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儿童来说,多动症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儿童本身,还涉及到儿童的家庭生活、学校乃至以后的社会生活。关于多动症儿童的具体表现和相关影响因素前边已经有过相关的介绍和解释,希望能对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而关于其心理因素,我们了解甚少,其中自尊是影响儿童心理问题发展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保护因素。
自尊作为自我系统或自我意识中的核心成分,一直成为心理学中比较流行的研究课题。因为自尊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以及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自尊可以作为衡量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准之一。
2006年,一位教授提出自尊的主要功能包括四点,①自我保护功能,即自尊能使个体通过自我保护而免受焦虑和恐惧;②经验解释的作用,即不同的儿童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他们对于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很不相同,而如何解释他们获得的经验则取决于儿童的自尊;③决定个体的期望的功能,即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个体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他人行为的解释或自己在情境中的行为,都取决于个体的自尊;④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们对认知的研究,将自尊分为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是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表现出的一种自我态度。通常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人们意识到的。当个体觉察到所面临的情境与自我评价有关时,影响行为的就是外显自尊;当个体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是为了满足其正向自尊需要时,影响行为的就是内隐自尊。
相关心理学者对多动症儿童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过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内隐自尊与普通儿童不存在差异,内隐自尊能够在面对压力或遭受威胁时,把他们过滤掉。而外显自尊水平却比普通儿童低,并且外显自尊可能会影响其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如果多动症儿童对自我的评价是积极的,那么积极的评价就会影响到社会适应性的各个方面。在多动症儿童与同伴或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积极的评价无形的增加了他的自信心和控制感,使他相信自己是能够和别人好好相处的,有了这个信念,他在与同伴交往的时候就能比较容易地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而不因为行为失当引起同伴的讨厌和拒绝。对儿童将来进行干预的时候,可以考虑把提高儿童自尊加入进儿童的认知干预或其他干预的方法中,来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