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商”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简称AQ(Adversity Quotient),也被称为“逆商”。顾名思义,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
发明家爱迪生失败了7千多次,点亮了灯泡;统计学家费勤抛硬币1万次,证明了抛硬币获得正反面的概率接近50%;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他们最终的成就,都源于他们在所遇到的逆境中没有放弃,而是保持坚毅。坚毅,是美国当下最时髦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比起来,坚毅的品格才是让一个人有所作为的终极秘诀。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能够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那这就是坚毅的体现,也是逆商的雏形。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迅猛,许多家长越来越处于一个焦虑的状态,担心自己的孩子接受的知识不够多、不够全面,在将来失去与人竞争的本钱。而对于这种焦虑的来源,有一个说法是:如果要在未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以智商为代表的认知技能,而培养这些技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开始练习。
这种认知假设显然有一些勉强。它所描述的世界让人信以为是“线型”的,即有投入就必定会有产出,比如:三岁孩子做过的数学题越多,读小学时的数学成绩就越好。
近几年来,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这种认知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
如今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少面对失败。当然,他们同样也学习刻苦,常常承受压力。但是,实际上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顺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不用面临重大挑战,就顺利从学校毕业。
学生们在家中和学校受到过度保护,很少遭遇困境,因此他们鲜有机会培养出克服挫折的关键能力。
基于这样的条件之下,父母应该怎么去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童蕴学堂总结了以下几点。
01
把挑战摆在孩子面前
真正的成功往往发生在人们突破边界和障碍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一直没有机会战胜一些困难,他可能永远不会具备面对挑战的自信。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孩子有机会去追求至少一个很难的事情,最好是一件有严格纪律和规则,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比如钢琴、舞蹈等等。做得怎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他克服障碍时,他就会真正爱上这件事,并且找到发自内心的坚持下去的动力和自信。
02
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
许多人认为,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皆是因天赋所致。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其实,即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磨练自己的天赋。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这不是可耻的事。而且通过勤奋和努力会变强,因为他在长大,这样孩子就会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当然这里需要父母接纳孩子犯错,而且鼓励他去尝试。
03
适时给予推动力
没有人想成为那种总是督促孩子进步的爸妈,但这样的确有助于让孩子知道你的期望,并且可以帮助他做到最好。当孩子学习任何新技能时,适时地推动孩子:制定时间表,然后鼓励孩子坚持,反复练习。
很多家长都以“尊重孩子的想法”为由,而放纵孩子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练习时间的长短。但其实每天规定一定的练习时间没什么错,虽然你的孩子可能会抱怨,但如果你很坚定,他的抱怨会日渐减少,练习的乐趣反而会与日俱增。
童蕴学堂认为,逆商是帮助孩子扼住苦难的最有利武器,而父母的引领,将让孩子更有力量面对挫折。逆商高的人则不会被挫败感所淹没,他们面对挫败时,启动的是应战机制,挫败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