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孩儿在吃着维生素、钙、镁、锌、铁……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有的是医生开出的,有的是家长自主的。都用对了吗?
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一起告诉你答案。
家长说:
我们检查微量元素什么也不缺,但一直吃着,宝宝有些营养不良。
我家的在吃钙镁锌,但是钙镁锌含量低,还吃的别的补钙的。
我家娃也是吃着D3,缺钙严重啊!
我家宝宝早产,医生给开了维生素AD。
我家母乳,只吃D3,听说说长牙期需要补钙的!
宝宝6个月体检,医生说缺钙,开了锌钙特,还有维得小丸子和D3让每天交替用。
我宝宝5个月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缺锌,不知道吃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好还是康普力星酵母锌咀嚼片好?
我家儿子到了青春期,身高增长比较快,吃哪种钙好?
孩子总爱咬指甲,是不是缺维生素吗?
……
“缺”和“补”成了关键词。缺了就补,不是应该的吗?万一缺了呢,补充点营养不好吗?我们的答案是:不一定好。
让我们从营养物质说起。
饮食物
(一)营养物质饮食物中有助于我们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生长的天然化学物质被称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人体的构成物质,是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要来源于饮食物,有六大类: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另外还有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物质。我们拣前五种简单说一说。
1、糖类——能量的源泉
是人体能量的最重要来源。糖类家族有两位成员,单糖和多糖。当我们吃进含糖的食物时,糖被转化成一种叫做葡萄糖的物质,为我们提供能量。
2、蛋白质——身体建造者
蛋白质帮助身体生长并进行自我修复。肉类和豆类、坚果和种子蕴含丰富的蛋白质。
3、脂肪——生命运转必需品
人们常认为,脂肪是个坏蛋,对身体不好。这是因为,肉类中有一种叫做“饱和脂肪酸”的脂肪惹的祸,它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但是,脂肪是生命运转的能量来源之一,还能帮助身体吸收维生素。脑最需要的8种营养素,脂肪排在第一位。尤其婴儿的脑及智力发育需要脂肪。
4、维生素——人体代谢调节
维生素又叫“维他命”,在人体生长、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对于宝宝生长、发育、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需要维生素参与调节。现阶段发现的有几十种,有着各自的作用。简单举例来讲:
(1)维生素A(视黄醇):守护眼睛
具有维持正常视觉、促进牙齿骨骼生长、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促进生长和生殖等等功能。(鱼虾类、动物肝脏、蛋类、奶制品、胡萝卜、黄色水果、黄绿蔬菜等。)
(2)维生素B(族):推动代谢
维生素B2(核黄素):被称为“成长维生素”,对幼儿的成长特别重要。宝宝身体内如果维生素B2不足,可能导致发育不良。(大量存在于谷物、蔬菜、牛乳和鱼等食品中。)
维生素B1:有一种特殊的、蚊子最讨厌的气味,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驱蚊效果。可以用水融化滴洒,给宝宝驱蚊用,安全无害。
维生素B9(叶酸)
现在被用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成为准妈妈们的常规用药。
(3)维生素C:健康帮手
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质的吸收、胶原蛋白的合成、抗氧化、提高人的免疫力等功能。(存在于柠檬、柑橘类、花椰菜、西红柿、菠菜、草莓、绿叶蔬菜等。)
(4)维生素D:长高的秘密
维生素D帮助钙、磷被吸收,对幼儿骨骼的成长特别重要。(牛奶、鱼、蛋黄、香菇等。)
大多数的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有些我们身体也不能储存,所以需要从食物中不断获取。人的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计算,宝宝的需求量更少,但一旦缺乏,便会引发相应的病症。
5、无机盐
构成我们人体的元素,除主要以有机物和水分形式存在的碳、氢、氧、氮外,其他元素(钙、镁、钠、钾、铁、锌……)统称无机盐。这些元素无论在人体内含量多少,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引发健康问题。
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在大众的认知里,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检查时,化验单子往往写的也是“微量元素检验报告”,但钙、镁等常量元素也都在列。我们也不分别来讲了,就以婴幼儿、儿童时期最容易“缺”的钙、铁、锌元素为例:
▲钙——骨骼生长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都需要它的参与,钙同时又是骨骼、牙齿最主要的矿物成分。宝宝缺钙,主要表现就是骨骼发育障碍以及神经精神反应异常。如夜间睡觉盗汗,夜惊、夜啼、脾气焦躁、爱哭闹、有枕秃圈、出牙晚、行走晚、前囟门闭合延迟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成为佝偻病。
饮食:酸奶、牛奶、虾皮、虾米、紫菜、海带、海参、豆制品、鱼肉松、芝麻酱、花生。
明显缺钙的,可以适当补一点钙剂和鱼肝油,适当增加一点乳糖和蛋白的摄入,平时多晒太阳,有助于钙的吸收。
▲铁——血红蛋白的原料
铁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它还参与一些酶的合成,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当铁缺乏时,宝宝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者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比较慢;严重者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宝宝生下来后,从母体带来的铁到6个月后就基本消耗完了,而此时母乳也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因此要靠辅食补充。可将肝脏、鱼、肉、蛋黄、绿叶蔬菜等含铁丰富且利用性好的食品,制成泥添加到辅食中。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铁强化食品和铁强化配方奶。到了儿童时期,只要正常饮食,就能让身体有足够的铁元素,不需要额外补充了。
