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一起吃饭时,她说了一件女儿菲菲的事情:
女儿的幼儿园有个活动,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节目,菲菲也准备了一首英文歌“One little finger”。本来,在家里的时候已经和菲菲排练了很多遍,表情,肢体动作都比较到位,可是轮到她上台的时候,她却死活不敢上去,死死拽了我的衣服,任我怎么劝都没有。
朋友觉得女儿性格太胆小了,做什么事情都是胆小怯懦,就担心这样的性格以后会吃亏。
我能理解朋友对菲菲的担心,但是,当我们表现的过分担心,在孩子面前过分强调“胆小”这个词,或者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孩子胆小的特质就有可能日益得到强化,从而真的内化为孩子的性格。
那么如何让孩子变成自信,勇敢,人际关系通畅的社交小达人呢?
激发孩子说的兴趣,调动孩子说的积极性三岁的欣欣是个特别沉默的孩子。在家的时候,偶尔还会和父母交流,一旦到了外面面对陌生人,欣欣就一言不发。哪怕父母或者陌生人故意逗她,她也坚持紧闭嘴巴,不愿意说半个字。有段时间,父母以为欣欣在语言方面有障碍,还特意带欣欣进行了相关检查,甚至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医生确定欣欣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性格内向,不愿意多说话而已。
为此,妈妈请教了很多教育专家,才意识到要想调动欣欣说的积极性,并非易事。尤其是欣欣已经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也不愿意主动改变自己。
后来,妈妈特意给欣欣报了亲子兴趣班,每到上课的日子,妈妈都会积极主动地带着欣欣一起去上课。在亲子兴趣班里,欣欣因为有妈妈陪伴在身边,并没有因为紧张而一言不发。
相反,妈妈以前忙于工作,很少陪伴欣欣,现在欣欣有妈妈的陪伴觉得心满意足,甚至常常和妈妈一起哈哈大笑。
在兴趣班,老师也经常组织亲子互动游戏,还会让小朋友讲故事给妈妈听。在一次又一次的亲子互动中,在与其他小朋友的快乐交往中,欣欣变得越来越开朗。
最终,欣欣不再逃避说话,而是很愿意把自己每天遇到的事情讲给妈妈听。后来,妈妈还经常找机会让欣欣给亲戚朋友讲故事。
那么,如何在孩子小时候就调动孩子说的积极性,让孩子变得乐观开朗呢?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虽然这看似是一件小事情,甚至有的父母还觉得孩子不愿意说话正好省去很多麻烦,殊不知,孩子不愿意说话并非小事,有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因此,父母必须及时关注孩子沉默的问题,从而积极促使孩子乐于说、愿意说,也说得好,让孩子敞开心扉拥抱生活。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基础。对于婴幼儿来说,语言还是认识世界、接受教育的工具,是发展智力的前提。
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假如父母是健谈的人,那么孩子也往往非常喜欢说话。假如父母总是沉默寡言,那么孩子也必然不愿意过多地表达自己,甚至还会有自我封闭的倾向。
不过现在有很多父母忙于工作,都把带养孩子的重任交给爷爷奶奶。因而父母必须多加注意,做好对老人带养孩子存在不足的补充工作,从而弥补老人养育孩子的缺点。
陪孩子讲故事除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孩子表达自我的兴趣之外,父母还应该陪伴孩子多多听故事,或者是给孩子讲故事。就像上述事例中的菲菲一样,当孩子内心的语言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要引导孩子给父母讲故事,或者讲述白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并且积极配合孩子的讲话,这样孩子渐渐地会更愿意表达自己,变得越来越乐观开朗。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而言,性格开朗的孩子更容易拥有好人缘,当孩子变得健谈,他们很容易就能给自己找到很多好朋友,这也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的发展。
所以父母们,从现在开始就把培养健谈孩子的目标提上日程,更有针对性地激发孩子说的兴趣吧。
会懂得道歉的孩子,才有健康的社交心理在妈妈群里,有位4岁孩子的妈妈说,带女儿到公园玩,她正在滑梯上,一个2岁多的妹妹走到她身边,看上去也想滑滑梯的样子,结果我家孩子一把把人家推倒了,自己从滑梯上滑了下来,小妹妹在原地大哭,我当时真是吓坏了!马上就走过去跟她讲,“你不能这样子的!你可以请妹妹让一下,你把妹妹推倒,她很痛的,快跟妹妹道歉!”
但孩子也比较倔强,怎么说都不道歉,当时真是又气又尴尬,这种时候要怎么教育孩子承担责任学会道歉呢?
