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聚会,聊到孩子看《小猪佩奇》的经历,大家看法不一:
朋友甲说:“孩子看过很多遍《小猪佩奇》,在里面认识了星星、云朵、太阳、月亮,乌云等等自然现象,等长大一些,跟着佩奇学会了“真好吃”、“真是太美味了”等简单的词汇。”
朋友乙说:“《小猪佩奇》还是不要看的好,整天学猪叫,跳泥坑,真让人受不了。”
朋友丙说:没有啊,这部动画片里融入了制作团队的美育理念,《跳芭蕾》中,羚羊夫人教幼儿园小朋友跳芭蕾时要像天鹅一样优雅美丽,孩子看到这一集,问我什么是芭蕾舞,她也想跳芭蕾舞,我觉得这部动画片很不错。
为什么同一部《小猪佩奇》,有人只看到了跳泥坑、学猪叫,而有人把它当成百科全书教会孩子知识,甚至还有人学到了美育理念。
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家长关注的重点决定了孩子对于动画片的理解程度,究竟是学猪叫还是学天鹅跳,成人的引导很重要。
一千个观众,一千种对于《小猪佩奇》的解读,家长是孩子“美育”的启蒙老师,如何教会孩子欣赏生活中的事物,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
美育回想起小时候上的音乐课,老师拿来一首流行歌曲,先唱几遍,然后一句一句教大家唱。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趴在桌子上眯3-5分钟,醒来后把刚才脑子里想的最多的东西画在纸上。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学流行歌、在纸上作画便是我对“美育”的理解,然而,美育并不是这么简单。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百度解释: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8世纪的德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著名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美育概念,席勒认为,美育的意义在于恢复人性本身的完整和自由。
在中国近代,较早给美育下定义的人是蔡元培,蔡元培认为“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他曾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蒋勋曾说:“一首乐曲、一首诗、一部小说、一出戏剧、一张画,像是不断剥开的洋葱,一层一层打开我们的视觉、听觉、打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的全部感官记忆,打开我们生命的全部心灵经验。”
可见,美育并不是唱一首歌、做一幅画,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能对一个人的感情起到陶养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育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呢?
美育的重要性01美是一种精神需求
民国课本《开明国语课本》有一篇课文道:“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
为什么大家都在吃草,而这只羊却在看花呢?有可能它早已吃饱,也有可能它一心一意看花、欣赏花的美忘记了吃草,更有可能它只看花就够了,不需要吃草。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
可见,审美的需求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当满足了温饱之后,人的需求就朝着更高层次发展,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
02美是一步到位的道德
苏东坡在《於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在大文豪苏东坡心目中,赏竹比吃肉更重要。
文人赏竹,竹的挺拔,竹的高洁都会在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终年累月,竹的形象就会内化为心理的感情动力,使人也拥有竹一般高洁的品质。
东坡先生赏竹和文章开头提到的小猪佩奇跳芭蕾舞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小孩跳芭蕾,刻意模仿天鹅身上优雅从容的姿态,通过反复练习,便可塑造出挺拔的身姿,端庄的仪态,拥有独特的气质和迷人的魅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中国生活中的道德程度过低,与它的日用人文太缺少美感有直接的关系:“美的良知一旦焕发出来,比之道德自觉与发现功效是强得太多了,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美育可以促进德育,德育离不开美育。
03审美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美学家蒋勋说: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①感知力
一个人的感知力缺失有多可怕,看看下面的例子:
林少华《异乡人》说“某日早上,我悲哀地发现,大弟用叫‘百草枯’的除草剂,把院落一角红砖上的青苔喷得焦黄一片,墙角的牵牛花被药味儿熏得蔫头耷脑。问之,他说:‘青苔有什么用,牵牛花有什么用,吃不能吃,看不好看!’悲哀之余,为了让他领悟青苔和牵牛花的美,为让他体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境,我特意找书打开有关图片,像讲课那样兴奋地讲了不止一个小时。不料过了一些时日,他来园子铲草时,还是把篱笆上开得正艳的牵牛花利利索索连根铲除。我还能说什么呢……”林少华一声长叹“我还能说什么呢”不由让人想起一句成语:夏虫不可语冰。
同样一片青苔和牵牛花,一个觉得美,一个觉得无用。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②想象力
《小猪佩奇》中有一集讲的是“许愿井”,猪奶奶买了一车人形玩偶,还有一个“假”的许愿井,爷爷质疑一个假的井有什么用,而猪奶奶和佩奇坚信许愿井可以帮助一个人实现愿望。果然,佩奇的愿望实现了,猪爷爷把许愿井搬到了家门口,大家都喜欢许愿井。
为什么猪爷爷会质疑一个“假井”,因为他观察井基于实用的态度,而不是美的态度。
快放学了,窗外狂风大作,小朋友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爸爸妈妈来接他放学,只有一个孩子说:“快看,树在跳舞呢。”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审美,美育,就是教会孩子去感知美丽的瞬间,只有感受力提高了,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孩子都会因为发现美而感到快乐,审美情趣,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品质,更决定了未来的格局。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感受不到美呢?