▲锌
锌是人体内100多种酶的“催化剂”和组成部分,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智力发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缺锌,最直观的表现是头发稀少、发黄;还有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下降、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认知行为改变、成熟延迟、免疫功能减低、容易发生感染等问题。
食物:牡蛎,麦芽含锌丰富,其次是瘦肉,鱼类,牛奶,核桃,花生,芝麻,紫菜等。
以上我们粗略的了解了一下营养物质,知道了它们作用都是那么的重要和不可或缺。所以“缺”和“补”成为关键词,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人体的这些物质、元素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比如:
脂肪,一直被认为是肥胖合各种健康问题的元凶,近些年来经过研究又给它平反了,认为“脂肪是长期背黑锅的最好的营养”,碳水化合物和糖才是肥胖和各种不健康的罪魁祸首。是这样吗?无论是脂肪还是糖,在本质上都不坏,它们为我们提供能量。它们变坏,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摄入过多了。
现在很多家长受商家宣传(广告)的影响,给孩子补各种营养元素,以为是有益无害的,其实不然。再举两个例子:
盲目的补钙会干扰锌、铁吸收,造成锌和铁的缺乏,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消瘦等。严重的过量摄入还可出现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导致血管钙化、肾结石等。长期严重补钙过量,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征,表现为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远,表情怪异。再如,脂溶性维生素的维生素A、D、E、K一旦摄取过量,因为不溶于水,不容易排出体外,就有可能造成维生素过多,对身体造成负担,甚至引起中毒症状。
(二)孩子们为什么会缺营养——仓廪之官失职在物质和饮食物如此丰富的时代,小宝宝、大宝宝们,为什么还会缺这缺那呢?在我们平时的饮食中,只要正常饮食、再稍加调配,完全可以满足孩子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最为基础的、核心的是两问题:一是,摄入问题,宝宝偏食,或者不爱吃饭;二是,消化和吸收问题,体质不好、肠胃不好。
在中医看来,问题的关键在“脾(胃)”上。这次又讲到了脾,这个“后天之本”。
在中医的概念里,脾不是淋巴器官,不是“血库”,不是“过滤器”,它是“仓廪之官”,主运化饮食物,包括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输布、气血津液的转化等一系列生命过程。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又常不足。而我们很多的家长又常常在饮食上持多多益善的态度,孩子的脾运化不及,饮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运化,就造成了慢性消化不良,然后是积滞、厌食,慢慢发展成疳积。原本胖乎乎的孩子,变的又黄又瘦;严重的毛发干枯,甚至肚大筋露。现在,严重的情况,的确见不到了,而消化不良、厌食、积滞的孩子却越来越多了。去查各种营养元素,八成会缺这缺那。
中医怎么治疗?治在“脾”。
(1)针刺四缝穴
针刺四缝,是一种传统的针刺法,尤其对于比较严重的疳积效果特别地好。四缝穴,位置在2、3、4、5手指掌面,第二节横纹上。左右共八个穴位。它们属于奇穴,能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四缝穴
疳积的孩子,针扎下去、出来(不留针),往往不是出血,是会有黄色的水流出,有的很粘稠,需要用手再挤一挤,效果会更好。左右手都要扎,隔天扎一次,一般10来天,五次左右,严重的2周左右也就能可以了。对于积滞还没有到疳积这个程度的,四缝针刺放点血,效果也不错,一般针刺3次就可以了。现在这种方法用的少了,十指连心,有点疼,大部分孩子都会哭闹,家长不舍。说来惭愧,我自己就没有用过,这个经验是来自于我的父亲。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见得的多了。确实是简、便、廉、验,最为绿色的疗法。当然,再配合点中药,效果就更好了。
(2)中药健脾消积
炒白术、淮山药都是健脾的主药,用量在10-15克;还有白扁豆,看孩子湿气是不是重,是不是暑湿的季节,是就用生的。如果小孩特别爱拉肚子,可以用炒的。一般用量在6—10—15克之间。如果脾气虚的厉害了,还可以用点太子参,量不宜太大。
还有积滞、消食,有鸡内金、山楂、谷芽、麦芽、焦三仙这几味常用药。我特别爱用鸡内金这味药,不用多三五克,或生用或炒用,积滞久的多用生的;爱吃肉食的孩子用山楂,一般食积用炒谷芽、炒麦芽。其它,还要看有没有因为食积化热,化热了就得清,可以稍加些连翘、或者天花粉;化热伤了胃阴,再加芦根。
案例:
4岁半,女孩。不是厌食、挑食,就是食量小,瘦弱,肤色偏黄,爱出汗,大便有时候不成型,但时而又便秘,舌苔白微厚,舌质颜色正常。特别爱感冒,皮肤还容易气皮疹。去查过多次,并没有贫血,微量元素检查缺铁、锌。另外,血常规几次都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
太子参5g 淮山药15g 炒白扁豆10g 枳实3g
桑叶10g 鸡矢藤15g 生内金5g 当归5g
大枣3枚
开始开了10付,各种症状都有所缓解了。这个困扰家长已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也正常了。后调药,去了当归,又吃了一周,嘱咐饮食调理。方子不复杂,脾肺同病了就脾肺同治;虚实夹杂了,就补虚祛实。
总之,现代医学用营养物质、营养元素来分析人的构成和营养状况,这种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也有它的不足。当其不断深入人体内部一个个元素的时候,反而离“人”这个整体越来越远了。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从人体的整体运转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一条不同的路子。大概是条条大路罗马,只是有远近而已,没有对错。小科普: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钙、镁、钠、钾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铬、铅、锰、硒、氟等,称为微量元素。
声明:文章为作者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构成任何医疗、学术建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写明来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