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短片,《孩子想象中的朋友成真》,视频里孩子趴在床上看着动画片,看到开心处,男孩不忘笑着看向自己身旁的小企鹅。男孩真的养了一只企鹅吗?不,他只是男孩想象出来的。但正是这个想象中的朋友陪着男孩一起看电视,一起玩乐高,一起跳蹦床,一起逛公园,做着所有有趣的事情。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儿,孩子突然一天给你提到一个名字,说是自己的新朋友,并在之后一段时间,经常听到孩子提起这名字,但你却从未见过。从孩子的表述中,这个朋友却刚刚参与了他的游戏。但是你们今天并未离开过家。其实,这些被孩子描述为人或动物的朋友,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家玛乔丽.泰勒和华盛顿大学斯蒂芬妮.卡尔森曾在《发展心理学》上发表论文时提到,65%的7岁以下孩子曾有过至少一个“幻想的朋友”。
其实,孩子“幻想的朋友”可能是看得见实物的,比如孩子新买的玩具。也可能是无实物的,只是存在于孩子脑海里的,就像前面提到的男孩的企鹅。孩子会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朋友”拟人化,赋予生命。
01孩子为什么会有“想象中的朋友”呢?●大人的引导,泛灵心理的作用。
孩子小的时候,不论男孩女孩。我们大人往往会买一些毛绒玩具来让孩子触摸,作为安抚,陪孩子玩耍或入眠。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过“泛灵论”,指出幼儿时期的孩子,会把所有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
所以孩子很自然的就把经常陪伴他的玩具和动画里的角色当作有生命和意识的伙伴。
●缺少玩伴,缺少陪伴。
生活在钢筋水泥构造的城市,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受限,加上父母们对孩子安全的担忧。大大缩减了孩子们交友的空间和时间。另外一些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缺少陪伴。他们交往、安全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会试图通过想象出一个朋友来弥补自己的心理需求。
●孩子有不良情绪,需要找到“排泄口”
幼儿也有自己的情绪,不是说孩子小就不会感到有焦虑、嫉妒、难过等。只是他们不一定能很好的表述出来,但他们可以通过与想象中的朋友相处、拥抱,得到安慰和释放。
02“幻想中的朋友”在孩子生活中充当了多种角色。角色1:伙伴
有一个叫《阿波林的小世界》的系列绘本,小女孩阿波林有一个被称为“嘟嘟”的玩偶。
在花园里玩耍时,她会说:“嘟嘟别躲到一边了,我要在这里种花,你最好来帮帮我。”阿波林做着指挥,把自己要行动的每一步都告诉身边的玩偶,想象着“嘟嘟”的配合。
当不想睡午觉时,她会问:“你跟我一起出去吗,嘟嘟?”,她带着“嘟嘟”离开小床时,发现了一个装衣服的大箱子,阿波林躺了进去,给自己和“嘟嘟”都盖上了衣服当被子,“躺在这里面还真舒服,是吧,嘟嘟?”这时“想象中的朋友”俨然成了阿波林生活里的分享伙伴。
当孩子怕黑、恐惧的时候,如果有个“朋友”在,会让孩子感觉安全,当他感觉孤单时也可以向“朋友”倾诉。这个“朋友”不会因忙着自己的事情而跑开,也不会因为不明白孩子在说什么而感到不耐烦。
角色2:替罪羊
朋友曾聊过这样一件事。六一的时候她带孩子去了动物园。孩子的注意力被长颈鹿馆外面的斜坡所吸引,朋友叫了两次,孩子仍不愿走,于是她便站在不远处等着孩子。
孩子玩够了,抬头并没有第一时间望向妈妈的方向。以为自己跟丢了,朝着有转角的另一边跑去。朋友见情况不对,马上呼喊了孩子的名字,但人多,孩子并没有听见。朋友迅速追了过去,只见孩子已经站在那里开始抹眼泪。听到妈妈的呼唤,孩子破涕为笑地跑了过来。第一句话却是:“小月亮(孩子的玩具熊)差点跑丢了”。
孩子之所以会把事情的结果归咎到想象的朋友身上,其实孩子只是想要用语言把事情解释出来,但是他们的认知有限,并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所以他们试图用描述的语言来展开整个事情过程,而这时想象中的朋友正好可以充当描述中的角色。
角色3:被欺负者
小T的儿子也有一只形影不离的玩具小狗。可最近小T发现,六岁的孩子会用力地抱住小狗,把小狗勒得紧紧地,有时还会用拳头对待玩具小狗,嘴里还念念叨叨,这让小T有些担心。小T便问儿子:“你不是说狗狗是你朋友吗?你为什么总欺负它呢?”