美育缺失的原因01家长的实用主义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为孩子着手准备兴趣班,请教了身边几个朋友报兴趣班的心得,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学英语。朋友说学英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而且以后上大学还可以选英语专业,甚至还可以出国留学。
季羡林先生曾在他的随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因为注重实际,太多家长认为:爱打扮的女孩肯定成绩差,爱画画就是不务正业;
因为注重实际,花钱带孩子去博物馆、艺术展,还不如多给孩子买两斤肉吃。
因为注重实用,缺乏审美教育,正在悄悄地将我们的下一代,变成彻头彻尾的“美盲”。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对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有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结果让人颇感意外!
毕业1-5年的学生答案是“基本技能”,
毕业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
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
而毕业16年以上的则提出:艺术最有用。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有用?
不是英语,不是数学,而是艺术,也许家长再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的时候,更应该参照一下这个调查结论,而不是从“实用角度”出发。
02学校应试教育中的标准答案
我们的教育对“标准答案”推崇至极,学习过程,一定要通过考试去检测教育的成果,ABCD选项中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
以前上学的时候,同学们总是在标准答案(B)和疑似答案(D)之间吵得不可开交,老师最后只能无奈的说,答案只能是B,认为D是标准答案的可以持保留意见。
我们中国绘画中最讲究的是留白,因为留白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能使观者先入为主地去丰富它。
然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没有很好的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03社会环境
《新周刊》今年4月份做了一期时代审美的特刊,题为《低美感社会——我们社会的审美匮乏症》,杂志中提到:在这个低美感社会,许多中国人患上了审美匮乏症,它的十大病征表现为:
丑形象、土味家居、奇葩建筑、非人街道、塑料设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文化雾霾。
其中有两项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一是各地的雷人建筑,二是网红脸的流行,在大众的审美概念中,大就是美,标准就是美,另外整齐划一更是美,比如学生的校服。
《新周刊》认为,要解救国人审美匮乏症,人民需要首席审美官。
家长、学校、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逼仄、单调的审美空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对孩子的审美培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那么,如何做好孩子的美育呢?
