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求助:我家姑娘七岁,马上要上小学了,可是听不少亲朋好友的经验之谈,说是孩子上小学之后,学校会给家长布置大批量的作业。真的是这样吗?有点过分吧?是孩子上学又不是家长上学、是孩子的老师又不是家长的老师,凭什么给家长布置大量作业?是因为如今的老师都很会推卸责任吗?作为家长的你被老师强迫布置过家庭作业吗?应当怎么办?
答:正值开学季,您的这个问题倒也及时,也比较有代表性,我很愿意作答,谢邀。但是,请恕我不敢苟同您的观点。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前所未有,但与此相矛盾的是,老师通过家长给孩子布置作业、或者直接给家长布置需要亲子双方配合才能完成的作业,却遭到这些家长的抱团反对、被动抵抗甚至恶言恶语、恶行恶状——家长们这不是啪啪自己打脸么?所以,在新学期开学之际,要想自家孩子一点点目标清晰向“三好”“五好”进发,家长们“啪啪自己打脸”的思想就必须完成三个转换:
1、第一个思想转换,即被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绝对是好事:家长应当学会——积极的接受新学期开始之初,家长们必须完成的第一个思想转换是:被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绝对是好事:家长应当学会“积极的接受”!为什么呢?原因有五:
第一,家长需要想明白:“教师”不过就是一份普普通通养家糊口的职业
家长第一个需要想明白的就是:“教师”不过就是一份普普通通养家糊口的职业!
一方面,“教师”这份职业跟我们通过干清洁工、程序员、公务员之类的职业来养家糊口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难道干教师这个职业每个月挣得3000块钱比干清洁工、程序员、公务员挣得3000块钱更值钱?既然其他人一袋米需要30块钱而教师同样需要30块钱才能购得,那为什么整个社会、全体家长都要给“教师”这个职业强加那么多无比沉重的、想象出来的、伟岸高大的附加值呢?
另一方面,干“教师”这份职业的老师们,跟我们一样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跟我们一样,需要吃喝拉撒睡,需要奉养爹和娘,需要照顾伴侣和孩子,需要为房子车子和票子起早贪黑四季奔命——都是烟火人间的饮食男女,谁又比谁高尚多少呢?谁又凭什么要求另一个谁比自己更高尚呢?我们在干清洁工、程序员、公务员等等事关自己生存事宜的职业时候尚且会喝着牛奶挤出草,凭什么独独要求“教师”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第二,家长需要想明白:教师可以把责任推卸给你,但你要把责任推卸给谁?
家长第二个需要想明白的就是:教师可以把责任推卸给你,但你要把责任推卸给谁?
假如说,你和你家孩子很不幸的遇见了一个很善于通过家庭作业推卸责任的老师,那么,你得明白,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与学校薪酬考核指标没有变革这一对尖锐矛盾的作用下,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养家糊口的普通人而言,想要有人共同分担而实现劳有所得或少劳多得不是很正常吗?
更何况,就算你家孩子遇上的那个教师确实有推卸责任之嫌,那也没什么问题啊,世间有哪个行业、哪个职业所遇上的都是焦裕禄式、诸葛亮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我们自己干工作不一样会出现拖延或推卸责任的事么?教师把责任推卸给你很正常,可是你呢?你也打算推卸责任这正常么?你是打算把责任推卸给谁?
第三,家长需要想明白:世间一切都是遵照能量守恒的,你付出的时间≈孩子未来的成长
家长需要第三个想明白的就是:世间一切都是遵照能量守恒的,你付出的时间约等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职业确实是可以被整个社会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强加无上限附加值,那么,这个职业绝不应当是教师,有且只有一个的绝对应当是:“家长”!
一方面,孩子没法决定自己要来这个人世,或者不来这个人世——家长擅自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得承担起自己做出这个决定的责任:教会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独自生存的能力,以及怎么生活得更好的能力!
另一方面,你的孩子确实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上的,但他们并不是你的!他们未来的人生路会在哪个岔道口拐弯?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哪里拐弯?他们一路前行的时候会遇着暴风雨么、遇着了怎么办?会遭遇滑铁卢么、遭遇了又怎么办?既然家长主动选择了让这个孩子成为自己生活与生命中的“情感消费对象”,那么,家长就得从自己生活和生命中切割出相应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源混合成最有营养的土壤以供孩子成长,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是的,人世间何来不付出就想得收获的事儿?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遵照能量守恒的,家长对孩子付出的时间、精力与“有质量的爱”是怎样的,孩子将来的成长、成就与“爱的回馈”就会是怎样的。
第四,家长需要想明白:小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变数与失控,就是家庭与学校连接的空白地段
家长需要第四个想明白的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变数与失控,就是家庭与学校连接的空白地段!
