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积极孝顺走上了人生巅峰,而有的孩子厌学叛逆甚至走上了不归路?
今天重温了《银河补习班》,果然,好的电影,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
第一次是被邓超的父爱深深感动,第二次是被邓超的育儿方式深深折服。
马飞的成功绝非偶然,像邓超一样学会应用这4个心理效应,你可以让孩子更优秀。
1、 鸟笼效应
马飞不爱学习,邓超通过用"连通器原理"这个物理知识帮助包工头解决了困扰民工很久的难题,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儿子知识的伟大力量。
马飞写不出作文,邓超带儿子在田野里奔跑,他们闻小草的芳香,听自然的声音,认真的感受世界。
邓超告诉儿子:“真正地学习是从兴趣开始的”。
特别是邓超在原野上给马飞展示名句 "草色遥看近却无",让体会到这句诗词意思的马飞恍然大悟:“真的,原来那首诗是这个意思。”
通过兴趣的引导,不将知识局限于课堂,在言传身教中灌输知识的力量,让儿子真心爱上学习,这是邓超的育儿智慧。
最后,马飞能成为学校最出色的孩子,也在我们意料之中。
这就是鸟笼效应的成功运用,鸟笼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首先发现,指人们在偶然获得已经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会不自觉的继续添加与之相关的东西。
当孩子不爱学习时,我们不如换一种思维方式,在孩子的心中挂一个"鸟笼"。
先让孩子看到知识的力量,继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明白学习的意义;孩子成绩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今年以613分考入清华大学的学霸武亦姝,从小也是个淘气厌学的孩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父母买了很多书,即在家中挂上了一个"鸟笼"。
他们开始带着小亦姝阅读名著,一家人玩"诗词接龙",并进行名著角色的扮演和故事结局的改编。
在诗词的熏陶中,武亦姝完成了从一个顽皮小孩到气质才女的蜕变。
所以,我们能在《诗词大会》中听到她从容优雅的念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连自己的兴趣是什么都不知道,终其一生都不会找到这个领路的"老师"。
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学一学邓超,学一学武亦姝的父母,试一试鸟笼效应,你也可以让孩子更优秀。
2、蝴蝶效应
南半球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翅膀所带起来的气流,加上其他因素的掺和,几星期之后,竟变成席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是由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著名蝴蝶效应,它指一个很小的起因,经过一定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巨大的影响力。
永远不要无视你的小行动给与孩子成长的力量。
电影中,邓超对儿子说:"你的脑子要一直想,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事情。"
马飞深深的记住了父亲的话,脑子永不眠,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
被困于百年难遇的大洪水中,他利用身边的物件学会了自救。
在太空中,因为飞船意外被太空碎片砸中,导致返回舱的隔热层和中级天线被破坏。
在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情况下,马飞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解救了自己和同伴,书写了太空的一个传奇。
父亲的一句话,深深扎根于儿子心底,成为了儿子一次次扭转危局的金钥匙。这就是蝴蝶效应的产生的神奇力量。
最近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面对其他人对哪吒的非议与偏见时,李靖对儿子说:"你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知道"。
正因为李靖的包容与教导才有了哪吒霸气怼敖丙"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拯救了陈塘关数万百姓,拯救了父母,也拯救了自己。
不要忽略一句话的力量,不要轻视一个细节对孩子未来的影响,这是蝴蝶效应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3、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由美国幽默作家马克·吐温发现的,它是指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
懂得了超限效应,我们就能读懂孩子眼中的厌倦与反感。
电影中小高老师做家访时,邓超了说了一句话引人深思:
"对学过的知识反复加深印象,就像这个馒头一样,蒸好了,反复加热,反复反复反复,你觉得会比新蒸出来的馒头好吃吗?"
深以为然,我们在孩子学习能力、探索欲望最强的年纪,逼迫他们反复学习学过的知识,一学就是十几年。
这样乏味的学习方式,难道我们没有深刻的体会吗?
每逢高考完之后,学生撕书的场景就如漫天飞雪,这是孩子们对十几年来不断反复的单调日子的腻烦,对不停地重复三点一线(学校、宿舍与食堂)生活的反抗。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父母的良苦用心常常成为了孩子心中的"噪音"。
朋友的孩子,一直成绩优异,前阵子迷恋上了网游。
为了孩子的学业,朋友搬走了电脑,每天苦口婆心的教导孩子:"你认真读书才是最重要的,玩游戏只会自毁前程。"
对于朋友的耳提命名,孩子从最初的满口答应,到不耐烦地敷衍,甚至整晚泡在网吧。
孩子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后来,朋友与他儿子达成了协议:
父母把电脑搬回家,孩子每天做完作业,可以在家玩一个小时的游戏,周末可以玩2个小时。如果考试成绩保持在班级前5名,周末还可以多玩一个小时。
最近,听朋友说,孩子的成绩保持在班级前3名,亲子关系也融洽了很多。
明白超限效应的父母,懂得适可而止的训诂,更能有效应对孩子的叛逆。
4、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来的,指的是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该效应的本质是,人的观念和情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罗森塔尔效应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父母的期望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电影中,马飞的老师认为他缺根弦,妈妈认为他很笨,同学们也认为他是个特殊的孩子。被大家贴上"差孩子"的标签后,甚至连马飞也以为自己蠢到无可救药,以后只能在楼下卖煎饼。
但是,邓超并没有放弃他,始终相信儿子,在校长决定开除儿子时,他和校长打赌:“等儿子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一定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
邓超常对儿子说:“你就是最棒的”、“你是爸爸的骄傲”。
终于,马飞看着爸爸崇拜期待的眼神,人生第一次有了学习的冲动。
其实,马飞不是那个变不了钻石的煤球,而是一颗蒙上了灰尘的钻石。邓超只是帮助孩子擦掉灰尘,让钻石发出它应有的光辉。
我们若能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斥责,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怀疑;这些积极的暗示一定会让孩子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每一个出色的孩子,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根基在家庭;它的源头是父母。
莫言曾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做父母,只有学会科学、聪明的育儿方式,父母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孩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