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墩儿奶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快到了,妈妈爸爸早已经对3岁的茜茜说好,要带她去游乐场玩。
终于到了周末,茜茜比往常早起了一个小时,刚起床就催促着爸爸妈妈快起来带她去游乐场。爸爸妈妈睡眼惺忪对茜茜说“等一会儿,1个小时后我们就出发”。
然而,爸爸妈妈的话,茜茜全然听不进去,依然执拗着拖着爸爸妈妈往外走,一分钟都等不了,她的心几乎快飞到游乐场了。
像茜茜这种小龄宝宝,是缺乏对时间的体验的。
低龄孩子,生活规律没有自控性,基本上都是由大人引导进食、睡觉、玩耍时间的。因此,他们无法对真正时间跨度有清晰的认知,比如:
过去了五分钟是多久?做一顿饭要多久?从家到游乐场需要多久?也因为低龄孩子们的需求大部分是第一时间被满足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很容易对时间缺乏“耐心”。主要的表现,就是不能等待。很多妈妈肯定会问,怎么才能让孩子理解时间呢?
孩子对于时间的理解,要通过真正的体验1.规律的作息时间
之前听过一个妈妈说,她从孩子8个月开始,就训练自己的小女儿晚上9点前必须睡觉,早上八点会按时把孩子叫醒。起初,很困难,因为还不到一岁的孩子,时间观念很差,并不能保证每天9点前都能让孩子睡觉。
但是妈妈有办法,她通过调整女儿白天的睡觉时间、睡前安抚、夜奶次数,来保证入睡时间。大概过了一个多星期,这个晚九早八的习惯真就养成了,而且头几次,还是孩子把妈妈叫醒的。
这种固定的作息时间,除了节假日特殊情况外,一直保持到现在,女儿5岁。
妈妈说,她制定这个作息习惯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充足稳定的睡眠。不过后来,孩子慢慢长大了,她发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对时间有很明确的概念,即便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每天到了九点,孩子就会自动上床,准备入睡。
估计很多妈妈会说,我家孩子就是爱玩,不睡觉怎么办?
2.时间游戏的训练
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可以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世界”。
教会孩子对时间理解,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的时间的理解主要分3个步骤:
时刻的理解;时间跨度的理解;组合理解。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加以引导:
从时刻的认知开始,比如DIY时钟,用一些纸和笔,让孩子自己制作好看的时钟。时间的跨度,可以带孩子一起玩“动物饲养员”的游戏,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小动物饲养时刻表,比如十点喂长颈鹿,过半个小时喂大象,10分钟后喂犀牛等等。真正的让孩子在娱乐过程中体验时间的跨度。组合理解,就是让孩子将时刻和跨度组合在一起理解。让孩子快乐体验一件事是最好不过的,游戏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会给孩子带来轻松愉悦的体验感受,在快乐中享受时间的进展,也会让孩子把“等待”看做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3.故意制造等待情境
美国加州大学曾经对3-5岁的孩子做过一项实验。
实验者为8个平日里都属于“一分钟不能等”的孩子。
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们,现在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一个冰淇淋,但并不是马上就能拿到,需要每个人要先等待5分钟,因为冰淇淋正在制作中。孩子们在这5分钟里焦急的等待着,时不时要走出门去,都被工作人员阻拦了。
第二天,同样的实验,告诉孩子们还是需要等待5分钟,但是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等待时间调整到了8分钟。这次,孩子们依然很焦急,但依然也挺过了8分钟。
实验做了5次,每次都把等待时间私下调整多出上一次3分钟左右。最后一次,等待时间调整到了20分钟。
实验的结果是,孩子们对于冰淇淋的等待越来越理性了,没有最一开始的那么焦急了,在之后的实验等待时间里,孩子可以自己做一点其他的事情而不是一直盯着门口即将送来的冰淇淋。这就是为孩子制造等待情境的效果,有效帮助孩子锻炼等待耐心。
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模仿上文的实验,给孩子吃糖的时候设置时间限制,让孩子一步步学会等待,对于得到东西不再急迫,更加理性,在等待的时间里,家长可以陪孩子做些游戏,从而培养孩子变成一个有耐心的人。
家长一定会问,如果这些都不奏效,孩子就是没耐心怎么办?