家庭与学校连接的空白地段是什么呢?
一是指时间方面。孩子在学校校园内有一部分空白的失控时间,比如除教室课堂之外的课间时间、自由活动时间等;孩子在学校与家庭的连接之间也有一部分空白的失控时间,比如常规上学下学的路上,比如学校偶尔有一次提早放学或放假可孩子却按平常时间点进家门;还有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出现的空白失控时间,比如独自出去、与小朋友结伴玩耍、探亲访友期间等。
二是指行为方面。在以上所述的空白失控时间之内,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发生了特殊意外事件孩子又是如何应对的?会遭遇坏孩子的欺负么?被欺负了于是跟从成为欺负别人的人?被欺负了于是忍气吞声越来越胆小自卑?如此等等,家长如何窥知并防范在先?接触过股票或基金的人们都很清楚一件事,再怎么了不起的投资者,哪怕是股神巴菲特也无法准确窥知当天的股价是涨还是跌,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对某个企业行业进行长期持续的深入研究、透过市场纷繁复杂的表象变化并结合自己方方面面综合功力与经验大致判断出,该企业的股票在未来三五年、三五十年之内的大体走势是涨是跌,涨的话涨幅会在什么样的区间之内,跌的话跌幅又会在什么样的区间之内——即所谓“价值投资”!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理,那些空白的失控时间与失控行为确实没办法掌握,信息时代运输行业给每个车辆都装上了GPS动态监控系统也无法完全杜绝车祸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先见性预测孩子在那些空白的失控时间段有可能出现的行为处事、思想动态等,就像“价值投资者”通过大量的学习、研究、比对从而透过市场价格现象看见企业的真正价值一样。
俞敏洪说“做企业是功夫在事外的修行”,做家长又何尝不是呢?以家庭作业为契机与老师建立稳固又畅通的沟通关系,从而对孩子在家校之间空白失控时间的行为进行更加精准的预测与矫正,又何尝不是“功夫在事外”的“价值投资”?
第五,家长需要想明白:正式家庭作业或亲子共同家庭作业,是创建亲子亲密关系的绝佳机会
家长需要第五个想明白的是:老师通过家长布置家庭作业,或布置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作业,是建立亲子亲密关系的绝佳机会。
一方面,亲子共同作业具有半强迫性。
这种半强迫性对日常工作、生活及其他事务极其繁忙的家长而言,具有较好的强制性、约束性和督促性。亲子亲密关系的建立,首要前提是双方有共处的时间,而绝大多数家长在这方面的自觉性相对较差——老师通过家长给孩子布置的书面家庭作业,这种半强制性可以逼迫家长及时了解并跟进孩子的学习进度、学习程度。
另一方面,亲子共同作业具有强亲密性。
有个老师给家长布置了这么一道作业,“请陪孩子静心冥思十分钟,然后让孩子写下这十分钟里思考了什么”。有个家长说,“我们家的一贯准则,支持老师那是必须的。可是吧,在配合完成这个作业的时候,乐子太大了。我和孩子面对面盘腿坐在床上准备静思,出现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啊:大眼瞪小眼、小眼瞪大眼,瞪着瞪着笑了个东倒西歪!试了几次都不成,都以笑翻收场。”
这就是亲子共同作业具有“强亲密性”的所在——咱先不论这个作业本身的意义何在,也不论这个作业最终如何完成、完成的效果怎样,咱就说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大眼瞪小眼、小眼瞪大眼,瞪着瞪着笑了个东倒西歪”!这个过程对于亲子亲密关系的创建是不是特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个作业的话,家长和孩子生命中会不会多出来这么段儿乐翻天的温情与记忆?而这丁丁点点的温情汇聚才是家长的教育手段和目的最终能够被孩子有效执行、有效实现的根本基础。
总之,老师通过家长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或直接给家长布置亲子共同家庭作业,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害处来的话,那就是家长必须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可是,家长从自己生活与生命中切割出一部分时间给孩子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么——给钱真的不算什么,给有质量的陪伴与时间,才是真的好家长!
2、第二个思想转换,即有效作业与无效作业的不同应对——家长学会:作业的分辨新学期开始之初,家长们必须完成的第二个思想转换是:应当学会分辨有效作业与无效作业!要学会分辨,当然就得知道何为有效作业?何为无效作业?
第一,何为“有效作业”?
何为“有效作业”呢?
