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皮皮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每天不是弄坏了爸爸的剃须刀,就是把家里的小音箱给摔碎了,或者拿着小刀,把客厅的沙发割得稀巴烂。刚开始,我跟宝爸都采取“怀柔”的方法来教育宝宝,每天跟宝宝说好话,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教育的时候,孩子连连点头,眼神像个无辜的小绵羊,但没过两天,就又开始淘了,最学校跟小朋友打架,回家不好好写作业,家里什么东西贵重就逮着什么破坏。忍无可忍的我终于对孩子动用了家法,朝他屁股上打了几下,刚开始还能长记性,安生几天。有句话是怎么来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自从开始打骂,孩子变得越来越“拧”,连哭都不哭,还口口声声喊着“你这是虐待儿童,我要告你们”,“你们打吧,你们敢打我,我就敢做。”我跟宝爸真是拿孩子没办法,怎么现在的孩子脾气这么倔,知错还不改,让人头疼。
我国古代奉行严苛的家庭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动辄孩子就会遭遇家法伺候,但现在已经完全不适用于如今的家庭教育,现在的孩子自主性更强,心理活动也更加丰富,孩子犯错后只会越打越“拧”,想让孩子听话,对孩子的心理分析少不了。
孩子犯错后心理活动异常复杂,三种心理模式你需要了解对于是非对错,孩子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认知,问题的严重性也只是基于家长的脸色来判断,心理活动当然也更加丰富。心理学家指出,孩子从犯错到自我弥补,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内疚感的发酵需要一点时间。很多家长由于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往往没有掌握这个时间差,让孩子从内疚直接转变为了叛逆。因此。了解孩子犯错后的心理至关重要。
1. 内心充满恐惧,害怕被家长责骂
每个人在犯错后,内心首要的感觉就是害怕,孩子也不例外。自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性格,有一次,他跟班里的同学发生了矛盾,口语之间,不小心推了同学一把,老师称要叫家长,孩子立马就怂了。我到了学校之后,哪也找不到孩子,找了半天,才在楼梯一个角落发现他。从他的眼神,我能看出他内心充满了恐惧。
一个小孩子哪里经受得起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一听老师要请家长,内心就开始慌乱,不自觉的就想要逃避。父母在责骂孩子前可要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这样的表现。
2. 存在侥幸心理,坚决不承认是我做的
孩子在不小心犯错,经历了恐惧之后,往往会有两种倾向。一是内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乖乖认错,二是飘过一丝邪念,偏执的认为,如果我坚决不承认是我做的,我就能侥幸逃过这一关,一旦认错就会遭受责骂,所以坚决不能认错。
同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家孩子犯错后,一直侥幸不承认,还死倔的经历。同事上班后,孩子淘气,拿起同事抽屉里的化妆品,一顿乱抹乱扔,水池床上哪哪都是,同事下班后,看到此情此景,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责怪女儿是不是她捣的鬼,孩子看到妈妈的脸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撒谎说是奶奶弄得,不是她,这下闺蜜更来气了。没想到孩子不仅不承认错误,还学会了撒谎。其实,孩子犯错后,不经过耐心引导,而是大吼大叫,孩子很容易因为害怕而产生侥幸心理,于是坚决不认错。
3. 孩子感知错误后也会内疚,但常常表现为不知所措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从降临到世界的第一天,就在不断地犯错纠错,在这个过程中,才不断成长。没有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是乖乖听话的,跟小朋友打个架,打碎家里的花瓶等等,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总会犯一点点小错。犯了错后,孩子的内心都会被羞愧、内疚与自责所充斥,这是人类自然而然的情绪流露,孩子也不例外。
在内疚情绪的驱动下,孩子也会产生想要去弥补的心理,但年纪尚小,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减轻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样子。就像《妈妈是超人》中,咘咘不小心推倒了妹妹波妞,刚开始咘咘也是死不承认,不认错,但其实她的内心已经产生了愧疚的心理,只不过不知道,或者不敢去做些什么来弥补,其实,心里的那句“对不起”只等着父母引导他开口了。
为何孩子越打越拧?你触及了孩子的忍耐极限,引发“超限效应”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孩子做出不合理的行为或者犯错后,家长对其进行打骂,或者喋喋不休的教育,导致刺激刺激过多,刺激过强或时间过长,孩子感到不耐烦,听不进去,甚至有了更加强烈的反抗倾向,也就是触及了孩子的忍耐极限,导致物极必反的消极后果。
从孩子的犯错后的心理模式,我们可以分析出,孩子最初在犯错后,首先感知到的是恐惧,不知所措,进而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权衡,之后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倾向,一是会选择承认错误,想要自行弥补,而是不认错,甚至撒谎逃避责任。心理权衡就是这样一段时间差,内疚的发酵需要一点时间
然而,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秉持“热炒热吃好消化”的原则,认为及时进行严苛教育才能把孩子的错误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于是,一旦孩子有了不太合理的行为,比如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或者玩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就不问缘由,直接劈头盖脸先将孩子责骂一通。而尚处于恐惧中的孩子,可能自责感还未涌上心头,就已经承担家长严厉的惩罚,而自认为已经承担后果的孩子,想当然的认为不用再承认错误,于是乎,父母的责骂会更加狂烈,孩子内心在经历了这样的刺激后,心中的歉疚感已经被磨平,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越打越拧,越打越不听话。