孩子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孩子只有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会主动向他人道歉,这份歉意才是真诚的。
遗憾的是,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采取高压教育,看似成功,实际上只是治标不治本,孩子只是表面上维持了规矩和礼貌,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更加不会对自己犯的错误感到抱歉。
图片源于网络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真诚的道歉呢?
了解事情的经过在坚持让孩子说对不起之前,试着先去了解他和朋友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你可以试着问孩子“你能告诉妈妈刚才为什么打人吗?”或者“我想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也许妈妈可以帮你。”
避免胡乱责备等孩子慢慢平静下来,以不受责备的前提去引导他。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安全的,即使他们刚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也敢于诚实地表达自己。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帮助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回顾整件事情,并鼓励他们思考对方的感受以及对方的想法。
比如:
“你对刚才的事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受伤的是你,你会怎么想?”
让孩子学会真诚地道歉当孩子们真正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并且真心的为之抱歉时,才是道歉的最好时期。
一声匆忙的道歉远不如真诚的道歉那样有价值。孩子们往往需要时间来理解他们的错误,然后才会感到真正的后悔和思考如何弥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错误比匆忙表达虚假的歉意更能让孩子“受教”。
孩子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父母要教会孩子更好地面对生活,经营好社交关系,首先要让孩子勇于说出“对不起”,这不但是一句道歉,也是人生的重要态度。
孩子越懂得拒绝,社交商越高不会拒绝就不懂保护。
“你的工作都做完了,帮帮我吧!”同事说。
“我列了一个单子,你出差帮我买回来吧!”亲戚说。
“你挣那么多钱,借我几万块吧!”朋友说。
“你别那么娇气,忍一忍顺产吧!”老公说。
“你工作这么忙,孩子谁看啊,辞职吧!”婆婆说。
我们嘴上说着“好好好”,哪怕心里一直呐喊着“我不要!”为什么我们无法面不改色的拒绝别人无理的要求,也很难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拒绝呢?
学会对别人说“不”,也接受别人对自己说“不”,这在社交生活中成为了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在合肥11路公交车上。一个老人,对着一个独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要求他让座。他对小朋友说:“你要让着我,我是老年人”,边说还掏出了老年卡。
但小朋友因为生病了,感冒难受,一直在咳嗽,并没有说话。
上面这种行为是不是“不尊重”老人呢?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假如你是当时在车上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呢?”
在教育孩子时,虽然我们倡导让孩子要尊老爱幼、懂得谦让,但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认识到,拒绝本不是不善的行为,它是对自己内心的遵从。
父母要知道,学会拒绝,能帮助孩子和他们不喜欢的事物分开,给予他们选择的力量,并保护他们。
作家张德芬曾经说:
“小时候我的母亲完全侵犯我的界限,我在母亲面前是毫无尊严可言的。虽然长大以后,个性比较强、比较厉害,但是每次有人侵犯我的时候,我不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只会忍气吞声或是激烈反抗。我之所以会那么暴烈的回应,就是因为我压抑了多年来对母亲的愤怒,只要碰到相同的不尊重的情况,我就会暴怒,把几十年来的这笔帐通通算在对方头上。”
别说孩子不懂得拒绝,很多成人也是不懂得拒绝的。然而,不懂得拒绝,一味地委曲求全,一味地宽容忍让,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会更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社交商,教孩子懂得拒绝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要想培养孩子拒绝他人的能力,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保护自己的利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孩子2岁多了,亲戚家两个小朋友来家里玩他的玩具,有些玩具他明显不愿意,但也不去要;女儿3岁多了,想玩别人的玩具时只会眼巴巴地看着,但是有些小朋友喜欢她的玩具就直接上来抢还会占着不还,看着女儿眼泪汪汪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孩子明明不愿意分享,却因为不好意思而勉为其难地与小伙伴分享。原本分享的初衷是让孩子感受分享的乐趣,但是现在孩子却因为为难,非但没有感受到分享的乐趣,反而觉得非常委屈和难受。这样的分享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在孩子的社交活动中,一个孩子随时都面临着“拒绝”和“被拒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如果自己的东西不愿意分享,或者不想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那么就拒绝其他小伙伴。当然,孩子如果需要得到其他小伙伴的帮助,或者想要得到其他小伙伴的某件东西,也同样有可能被拒绝。
所以,教会孩子学会拒绝他人或者接受他人的拒绝,也就成了父母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实际上,懂得拒绝的孩子不但不会人缘很差,反而有可能因为凡事有分寸,更能与小伙伴和谐相处。
小结:
孩子的社交能力反映着一个孩子的修养、教养。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一定能结识许多朋友,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帮助,他的生活一定更加丰富,心理一定更加健康。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