从相对狭义的应试教育而言,所谓有效作业,就是有助于实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教学五环节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
从广义的素质教育而言,所谓有效作业,是指一切有助于孩子正向行为塑造、个性生命成长的方式方法。正如同杜威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第二,何为“无效作业”?
何为是无效作业呢?所谓无效作业,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效率与效度都趋近于零的作业。比如六七十年代还没有出现设计好的现成暑假作业之前,一年级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大都是“一个生字写一页、三十个生字写三十页”之类的;数学作业很可能就会是“1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写50遍,20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表写100遍”之类的。类似这种作业,就叫无效作业,它不但不能助益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能助益于形成熟练的学习技能并发展思维能力,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激发厌学心态,并导致大批量学生找人代笔、谎话连篇、粗制滥造、虚于应付等不良学习习惯及不良行为。
第三,如今的绝大部分学校,没有“无效作业”这回事儿
客观来说,随着素质教育积极倡导和大力推行这么多年以来,绝大部分学校已经不存在“无效作业”这回事儿了。
区别无非是,本事大的、水平高的、经验多的老师日常所布置的零散家庭作业自始至终是围绕着考纲进行的,特别能够助益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而本事差的、水平低的、经验少的老师日常所布置的零散家庭作业,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要么是照搬教材作业,要么是要求学生在书店直接购买天天练、课堂练之类的现成作业当家庭作业。
“风吹过沙漠的沙,沙子的位置就改变,这里是结果,是影响,而不是终结。”正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阐述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观察教师的做法,恰当安排自己的解决问题的顺序,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外部教育目的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这样的教育就如同分吹动沙子移动位置。”而这,正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通过家长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或者直接给家长布置需要亲子共同参与家庭作业的根本意义所在。
一言以蔽之,六七十年代“一个字抄一千遍”那样大量重复机械式的、具有惩罚性质的、破坏孩子求学积极性的作业应当归属“无效作业”范畴。而素质教育大力推行及教师队伍素质普通提高背景下的当今时代,但凡学校或教师通过家长布置给学生的、或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作业大都可归属于“有效作业”范畴——这些作业,既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更是助益于亲子亲密关系创建、孩子个性生命成长的绝佳机会,都值得家长在把握好参与限度与程度的前提下全力以赴,积极配合,有效完成。
3、第三个思想转换,即有效作业与无效作业的不同辅导:家长应当学会——辅导的界限新学期开始之初,家长们必须完成的第三个思想转换是:要学会准确把握家庭作业的“辅导界限”。家庭作业的辅导界限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辅导程度,二是参与限度。
“辅导的界限”之一:辅导程度
比如孩子上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估算218×5时,将218看作()最合适?备选答案有三个,分别是300、200、220。孩子不会做这道题,抓耳挠腮半天,在三个答案上“点兵点将”点啊点,完全不知道应当选哪个。
●错误的“辅导程度”是怎样的?
有些家长是怎么辅导的呢?先是劈头盖脸将孩子好一顿臭骂,“猪脑子啊你,连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蠢货!”骂完了直接把答案指给孩子,孩子一脸懵逼按家长给的正确答案填了,然后进入下一道题,然后又是新一轮臭骂的循环;假若第二天的家庭作业中依旧有个一道“估算”相关的题,孩子依旧是个不会啊——这种情形下,家长确实从自己的生命中切分了一部分时间给孩子、孩子的家庭作业确实也做完并按时上交了,可是请问:孩子在这次家庭作业中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除了一次又一次被施加“我很笨”“我很蠢”的心理暗示之外,再就是收获越来越多自卑与厌学情绪。
●正确的“辅导程度”是怎样的?
这有关“估算”的题孩子不会做,这只是表现出来的直接现象;直接现象背后的本质根源是什么呢?是孩子还没有弄懂“估算”这个数学原理。
家长正确的做法,绝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引导孩子去教材里寻找当天所学的“估算”章节,彻底弄清楚什么是“估算”;并在孩子弄清楚“估算”的原理之后,带他去菜市场、小商店之类的地方进行“实践练习”——比如买了五块八毛钱的东西,你特意给了卖家一个十元整钱,然后请孩子帮忙口头计算找零金额。孩子算错了没关系,重新再算。直到口算速度越来越快、口算正确率达到百分百,然后回头去做家庭作业中的那一道题。想想看,以后考试中出现有关“估算”的考题,哪怕它怎么样千变万化,孩子又怎么可能没有火眼金睛夺满分的本事?
●“辅导程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辅导程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九个字:站位高、方向明、思路清!
