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家长我们关心的内容有很多: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然而,很少有家长注意到:朗读会让孩子拥有某种“魔力”!
林小七和陈大宝是同班同学,他们的学习成绩很接近,家庭环境也很类似。不过,两个人在早读的时候表现却完全不一样。
林小七喜欢默读,她觉得这样更专心,更容易记住。
陈大宝则不同,他总是喜欢大声朗读,虽然他的记忆速度总是比小七慢很多,但他已经习惯了。
表面上看来,两个人差别不大。可事情真的是这样?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林小七的自信心明显要弱于陈大宝,在其他同学眼里她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不止如此,班主任对她的评价是:“她的学习成绩应该更好才对,她学习好,可是考不好。”
而陈大宝却恰恰相反:在其他同学眼里,陈大宝是个“自信乐观活泼”的人,同学们都喜欢跟他做朋友。而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陈大宝其实不算聪明,但他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而且,他总是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比如那天,我出了一道错的数学题,全班同学都在埋头做题,而只有陈大宝发现了题目存在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朗读让陈大宝更有自信,正是因为自信心的原因,在人际关系、处事方式上,他似乎比林小七更高一筹。
那么,一直被我们忽略的朗读,到底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 自信心的建立和提升
朗读首先是一种自我认可。就像林小七那样,她为什么喜欢默读不喜欢朗读?也许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好听,会被同学嘲笑。也许她觉得大声朗读太粗暴,看上去很别扭。其实很容易发现,这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还能持续的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良性促进的过程。
2. 情绪调节和肌肉记忆
在朗读的过程中,孩子通过大声读书,可以有效的调节自己的情绪。一方面,大声读书可以宣泄不好的情绪;另一方面,朗读也能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很明显,一个习惯大声朗读的孩子,他的精神状态、情绪状态,总是处于积极的状态中。
另一方面,是不是默读更有利于记忆?
其实不然。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嘴部、脸部的肌肉会在长时间的运动中产生某种规律,而这种规律会促进基因。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肌肉记忆,虽然这种方式看上去有点“笨”,但却很有效。
3. 积极的心态
朗读可以提升人的自信,而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信心持续得到提升,孩子就会产生积极的心态。
不要小瞧了积极心态对孩子的影响。
在积极的心态中,孩子更容易理解大人的行为,更愿意迎合教育,更善于与人沟通,更愿意解决问题而非逃避……
这些问题对于孩子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健全,都是极为关键的内容。
4. 发现“自我的价值”
我们知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从众性、趋同性”,也就是说孩子会下意识的跟随集体的选择和行为,成为集体中的一份子。
而当前教育背景下,我们更为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而个性发展又很容易让孩子孤立于集体之外,受到集体的排斥。
而朗读,则很好的避开了这些问题。
在朗读的过程中,孩子的“自我审视”更加强烈,逐渐的会产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这其实就是一种个性发展的体现。
另外,因为自信心、积极心态的影响,孩子非但不会被集体排斥,反倒会成为“集体的榜样”。
在两种作用的相互影响下,孩子的成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
5. 提升协调“关系”的能力
你会发现,人在朗读的时候,会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二是环境反馈。
也就是说,在朗读的时候,我们首先会调节自己,不论是朗读声音的大小、语气的变化、情感情绪的变化。另一方面,在我们做出这些变化的时候,我们会观察周围环境的反馈。
比如,当我们声音大的时候,旁边的同学会捂耳朵,所以我们调低音量。
当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首诗的时候,旁边的同学似乎很享受,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提高音量。
这些对“自我——环境反馈”的理解,其实就是一种协调能力。
这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等等。
当我们拥有了协调这些“关系”的能力,你会发现周围环境变得越来越和谐。包括家庭环境、班级环境、朋友之间的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
6. 驾驭能力得到提升
朗读本身就是一种驾驭能力的体现,驾驭自己的声音、情感、语气、节奏,以符合文章的情感变化、节奏变化。
伴随着情感、语气、节奏的变化,孩子更容易理解作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也就是说,孩子的理解能力提升了。
在驾驭自身能力的同时,孩子会自发的尝试驾驭更多内容。比如,试着影响家庭环境,让家庭氛围更和谐。尝试改变师生关系,让老师与“我”之间更加融洽……
这些尝试,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当你的孩子喜欢上朗读,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欢迎加入福林妈咪粉丝圈,来和育儿大咖还有志同道合的宝妈们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