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小区内的双语幼儿园开学了。
晨起上班,本就拥堵的路上,多了一个群体:小班的焦虑妈妈。
也怪不得妈妈焦虑,因为每到快8点,幼儿园大门口总有一小波儿宝宝哭闹,他们或者撇嘴小声压抑地哭,或者放开手脚坐地上大哭,甚至有的宝宝还企图在地上撒泼打滚。
妈妈们费尽洪荒之力,把宝宝送到班里后,便三五成群,相互诉说着无奈和焦虑。
其实,孩子离开妈妈时适度哭泣不完全是坏现象。
02
决定孩子不同表现的是不同的依恋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一般情况下是妈妈)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初上幼儿园,意识到要和妈妈分离的宝宝,会感到压力和焦虑。这时依恋行为作为一种健全的自我保护本能,就会活跃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将儿童的依恋形式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型两类。
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在与母亲分离时,虽然会表现出哭泣等不安反应,但反应不至于过度。当母亲重新现身时也能坦然表现愉悦,主动拥抱母亲。
就像大多宝宝,在早上被送到幼儿园时哭着不让妈妈离开,傍晚妈妈来接时高兴地张开双臂跑过来。
这种安全型依恋模式能逐步发展为稳定依恋。
其实,大部分因为入园而哭泣的宝宝,都属于安全型依恋模式。
所以,面对刚入园的孩子,妈妈不必因孩子适度的哭泣而过分焦虑。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放学妈妈就来接,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不安全型依恋形式包括反抗/矛盾型、逃避型和紊乱型。
反抗/矛盾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时会有大哭大叫的不安反应,但当妈妈再次出现时,却又对妈妈的拥抱表现出抵抗。不过,只要在妈妈身边,就不愿再度分开。
这类宝宝,多数是因为妈妈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从而引起孩子的过度依恋。
逃避型的孩子,在与妈妈分离时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再次相见,除了排斥,也不会主动拥抱妈妈。
这类宝宝不会从妈妈身上寻找安全感,因为他们缺少关爱和照顾,在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安全堡垒。在感受到压力时,也不会采用依恋行为来为自己减压。
紊乱型的孩子,在妈妈离开时,有时毫无反应,有时反应过度,甚至突然攻击父母。这类孩子最容易发展成边缘性人格障碍。
03
稳定型依恋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幸福与否
闺蜜对小波无比宠爱又要求极高。在学校表现好时,对孩子无微不至;成绩不好时,愤怒异常。
小波在妈妈对自己的反复无常中,开始矛盾焦虑,自我否定,甚至遭遇霸凌也不敢向闺蜜寻求帮助。
我劝闺蜜,孩子的幸福不是由成绩决定的。家长就是孩子的一片天空,妈妈不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支撑,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会在寻爱中颠沛流离。
无法形成依恋的孩子,会一直处于心理不满足的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或者会以暴力方式 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或者变相用极为顺从的方式来为支配他人做好铺垫。
他们经常用捣蛋的形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就像一代文豪夏目漱石在《道草》中提到的:
如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走在大马路上,我也会立刻赖在地上不走。有时我会从年轻男店员的背后用力扯他的头发;有时我会要求把神社放养的鸽子抓回家里。
虽然夏目漱石成就非凡,但无疑,他一生都在和依恋障碍做斗争。
相反,拥有稳定依恋的人,有强韧的适应力,不但与他人相处顺利,也能轻易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信任。敢于表达自己的主张,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孤立,易于掌握成功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04
父母情绪稳定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保障
踢猫效应指出,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所以,家里有个情绪化的人,孩子便逃不脱被祸及的命运。
《2016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虑问题不可忽视,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去调整和管理个人情绪,让家真正成为传递爱和温暖的港湾。
给孩子有效陪伴
周末陪孩子玩淘气堡,有位年轻的妈妈在外坐着玩手机,孩子要求陪玩,她一口否绝:好不容易过个周末,让妈妈休息一会儿吧,我在边上坐着也是陪着你啊!
孩子神情落寞地被奶奶拉走了。
其实,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很短,我们真正陪伴孩子的时间更短。
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不到有效陪伴,孩子心中很难建立起对妈妈的稳定依恋。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需求
邻家每逢早晨都会上演一出闹剧。
5岁的宝宝有起床气,但妈妈看到宝宝有不好的习惯,就立马批评,从不分时间地点。结果,本就烦闷的孩子更加变本加厉。
其实,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平复下早晨的周身不适。
养育孩子,就是牵着一只蜗牛散步,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给孩子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他们就会感受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回以绚烂的花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