞,将会导致孩子难以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如说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把汤洒了,家长开始说孩子什么都干不好,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于是孩子想到的并不是汤洒了,反而是会觉得家长在否认自己,自己明明其他地方都做得很好,就因为汤洒了就这样,因此会委屈、不满,自然会难以接受家长的教育。
再比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注重场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无论孩子身边有没有外人,只要孩子做了错事,都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这种做法孩子同样会难以接受。中国有句古话叫“关起门教育”,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不要让孩子在外人面前感到难堪和尴尬,如果家长不顾及孩子自尊,不分场合就教育孩子的话,不仅孩子不会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错事,还会责备父母不应该在这种地方教育自己,因此对于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根本听不进去,自然也就不会承认错误了。
有些家长会说,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在挨打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孩子在即使面对父母的棍棒伺候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尚处于思想斗争的过程,因为有些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于是考虑到底该不该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刚还在考虑这件事,扭头父母就提着棍来教训自己,下意识地否认自己的错,最终变成了“死鸭子嘴硬”。
如果父母还没有体罚孩子,孩子却还是不愿意承认错误的话,那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害怕自己承认错误后父母会惩罚自己,而这种心理将会导致孩子不敢主动承认错误,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积极承认。
那么对于这些情况,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呢?
首先,家长一定要留给孩子缓冲期。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当孩子在做错一件事的时候,会出现思想斗争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逼迫孩子,要让孩子有思考的空间。家长不要在这个时候逼迫孩子承认错误,要让孩子想清楚自己哪里做错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只有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才能更加坦然地接受接下来的事情。
那么可能有些家长会问了,如果孩子压根没有想到自己做错了什么,那么给孩子时间也是白的,这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这时候家长还是不要急,而是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而不是直截了当地批评孩子。通过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承认自己做错了,比直接给孩子点出来,更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能有效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这种引导方式,包括通过名人传记来引导孩子,或者是通过讲故事、看绘本来暗示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比如说孩子偷钱买了零食,家长不要直接说“是不是你偷了钱”之类的话,而是可以给孩子讲关于诚实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到自己不应该偷钱,然后给孩子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让孩子有一个思想缓冲期,然后自己承认错误。
当孩子承认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能以此为把柄过度教育孩子,一些家长总是喜欢“滥教育”,比如说当孩子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反问孩子“错哪里了”,当孩子说出自己哪里错了的时候,又骂孩子“知道错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这会让孩子很抵触、很反感,从而在下次的时候就不会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说,过度教育是不可取的。
还有一些孩子不敢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因为害怕自己承认错误之后被父母打骂。有个父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当你犯错却主动接受自己犯错的事实,并且积极改正时,这只会让你变得更好,所以父母不会因为一件让你变得更好的事情来打骂你,所以当你做错事时,没有必要掩盖或者逃避,因为我们都很爱你,都希望你会变得更好。
因此说,当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不要动辄就打骂孩子,而是应该以温和的方式接纳孩子的错误,当孩子主动承认错误的时候,不仅不应该打骂孩子,反而应该对孩子提出表扬,从而让孩子不再因为害怕承认错误受罚而隐瞒真相,这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好、更自信。
当家长在教育孩子或者引导孩子、让孩子承认错误的时候,应该注重场合,尊重孩子的隐私和自尊,不要在外人面前,为了彰显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地位而教育孩子,导致孩子反感。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则更应该将时间考虑在内,比如在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和早晨的时候,就不应该教育孩子,避免孩子一时想不开影响睡眠或者生活。
教孩子承认错误的方式有很多,而为了让孩子知道做错事需要承担责任,从而惩罚孩子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让孩子打扫卫生、写道歉信、没收玩具等等,不一定仅仅局限于打骂说教。当然了,家长也更应该给孩子设立合适的奖罚机制,与孩子商讨机制的内容,从而双方达成协议,让孩子更愿意接受这一过程和结果。
所以说,当孩子不愿意承认错误时应该怎么办,这还得看家长的智慧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