孩子回答:“它捉弄我。”
“可你那么用劲儿会把它弄疼呀?"小T想通过激发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改掉这一行为。
但孩子先是一愣,转而说道:“可它是玩具呀,是人那就不行了。”
我们教会孩子认识情绪,初衷是希望他们合理控制和表达情绪,谁不希望有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呢?可是情绪就像装进袋子里的空气。当受到挤压时总要有一个出口。幼儿在外界交往过程中、在父母的要求之下,也会有不安、手足无措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们感到焦躁。这时他们可能在“想象的朋友”身上“创想”出一些非理想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正是让他感到反感和难受的,他们会通过攻击“想象中的朋友”,来尽情发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现的敌意。
03父母该怎样对待“幻想中的朋友”,从侧面给孩子提供帮助呢?●拥有"想象中的朋友"是孩子阶段性的表现,父母不必因此感到忧心忡忡。孩子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处理孤独感和压力。随着孩子认知水平逐步提高,孩子会由早期的分不清楚真实和虚构,慢慢进步,到6岁左右,他们会感到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当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可以清楚的区分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现实,“想象中的朋友”也就会慢慢淡出他们的生活。
●父母需要合理的接纳孩子“想象中的朋友”。有的大人会把自己的想法说成是“想象中的朋友”的想法,让孩子照着去做。这会让孩子在实际生活的交往中,失去自我的判断能力,总是依附于别人的想法。当然父母也不能嘲笑甚至否定孩子“想象中的朋友”。在孩子看来,这些朋友都是有生命的,父母的贬低是在扼杀他们,孩子会感到伤心、不被父母信任。
●父母可以运用“想象中的朋友”,陪孩子做社交练习。
我曾在儿子幼儿园时,和他的“小豆子”(一个熊猫玩偶)一起做过这样一个以分享为主题的练习。
我们先假设场景,桌子上有一辆小车,是孩子和小豆子都想玩儿的。
演练了几个场景,也通过孩子和小豆子的互动,讨论了对应的处理方式。
其中有一个方法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让我记忆深刻。
“我可以另外找一辆车给小豆子,如果它不愿意,我们可以想个办法一起玩,让我们两个都能参加。我可以给它推过去,它可以这样给我推过来。”他拉着小豆子的手演示着。
父母的说教对于孩子来说是抽象的,我们要表达的信息,在大人看来可能只是几句话,可对孩子来说却是过量的,他们对信息的处理程度有限。所以变抽象的语言为具体的行为,孩子不但能更好的接受,而且还会有自己的思考。“想象中的朋友”能让孩子在不熟悉的场景中,找到熟悉的感觉,他会觉得是在和朋友玩游戏,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枯燥。
●大人通过“想象中的朋友”,能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
儿子4岁时,我们试着和他提出分房睡的想法,通过他"想象中的朋友”,做了“分房"前的铺垫。
我们告诉儿子,他可以和他的动物朋友们拥有一个单独的房间,房间由他来管理,朋友们需要他来照顾。
如果晚上动物们觉得黑,我们可以把房门打开,插上小夜灯。并且还给他的“小豆子”用纸盒专门做了一个小床,拿了两张毛巾,一个叠着做枕头,一个做被子。
所以孩子对分房这件事不但没有太排斥,而且还表现的很开心。因为他可以和他的朋友单独在一起了。
对我们大人而言,面对一些情绪,我们可以进行自我安抚,自我调节。可是孩子呢?他们的心智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处理这些情绪的水平。“想象中的朋友”可以给到他们一个外在的助力,不用一个人承受孤单、黑暗等,他们会因为这个朋友的支撑而感觉到来自内心的安全和平静。
●让“想象中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做活动,完善认知体验。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把娃娃摆一排,自己教他们识字,弹琴给他们听,有的女孩还会给“朋友”穿衣服、打扮。“想象的朋友”是他们最好的听众、观众和配合者,孩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知识,职业,生活技能等各方面的认识和学习。另外,在此获得的掌控感,也能带给孩子满满的自信。
谈到孩子想象中的朋友,让我想起了《玩具总动员》里安迪的这句台词。
“这是胡迪,从我记事起他就是我最好的伙伴。他很勇敢,就像真正的牛仔,而且善良、聪明。胡迪最大的优点是从来不会让你失望,从不。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跟你在一起……”
孩子的想象赋予了玩具、事物可以动起来的生命。这些被想象出来的朋友,陪伴着孩子成长,成为他们最忠实的伙伴,让孩子即使面对新的挑战,也能乐在其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