不论是应试教育式的狭义家庭作业,抑或是素质教育式的广义家庭作业,家长应当站的位子永远是“辅导”,绝不是“主导”。何为“辅导”?简单说就是辅助、引导。家长直接将正确答案告诉孩子是辅助吗?是引导吗?一切党的工作核心要求就是“站位高、方向明、思路清”,身为家长辅导孩子家庭作业时候的核心原则也是一样儿一样儿的:站位要高,方向要明,思路要清!
“辅导的界限”之二:参与限度
“请在家长陪同下做一个面具,面具造型及材料任选。”这是某小学二年级老师布置给孩子的家庭作业。然而,这么有意思的家庭作业,它的遭遇是什么呢?
●错误的“参与限度”是怎样的?
这个制作面具的家庭作业,在千千万万个不同家庭中,千千万万个家长有千千万万种不同对待:
有的家长直接掏出几块钱扔给孩子,“去,到门口小买铺买一个回来明天交了。”
有的家长不耐烦的抱怨,“我都快忙死了,你们老师真讨厌,你自己随便弄个应付应付得了。”
有的家长倒是翻腾了些旧材料出来准备陪孩子一起动手做,可孩子手脚慢,于是家长各种嫌弃,“去去去,尽捣乱,一边玩去,一会儿就弄好了!”
有的家长“干得更漂亮”,他直接打电话给某个同事或同学,“哎哎,你手巧,陪孩子做面具的时候多弄一个,明天带到学校给我孩子交,我这手笨,弄不来!”
●正确的“参与限度”应当是怎样的?
制作面具这个家庭作业真心挺有创意的,只要动动脑子,家里任何一种废旧材料都可以拿来灵活运用的,一只旧丝袜、一件旧衣服、一片旧布头、一条旧枕巾、一张旧彩纸、一幅旧画作、一只旧纸箱……任何一种材料都可以拿来剪剪贴贴、涂涂画画然后弄成一个独一无二的面具。说不准一高兴就多做了几个,一家人关掉大灯点上蜡烛,在影影绰绰的光与影中来一场假面舞会呢?
总之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对撞奇思妙想创意的过程、狼藉一片制作的过程、成功后欢腾跳脱的过程,都是给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浓墨重彩重重涂上的一笔啊,该是多么有趣并有纪念意义!
●“参与限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何为限度?是指范围的极限。不论是应试教育式的狭义家庭作业,抑或是素质教育式的广义家庭作业,家长的参与限度绝不是全部包办代替,或者完全撂开不管。正确的参与限度应当遵从一个合理的范围或区间。这个合理范围或区间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呢?
原则一:专注的守候。
“专注的守候”这里头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专注”。要求家长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切割出“专用性质”的时间段来陪孩子。简单说就是“孩子做、家长看”,但要“专注”的看——要像手术台前的主刀医生特助那样,全神贯注于医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并立即做出有效回应。
二是“守候”,在陪孩子的这个时间段内要谢绝一切外事,包括把手机调静音坚决不接打电话等,家长要把时间的“专用性质”发挥到极致,在这个特定时间段内要把自己整个人、整颗心都交付给孩子,而不是一会儿分心干这、一会儿走神想那。
原则二:不求助不帮助。
心理咨询有一个绝对原则,即为“不求不助”。什么意思呢?是说每一个人都有权力按照他自己的愿望去生活、都有权力做自己的上帝。即使他得了“心理疾病”,可他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他乐意“病着”生活,心理咨询师就应当绝对尊重人家的主观意愿,绝不能上赶着非要给人做心理咨询。这跟人们得了生理疾病有选择求医或不求医的自由是一样的,只有在得了病的人自己有强烈求医愿望、强烈康复愿望的前提下,他才能够得到“康复”这个结果。
同理,不论是应试教育式的狭义家庭作业,抑或是素质教育式的广义家庭作业,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所有过程中需要坚守的核心原则都应当是——不求助不帮助!孩子不求你帮,你就绝对不要插手、插嘴;孩子就算求着你帮,你也应当要跳出这个求助现象,以较高的站位、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看见”孩子求助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从而针对性给予更高质量的、更大效应的、豁然贯通式的辅导。
小结:作为家长被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绝对是一件大好事新学期伊始,家长们必须完成的三大思想转换,其核心只有一句话:作为家长被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而这件大好事,曾经的家长与孩子们是不可能拥有的,这是最好的信息时代赐予家长和孩子们的最好福音!家长们应当从自己思想根源上彻底解除消极抵抗心理与推卸责任意识,全盘接受,积极配合,并给予最有质量的回应!
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华夏大语文教学研究。
原创版权: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plqiyun)
#聪明孩子养成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