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驼妈妈(本文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今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容易在路上看到背着大大书包的孩子,同时也有很多背着大大书包的家长。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书包过重,孩子背起来会比较累,另外也担心过重的书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但是,当家长习惯了从孩子手里接过书包时,当有一天家长要求孩子自己拿书包的时候,孩子似乎有那么一些不情愿。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闻,小明的奶奶每天接送小明上下学,虽然身体不适很好,但是却心疼孙子书包过重,不顾自己的年迈而替孩子被书包。而小明则欢快的跑跳着,甚至孩子嫌弃奶奶走的慢,耽误自己的时间。小明奶奶加快脚步,吃力的跟上小明的步伐,结果因为过于着急反而扭伤了脚。结果小明却不以为意的,甚至还埋怨奶奶脚扭伤了耽误自己回家看动画片!
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家感慨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啥都不会,连最基本的感恩都不会了。如今熊孩子越来越多这和不懂感恩的心理大有关系。同时,孩子把背书包当成了奶奶的责任,这种心态上的偏差也值得家长们对教育方式进行思考。
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心理产生前两天,张姐吐槽说哈子因为自己不给孩子那书包而大发脾气。放学的时候,张姐因为落枕了不能给孩子背书包,结果孩子觉得妈妈不愿意帮忙很生气,将书包里的课本一股脑的全都扔了出来。看着散落一地的作业本还有旁边哭闹的孩子,张姐觉得特别委屈。迫于无奈只得不顾落枕的状况,吃力的帮孩子把书包拿回了家。
家长过分的强调孩子的人物是学习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成绩非常的关注,经常会说“只要你成绩好,别的都可以被原谅!”这使得孩子产生只要记得学习就可以了的认知误区。这使得孩子认为除了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是父母的义务。
家长的过分宠溺
明明是孩子可以完成的事情,而父母却倾向于代劳的方式来应对。这种父母的过分宠溺使得孩子的自理能力受到限制,自然在行为表达习惯于依赖父母。当父母没有满足自己时,孩子就会有不满情绪。
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很多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认为自己的付出并不需要孩子的回报,但是这样的教育偏差却造成了孩子的过分的自私情绪和心理,习惯于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缺乏同理心。
可见孩子因为家长不帮拿书包而生气,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当家长过分的强调孩子的任务是学习,那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认知误区,认为父母的帮忙是应该的,自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而有所不满。
家长该不该替孩子背书包?上周朋友的工作有点忙,接送孩子的任务就由老公代劳了,结果朋友老公发现孩子的书包太重了,这如果让孩子天天被这么重的书包胎影响身体了。于是朋友老公非常机智的买了一个可以拖行的书包。结果孩子非常的喜欢,每天都要抢着自己那书包,朋友老公说这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较重的书包家长可以帮忙
但是需要让孩子明白这是父母在帮助自己,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进行分担,比如说让孩子背上轻一点的水杯,这样孩子会理解父母的辛苦,而不认为这是父母应该的。
较轻的书包可以让孩子自己背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也是培养爱孩子的一种仪式感。一个好看的书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上学,上学的仪式感会让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可拖行的书包好处多
这不仅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也是对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心态的一种培养。并且这样也不会让孩子承担过多的负重,对身体发育不会有影响。
可见不同的状况下,家长可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并非一定要替孩子背书包或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背才是答案,有区别的对待更加适合孩子的成长。同时,从背书包问题中透露出的孩子的感恩教育也值得家长们考量。
怎样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上段时间,赵姐婆婆回老家了,接送孩子的事情就落到了赵姐身上,当天赵姐看着孩子的书包不太沉,就让孩子自己背书包,结果孩子倒不乐意了。“还是奶奶好,妈妈太懒了!”赵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于是说“这是谁的书包啊?”孩子说“是我的啊!”赵姐说“那为什么要求妈妈背呢?”孩子说“那奶奶就是帮着我背的!”赵姐说“那宝宝感谢奶奶了吗?”孩子瞬间羞红了脸。
家长要以身作则
当家长对老人给予尊重时,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的对父母尊重,进而更加能够明白感恩的意境,在生活中有学会感恩的榜样参考。父母懂得感恩,孩子才能收到积极的影响。
可以通过绘本等方式进行引导
父母的说教并不会让孩子理解深刻,但是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绘本却可以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愿意接受的引导方式。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当孩子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就会发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进而更加能够明白父母的辛苦,在言行上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可见,替孩子背书包这件事并非是家长的义务,同时也启发了家长们对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孩子的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孩子的懒惰情绪和家长的错误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同时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同样很值得家长们关注起来。
面对不替孩子背书包,孩子会生气的状况,家长仅仅指责孩子的不对显然并不足够。大家对此是怎样看待的呢?对此有哪些解决的办法呢?欢迎分享。
-----------------------
"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或者想知道的内容,都可以向我咨询,大家也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欢迎一起讨论。
我是一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有关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扰,都能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关注我的账号,我们共同学习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本文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