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 白岩松
培训学校突然来电话,请乐乐爸妈去一趟。
乐乐参加了国际象棋兴趣班。今天他闯祸了:为了选拔优秀学员参加区里的比赛,培训学校开展了预选。上午的预赛,乐乐眼看就要输棋了,就一把将棋子吧啦拨到地上,还嚷着:“这局不算,再来一局。” 裁判判定乐乐输了,他不服气,说裁判不公正。
乐乐严重影响了赛场秩序,受到老师批评。乐乐跟老师顶撞起来,说自己不可能输。之前的实战课和同学下棋,都是他赢,而且平时在家和爸爸下棋,一直没输过……
原来,乐乐所说“平时和爸爸下棋一直没输过”,其实是因为爸爸一直让棋,否则他输棋会闹情绪,发脾气。
无独有偶,小硕也是个不能输的孩子,喜欢玩飞行棋。和别人一起玩时,自己的棋子必须比别人先起飞,否则就不高兴;走错棋就常常赖非要悔棋;扔骰子时还做小动作,不让对手扔到“6”。久而久之,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玩了。
这种事情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玩游戏只是一个缩影,孩子的输不起,往往会投射到他的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
什么原因使孩子输不起?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曾 提 出 情 绪 A B C 理 论 ,他 认 为 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结果C (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 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简单地说,即挫折引起人的情绪恶化,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对挫折的认知。
形成对挫折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是提高受挫力的关键, 孩子对于挫折的认知往往来自于父母。 父母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认知。
1. 期望过高,过于绝对
给孩子灌输“赢”的思想,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你“必须”、你“一定”要做到如何如何。
面对这种绝对化的期望,孩子往往会忽视自身的不足,一心只求赢,必须赢。一旦失败了,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能平和地接受。当他觉得父母的要求可望不可及时,会失去信心。
2. 过度强化负面结果
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或者一件事情没做好,如果父母认为这是非常糟糕的,会打击孩子的自信。他可能在开始做这件事情时,心怀顾虑,担心做不好,甚至根本不敢去尝试,因为害怕受到批评。
3. 态度不一致
孩子经历挫折时,家长有时能够鼓励和宽容地对待孩子; 但有时候因为自己工作忙或者心情不好,又会责骂孩子没出息,丢人。 家长不一致的态度,使孩子无所适从,也助长了孩子的坏脾气。
在学习上,家长们不惜大量投入,要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但在生活上却又处处迁就。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把结果看得非常重。
如何让孩子正视输赢?
1. 让孩子体验失败
体验是认识和态度形成的基础。
由于的生活经验少,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当他们面临困难时,父母常常替代解决,这样他们不可能对挫折有充分感受和深刻体会。
应该增加孩子受挫能力。当孩子遇挫时,父母不要马上插手,不妨留给孩子自己面对失利的空间和机会。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和动机,常来自于遭遇过的挫折,当他们经验足够丰富时,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 有针对性的评价
有的家长很喜欢用“你真棒”,“太聪明了”,这是笼统夸赞,用多了就成了大空话。
善用具体、有针对性的评价,建立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 以下棋为例,孩子获胜,家长可以说:“刚才你下对了关键一步,反败为胜,真厉害,爸爸服气。” 同时告诉孩子:“接下来我要全力以赴了,你想再想轻易赢我,可没那么容易了哦。”
这让孩子明白,获得成功是因为自己的技巧和认真,但胜利不会永远属于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 用具体的赞扬肯定孩子,增加了他的自信,也调动了积极性,又为以后可能遇到的挫折增强了免疫力。
3. 保护孩子自尊心
孩子输了闹情绪的时候,先帮助他平静下来。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怕输是因为怕“没面子”,自尊受到伤害。
不当众批评孩子,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选择适当时机与他沟通。
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在日常活动中肯定他的闪光点,尽量消除他对输的惧怕与担忧。
孩子的进步,要及时鼓励。
4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输赢
孩子输不起,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成败观。受成人影响,他们会觉得只有最终打败别人,才是胜利,
所以,家长应当让孩子理解,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输的体验。 其次,引导孩子对输的结果进行正确归因,孩子输了的时候,千万不能说“是因为你笨”之类的批评,避免孩子将失败归咎于自己能力差等内部因素。
让孩子明白,只要努力,努力的过程也是成功。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但并不是每件事都尽如人意。孩子遭遇挫败后,父母能否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
成功固然可喜,失败并不可耻。只有输得起的人,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挑战自我。
输得起,才会赢得漂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