如何做好美育01给孩子爱美的自由
心理专家认为,2.5-5岁之间的孩子对自己的形象有了审美标准,尤其是女孩子对妈妈的衣柜和化妆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儿童自我意识萌芽,儿童审美敏感期随之到来。
朋友媛媛说:“女儿乐乐今年3岁,喜欢翻我的化妆包,唇膏、眼线液、指甲油这些经常涂得到处都是,今年孩子过生日,索性买了一套儿童美甲套盒送给乐乐,孩子爱不释手,可是奶奶却说:“小孩家家的,这么小就让染指甲,长大了还了得。”
的确,在普通人眼中,女孩“爱美”是和“学坏”划等号的。但是在娱乐圈中,黄磊和孙莉不仅支持大女儿打耳洞、染头发,还给二女儿画眼线、抹口红。
关于黄多多染头发,网友认为这么小染发不合适,但是,黄磊却回应道:我很支持她染头发。
在宽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中长大的黄多多,11岁为法国动画电影《小王子》配音,13岁获得钢琴比赛一等奖。打耳洞、染头发不仅没让多多变坏,相反让她变得更加自信和阳光。黄磊曾在一封名为《写给女儿们: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下去》的信中提到:幸福就是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活下去。
成长的悖论往往是:父母告诉了孩子太多不能做的事情,却没有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能做,真正爱孩子,不是教孩子听话,而是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选择,培养孩子对美的爱好,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02 感受自然之美
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说:上100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今年5月份,带孩子在乡村住了一段时间,认识了很多平时只在书本上见过事物,在姥姥的菜园中:孩子见到了瓢虫,观察小瓢虫身上的黑点,看到瓢虫爬行,看它振翅又飞走;见到了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葫芦、豆角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教他认识蔬菜的颜色和形状,比如番茄圆圆红红的、黄瓜绿绿长长等等。
下雨天看到了房屋下滴的房檐水(顺着房檐下落的雨注),雨后清晨带他去观察露水,让孩子用手去摸。傍晚,教孩子认识云彩、晚霞,教他用小手举高高摸天空,有好几次淑的宝让我把云朵给他拿下来,我给他拿了一坨棉花,我说:“你可以摸一摸,云朵也是软绵绵的,风一吹就跑了。”
孩子所有的这些感受,是从未在书本中获得的美好体验。
三毛曾经在《塑料儿童》中这样形容都市小孩,“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萤火虫,分不清树的种类,认不得虫,没碰过草地,也没有看过银河系。那他们的童年在忙什么呢?忙做功课、忙挤校车,忙补习,仅有的一点空闲,看看电视和漫画书也就不够用了”。
作为农村长大的一枚80后,深感生活在都市的小孩犹如父母圈养的一只宠物,小时候的我,在地上玩沙包、滚铁环,在麦地里放风筝,在花丛中和小伙伴嬉戏打闹,可是城里的孩子呢?他们踩雨水父母担心把衣服搞湿,玩石头沙子担心太脏,摘花草担心喷过农药,孩子好不容易想在草坪跑一跑,家长又怕踩到狗屎把鞋子搞臭。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畅销书《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即儿童如果没有与自然的接触,没有在自然中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孩子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
受到《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影响,美国政府于2009年推出了No Child Left Inside法案,敦促各个州设立环境教育标准,鼓励儿童到户外进行主动的发现式、实践式学习 。
自然教育是孩子最美的课堂,大自然可以滋养孩子的感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离不开大自然,儿童成长中最好的课堂是大自然,在那里,儿童会生长出无限的可能性:诗人、画家、音乐家、哲学家……”
03母亲的形象美学
朋友家的小孩上幼儿园以后不喜欢妈妈接送,因为妈妈经常穿的很随意,而且不化妆。每当听到身边这样的事情,大人普遍认为是孩子挑剔、攀比,其实孩子展现的只是一种对美的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3-6岁的孩子正处在有意识的模仿时期,父母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中体现的审美标准,会被孩子吸收模仿。
莎士比亚说:“摇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一个家庭成员的审美标准主要取决于母亲的品味,大到居住环境,小到生活用品,一个邋遢或者审美水平低下的妈妈无意间切断了孩子对美的精神性追求,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滋生自卑感,如果你是一个爱美的妈妈,不管是接送孩子上下学还是带孩子参加聚会,如果每次都能穿着得体,妆容精致,那么孩子对你的爱只会有增无减。
另外,让孩子聆听经典音乐,阅读优秀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绘本,带孩子看经典演出,参观美术展览,在艺术中体验美感,陶冶情操,也是美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马云曾说过:“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艺术,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
为人父母者,在教育问题上,要转变“实用至上”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美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条件让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只有家长重视,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竞争中多一份胜出的筹码。
——感谢阅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