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选修了一门《当代文学史》,课堂上老师放了一部反映幼儿园生活的电影《看上去很美》。开始听到是和幼儿园相关的,很多人都笑了,甚至还有准备旷课的,可是影片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了大家。
一个叫方枪枪的小男孩,在本该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被父亲送进了幼儿园,剪掉了辫子,开始学规矩,需要通过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小红花来证明自己。起初方枪枪很努力,无奈收效甚微,于是他开始反抗,变成“狗头军师”。
他抢小朋友的玩具,策划三人团伙搞破坏,还散步“谣言”说老师是妖怪,一时间孩子们被吓得丢了魂似的。可是到最后,当他落寞地走在街上,看到别人佩戴的小红花,心中依然难掩羡慕和自卑。这部影片的英文名字就叫 A red flower(一朵小红花),可以说很扎心了。
很多家长会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觉得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自己还能减轻带娃的压力,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对孩子那么好吗?超前教育的“坑”你跳过吗?
你知道吗?幼儿园其实是“游戏学校”
现在抖音最火的一个BGM,是这样唱的“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可以说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社会,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和未来发展是起很关键作用的。
但此处的关键作用并不是以“贵”或者“教的知识多”为比拼的,而恰恰是现在很多家长丢掉的游戏环节。
回顾一下历史,你会发现成立幼儿园的初衷,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幼小衔接而设立的,成立之初和至今存在的强大理由,都是对孩子进行“游戏”的教育。
欧文于1816年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是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那时的幼儿园叫“性格形成新学园”。
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雏形。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劳作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
各国对幼儿园定义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游戏是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最主要内容。
如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及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
可是现在国内的幼儿园却有些变了味道,如果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可能会被家长说为“不务正业”,太多的家长抱着一颗功利之心,将幼儿园看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第一关,他们渴望孩子在这里能尽早起步,笨鸟先飞,最好能掌握进入小学一年级甚至二年级的课程,这样才可以在未来具备碾压别人的实力。
这种事情父母之间心照不宣,唯独孩子还傻傻地真的以为去幼儿园是去玩。当然也不并不能全然批评家长这样就是功利,就不对,他们更多担心的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不知道努力,而别的孩子都在埋头苦学,将来进入小学自家娃跟不上,会很受挫和自卑。
家家都这样想,于是很多像方枪枪一样的孩子被很早地送进了学校,在还懵懂无知,非常渴望童真童趣和父母之爱时,被强制灌输了大量的知识,一头撞上了超前教育的墙,抱头痛哭。
超前教育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有的父母会说“艺多不压身”,早点学习,肯定没有坏处。可是你知道吗,这样拔苗助长的方式,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俞敏洪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超前教育的结局,非但不能让娃获得超前的能力,反而有可能坑了娃,不信你看。
1、 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
本该是孩子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被要求老老实实地坐在板凳上,像小学生上课那样接受正规课堂知识,大量且繁杂,孩子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失去了快乐。
而因为年纪尚小,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他们在此期间学的并不好,难免会产生自我怀疑,变得缺乏自信,这本不该是这样小年纪承受的负担,他们的肩膀太稚嫩了,知识的存量也很有限。过于逼迫孩子,容易让孩子的情绪失控,而更多的娃则容易积淀在心里,压抑无助。
2、 破坏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孩子在想象力爆棚的时候,被强制灌入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当他突然发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必须在“规则”下实现时,那些脑洞大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严重折损,甚至荡然无存。
同样一幅画作,接受过大量知识输入的孩子会从各个方面去进行分析,这是何种画法,哪个画家善于做这种画,他会首先在自己的“知识库”里进行搜索匹配,然后可能遗憾地告诉你,“对不起,我没有学过”。
而那些天真浪漫的孩子则不同,他可能会脱口而出“这幅画太丑了”,然后“大言不惭”地表示,我画一幅吧,肯定比这张好,于是兴奋涂鸦,完成大作。孩子的画笔或许稚嫩,难得的却是自由、虚幻、无拘无束。
3、 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很奇怪,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更好的学习,结果却南辕北辙,反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在学习上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用透支的方式将知识塞满孩子的童年,会导致学习上的很多问题。最显著的就是,等到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此前早在幼儿园就已经熟知的知识被掏空,他突然发现自己要面临新的挑战,此前优哉游哉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这种压力是空前的,很容易压垮孩子。
孩子入园前家长能帮他们做什么?
心理学专家蔺秀云曾说:儿童发展有自身规律,这世上超过95%的孩子都处于正常发展规律,打破这一规律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几岁入园合适?一般标准是3岁到6岁,当然这要视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家里没人照顾孩子,或者发现怀了二胎,无暇顾及大宝,因而入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入园前孩子必备的这几项能力还是要有的,否则贸然将孩子置于集体生活中,无异于在温水煮青蛙。
1、 具备独立吃饭、穿衣、如厕能力
虽然幼儿园老师会照顾孩子,但毕竟人手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孩子能独立吃饭,独立完成穿衣脱鞋,自己如厕擦屁股的能力,是非常基础的。
2、 语言表达能力尚佳
第一条所提到的这些能力,如果孩子不能做到尽善尽美,退一万步讲,他也应该能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形成要求。做到老师喂饭能吃,上厕所知道喊人等,并逐渐过渡。
3、人际交往的经验
幼儿园是小社会,也是孩子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在此之前他需要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文明用语,最好知道分享为何事,如何友好地和小朋友相处等等,这才是他在幼儿园的生存法则。
4、强调学会用笔姿势
我们不主张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但是提前掌握正确的用笔姿势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孩子的基础技能,能在入小学后更好地适应学习和写字,这种练习并不算超前的范畴。
最后,在凡事都追求快速的今天,孩子的教育却可以在初始阶段变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超前教育的坑不要跳,轻松养育,静待花开,你懂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