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曾经说过:“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为人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也在子女的教育上花费了不少心力。
这些父母,有严格关键的虎爸虎妈,也有宽松平等的民主教育。其中,惩罚和鼓励是父母们经常会用到的方法。
惩罚和鼓励真的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吗?《一本不正经的大脑》这本书,从大脑认知的方面,为这些平时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做出了更加科学的解释。
01惩罚和威胁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
比如孩子总是不停地跑来跑去,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会说:“你再不好好吃饭的话,今天晚上就不让你看电视了。”
吃饭和看电视看似没什么关系的两件事,却在这里成为了制约孩子的力量。吃饭是孩子不乐意的事,看电视是孩子们特别期待的事,为了让自己特别期待的活动不会取消,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坐下把饭吃完。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们会尽量避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发生。孩子也是如此,所以父母的威胁经常能起到作用。
因为有效果,所以父母就很喜欢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威胁或者惩罚。
《一本不正经的大脑》中提到了一项实验,把老鼠放在一个能测试出拉力的装置上,让猫和奶酪靠近老鼠。
一个是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一个是会威胁生命的天敌,哪种会让老鼠使出更大的力气逃离呢?最终的结果,没有什么意外的是猫。
在面对会威胁到自身利益或者安全的事情时,人们能够爆发出很大的能量。
所以在面对单个行为或者在短期时间内,威胁和惩罚能够发挥出作用,帮助父母达成目的。
02虽然惩罚这么好用,但是也不能总是用。
就好像是我们特别喜欢吃一样东西,于是天天去吃,连续吃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觉得厌烦,甚至好长时间再也不想吃了,曾经喜欢的东西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东西。
惩罚也是这样,用的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反作用。
一是会让人产生压力。
比方说有一个孩子,他一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被他父亲打。这个孩子一直小心谨慎地避免不犯错,但还是无法免除惩罚。
慢慢地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发怒,有时候对方的无心之语都会让他大打出手。
这个孩子在父亲那里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他无法反抗父亲,只能把压力发泄在外面的人身上。
父母对孩子运用惩罚的方式,是希望孩子的行为更加好,但过度地运用惩罚,反而产生消极的后果,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是消极逃避。当孩子不想承受惩罚的后果时,他们往往会想办法隐瞒自己的错误。
学龄前的孩子一般会出现用撒谎逃避惩罚的情况,这个时候的孩子智力逐渐发展,他们对事情的因果关系有比较清晰地认识。
知道自己犯错了会挨妈妈骂,而如果想要不被妈妈骂的话,那不能让妈妈知道自己真正干了什么。
当孩子的逃避行为没有被接受和纠正的时候,他们会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保障自己不受伤害,而这很容易让孩子的行为逐渐出现偏差。
所以面对这一类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不是去责备孩子学会了骗人,而是要去找到他欺骗的真正原因。
惩罚是能够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一定纠正作用的,但是长期的惩罚有时候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父母可以采用另一种改善孩子行为的方法,激励。
03和惩罚比起来,激励更正面,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在前文的老鼠、奶酪和猫的实验中,科学家还得出了另一项研究结论。
当奶酪和猫距离老鼠比较近的时候,猫会对老鼠产生更大的威胁;而当奶酪和猫距离老鼠比较远的时候,奶酪则对于老鼠有更大的吸引力。
这个结论也就意味着,当面对一个长远的目标时候,激励比惩罚具有更大的作用。
激励能让孩子认识到一件事情的价值,以及自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自己的认可。
激励也会让孩子心理上得到放松,避免因担心惩罚而产生紧张的心理,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
孩子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产生,从来都不是源于惩罚和威胁,而是来自于他人的鼓励,和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的自我认同。
《一本不正经的大脑》这本书认为,惩罚和激励对人们改善行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比较起来,激励比惩罚具有更好的效果。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正确的鼓励与适当的惩罚结合起来,或许才是最佳的方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