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学前中英双语教育市场发展迅速,各种在线英语培训机构也拔地而起。
一方面,号称英语界的爱马仕“vipkid”动辄几万的课程费让人咂舌。
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双语教育观点让家长对儿童是否学和如何学英语等问题表现出愈加严重的教育焦虑。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错误的方式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
误区一:父母不会英语全靠早教班?家庭才是启蒙教育的主阵地80 后、 90 后的父母大多数最早接触英语就是从背单词、学语法开始的,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英语启蒙教育,容易把握不好英语启蒙教育的“边界”。
而且许多中国父母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给孩子做英语启蒙教育。
于是就把英语启蒙完全依托于早教机构,认为它们能够提供完整的教育解决方案。
但英语启蒙教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非常容易出现“小学化”或“纯粹提前学”的倾向。
所以把孩子送到英语启蒙教育机构就能一劳永逸的方法也是完全不现实的。
其实幼儿期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是家庭,幼儿期孩子最信任、最依赖的伙伴是父母。从这个角度来看, 家庭才是孩子英语启蒙教育的第一环境,父母才是教师之外更重要的施教主体。
我们谈家庭英语启蒙教育,并不是让父母教孩子学英语,也不是说只有父母具有特别高的英语水平才能够进行家庭英语启蒙教育。
父母需要做的是充分认识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为孩子营造自然的语言环境和适宜的教育,陪伴孩子学英语。
误区二:启蒙教育就是识记单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英语启蒙教育是英语教育实践的重要起点,却与严格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英语启蒙教育的目标立足于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对英语语言系统的敏感性、初步感知不同文化的语言魅力。
目前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与正式的英语学习划等号,过早让孩子接触知识性较强的英语课程。
同时,父母在评价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效果时, 通常以可记忆的单词量、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以及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为衡量标准。
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一味追求可量化效果的目标设定无疑给孩子带来了消极的情感体验,也扼杀了孩子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兴趣,这为日后的“厌学”埋下了祸根。
误区三:不宜过早进行英语启蒙?7个月大的婴儿已有双语优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过早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将不利于母语的学习,会产生语言转换的混乱。
甚至有人扬言:过早学习英语容易得自闭症。
但已有众多研究证明在执行功能上,双语学前儿童优于单语儿童,并将这种双语认知优势维持到老年阶段,这被称为“双语认知优势。”
而早期儿童时期是个体执行功能发展的快速时期。
但最早是什么时候? 研究发现这种双语认知优势提前到了7 个月大的婴儿。
研究者选取了平均月龄从出生就接触双语环境的双语婴儿和平均月龄仅接触一种语言的单语婴儿为被试。
测试结果发现双语婴儿能够在听力刺激词发生变化时比单语婴儿更好的预测图片方位,这表明双语婴儿已经表现出执行功能认知优势。
因此越早接触双语,对儿童的执行功能和认知发展约有利。
0-3岁英语启蒙教育这样做,比几万块的双语班更有效家庭作为幼儿最重要的成长环境,有充足的时间和适宜的空间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 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听觉、触觉、视觉等多重感官刺激。
1、 0-1岁:听力输入建立语言意识
幼儿学习语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沉默期”(0-1 岁),听别人说话是他们最重要的语言获得方式。
在这个阶段,家庭要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语音输入,让孩子“浸泡”在英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强化语音意识,无意识地“习得”英语。
为了培养孩子听力辨音和情境对应的能力,父母需要及时有效地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和语言情境,给孩子充分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刺激。
家长可以根据婴儿对所听材料的反映选择原汁原味的韵律童谣作为主要输入材料。
童谣的节奏感强,一般也是由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构成, 读起来琅琅上口, 听起来韵律明显,很容易吸引婴儿注意,便于以后的模仿。
婴儿的语音获得过程也是沿着单音节音—双音节音—多音节音—有意义语音的顺序发生发展,所以韵律童谣更受宝宝青睐。
同时输入材料由泛泛而听慢慢转变成精听。比如,之前每天听泛听20分钟的韵律童谣,现在可以精听3到4首韵律童谣,每天20分钟。
2、1-2岁:图文共读营造语言情境
1 岁左右孩子开始主动输出一些简单的字、词, 最后发展为说完整的句子。
这时经常会出现语序颠倒、语法混乱的现象,这时已经进入了语言学习的第二阶段,即“语法干扰期”。
这是感悟语法规则、积累语言经验的关键时期。语言经验的积累要注意三个层面:一是语音,二是语义,三是情境。
其中情境起到统领作用,语音和语义都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实际意义的。在这个阶段,家庭要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自然、真实的语言情境。
而英文绘本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情境。
英文绘本一般都是由精美图片和简单地道的英语构成,有一定的故事性,婴儿在听着妈妈念文字的同时, 慢慢就能学会将图片和文字对应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场景。
在反复的亲子共读之后, 绘本的图片和父母的声音便会深深印在婴幼儿的脑海,成为一组语言情境。
通常来说,父母要给孩子一天读一本绘本, 一天15分钟左右, 一本绘本20甚至30遍以上。
3、2-3岁:反复强化促使语言表达
婴幼儿在有了一定的自我表达能力后,也喜欢模仿别人的表达。
这时候,有了前期充分的输入,婴幼儿对所熟悉的、所喜欢的英语儿歌童谣或者绘本也有一种想说出来的欲望。
比如,在给小孩播放介绍eat (吃) 这个动作的小视频时, 他们会跟着小视频一边做动作,一边用稚嫩的声音唱到“ signing‘eat’, signing‘eat’。
还有当孩子选择一种水果,父母可以根据孩子拿的水果再复述“Oh, apple,lucy loves apples.”
这些看起来很幼稚的语言却是婴幼儿习得语言的最好素材,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其实就是在模仿婴幼儿母语的习得过程。
反复地重复同一个单词,反复地强化同一个行为所对应的表述的语言,婴幼儿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用两种语言提出自己的要求和表达自己的立场。
在这样人为创设的环境里,婴幼儿习得英语是要学会一种最基本的交流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自然也会主动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相关阅读担心不够了解孩子!注意这些细节,从宝宝的绘画中看出其心理变化
1岁半时孩子已有数学概念!数学训练要趁早,家庭数学活动效果好
别再给宝宝读绘本了!再贵的绘本父母不这样用,花的也是冤枉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