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在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家长的教育态度决定了孩子犯错后的心理取向,如果第一次就进行过于激烈的打骂,触及孩子的忍耐极限,那下一次犯错,孩子就很难正视自己的错误,不敢承认犯错,不敢承担责任,这就是“超限效应”的后果。孩子在犯错后,家长要抓住孩子的心理权衡期,给孩子一点冷静思考的时间,不要过于心急,过于冲撞,多给予孩子自责与内疚感的发酵时间。
什么是“三无原则”?巧用“三无原则”为孩子纠偏纠错关于“三无产品”,大家都有所耳闻,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是来路不明的产品,但“三无”不一定都是坏的,在幼儿教育中,“三无原则”这种随性的教育法则反而去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所谓“三无原则”是指无错原则、无批评原则以及无压力原则,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如果幼儿犯了错误,要及时进行说服或者打骂教育,督促孩子改正错误,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走偏,不会变成坏小孩,其实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更提倡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错误,因此,更加提倡将“三无原则”应用到孩子的教育中。
1. 无错原则,不擅自将孩子所有不合理的行为都定义为错误
孩子一点也不调皮、淘气,恐怕家长就该担心了。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小时候,孩子损坏物品,爬高上低做一些危险的事,或者拿着彩笔在家里乱涂乱画,亦或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鱼缸或者花瓶……于是,看不惯孩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麻烦,于是就给孩子扣上了“犯错”的帽子,对其进行说服或者打骂。但孩子这些行为真的是犯错吗?
1-3岁是孩子的探索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逐渐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周围空间。在这期间,孩子所做出的一系列破坏和危险性等不合理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错误,只是觉得好玩,是他在不断向外探索和尝试过程中,不小心惹上了一点麻烦。因此,家长可不要轻易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讨人厌”的孩子。
在孩子做出诸多不合理的行为,或者造成麻烦时,父母首先不要传达给孩子“你又犯错了”这样的信号,而是耐心告诉孩子这样会给别人添很大的麻烦,引导孩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2. 无批评原则,不随便对孩子大声斥责,不轻易惩罚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GJ Bertsch认为,过于严厉的惩罚会对孩子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不仅起不到给孩子示警的作用,还会扭曲孩子心灵,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同时,心理学家艾尔菲.科恩认为,孩子犯错时,哪怕是轻度惩罚也不建议父母执行,因为只要是惩罚,总有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的风险。
闺蜜是个大嗓门,每当孩子表现出令人不满意的行为,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进行责骂、呵斥,当孩子却常常只会被吓哭,对于教育的内容却一点也听不进去,常常用无辜的眼神看着妈妈,感到不知所措。经年累月下来,孩子性格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每次去闺蜜家做客,孩子都小心翼翼,什么也不敢做,做什么都要先问妈妈能不能做。
错误的批评与惩罚远比孩子犯错更可怕,会让孩子丧失自我行为的主动性,长大后自信心受挫,遇事会退缩,自卑。因此,当孩子做出不合理或者不适当的行为后,沟通与引导很关键,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行为的不合理,才会主动去改正。
3. 无压力原则,给予孩子平等尊重的成长环境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给他一点压力,极为顺利的环境会让他在以后遇到困难时感到手足无措。其实,这是对“无压力原则”的错误理解,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有些父母在养育幼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使幼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回想在育儿的过程,你有没有说过这样的狠话,“你要是不听话,我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你再犯错,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要再推妹妹,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话是不是张口就来呢。此类语言或者做法潜移默化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形成不必要的恐惧,即使是犯错了,内心对错误的恐惧会使他们难以直面错误,变得被动、退缩、怯懦。
幼儿发展心理学中,对于幼儿犯错,曾提出沟通引导八步法:
第一步:“发生了什么?”了解事情的大致脉络,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第二步:“你有什么感觉?”询问并及时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
第三步:“你想要怎么办?”不急于教训孩子,认真倾听孩子心里怎么想的。
第四步:“你有些什么办法?”引导孩子冷静下来,想一想,平复激烈的情绪。
第五步:“这些方法会产生什么后果?”让孩子自己进行检视与反思,找到正确的行为办法。
第六步:“你决定怎么做?” 让孩子自己决定,将主导权给给孩子。
第七步:“你希望我做什么?”对孩子表示支持与理解。
第八步:“结果怎样?有没有如你所料?”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再进行询问。
“打”伤身,“骂”会伤心。“打骂”会阻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引发孩子的超限效应,导致逆反心理,多一点耐心,尝试“三无原则”,让孩子的教育多一点弹性,而不是处处充满紧张与恐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