孩子没耐心, 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柏拉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如果丧失了耐心,也就丧失了很多聪明才智。那孩子的耐心从何而来呢?就是家长,如果家长都没耐心,孩子自然也不会有耐心的。
前文说过,家长对孩子的即刻满足会导致孩子耐心的缺乏。不仅如此,家长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耐心程度也会被孩子所模仿。
如果发现孩子通过一系列训练和引导依然还是没耐心的话,家长不妨先从自身做起。
好像经常有人夸赞会说“这个人脾气真好”,脾气好就等同于有耐心。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上,总是急于判断和否定,过分关注错与对,导致孩子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也会如此。
事实上,很多家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导致情绪上的大浮动。
小荷看到幼儿园的女孩穿着高跟鞋她很喜欢,要求妈妈也买一双。于是妈妈在网上选购了一双,大概需要4天的时间才能快递到家。
这4天的时间里,小荷就会不停的问妈妈,妈妈鞋怎么还没到啊,我要去看看。
妈妈很费解,你要去哪看啊,鞋正在路上呢。
小荷的反复的追问让妈妈很烦躁。
等到快到的那天,爸爸对小荷说“爸爸知道你很喜欢那双鞋,想快点让它来到你身边,可是它正在做飞机啊,飞机飞过来的过程中,如果飞的太快了,你的鞋就会从飞机上掉下去了,所以在等等,让飞机安稳的飞过来,今天下午你的鞋就会到达我们家了”。小荷听完就变得很平静。
大多数家长,抓不住孩子“没耐心”的根本问题,所以就无法和孩子形成对等的沟通,也导致孩子越来越没耐心。孩子急迫的要求,需要家长耐心的解释,家长耐心了,孩子自然也就耐心了。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对于具体事件的需求也会不同。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了解,可能仅停留于表面:
比如很多孩子是内向型的没耐心,很多是外向型的没耐心。
在针对内向型的孩子时,孩子的真正需求可能要求的并不是速度的问题,而是他想要获取的另一种感受。而外向型孩子,表达能力很强,直言不讳,90%情况下是对速度的要求,那家长是很容易解决的。另外,年龄,也是家长在分析关键问题时一个因素。年龄不同,孩子对于问题的关注点就会不同:
低龄孩子关注的问题仅仅是“我要赶紧获得”,他的概念是模糊而宽泛的。而年龄大一点的宝宝关注的问题可能会是具体某一个点,比如,我要快点去玩木马,不然来不及了。所以,对于孩子迫切的需求,家长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的关注点在哪。
找到关注点就要学会分散孩子注意力
经常会看到一个例子,家长带着孩子在等公交车,孩子一直不停的问“车怎么还不来啊”。
这个时候家长的表现会有2种,一种会是不耐烦的说“马上就来了,别着急”;
还有一种会有技巧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公交车还在排队呢,我们看看天上的白云吧,看看白云跑得快,还是公交车跑得快好不好?”。
这个时候,孩子会把注意力转向白云,而忽略公交车迟迟不到的焦虑。这个方法对缓解孩子的急迫感很好用,而且慢慢的还会增强孩子的耐心。
不过,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低龄宝宝,因为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获取还很有限,思维也有限,好比我们经常说的“一根筋”。
低龄孩子更注重结果,过程中的一切他们并不在乎,因此在过程中进行注意力的分散,会让他们对过程有一个感受,孩子只要对过程的感受慢慢多起来,对结果的期待就不会那么没有耐心了。
生活中不乏很多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面对活力充足的孩子依然要保持耐心和冷静。不过,具体的操作方法掌握到了,在面对孩子耐心的问题上,就不会是什么难事。相信每个孩子都更加喜爱有耐心的爸爸妈妈!
今日互动:家长们在孩子认识时间的问题上都有哪些教育方式呢?欢迎评论分享
————————
在育儿生活中,有任何关于育儿的问题胖墩儿奶爸都愿意为您出招,旨在为宝宝的生长提供一臂之力。
我是胖墩儿奶爸,一位愿意分享自己育儿知识的奶爸。也欢迎各位爸爸,妈妈们进行点赞,转发及评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