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最爱孩子的是我,最不喜欢孩子的也是我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最爱孩子的是我,最不喜欢孩子的也是我。”

这是一位妈妈在我们一篇文章后的留言。这句话的精准让人诧异,其中隐含的巨大矛盾也让人心惊。

爱和喜欢的背离

每个妈妈都毫不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但就真心爸妈的所见所闻,确确实实,不是每一个妈妈都时时刻刻喜欢自己的孩子——宽容他,接纳他,欣赏他,很少挑剔他,对他总是饱含善意,没有敌意,从不攻击,和他在一起总是感到喜悦。

妈妈们不断投诉,孩子不专注、不认真、不听话、叛逆、沉迷游戏、写作业磨磨蹭蹭、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礼貌、浪费东西、不懂分享、坏脾气……

当她们用这些随手可得的“棒子”打击孩子,把各种现成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时,我觉得,就像开头那位妈妈所说,她们彼时彼刻,是真的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的。

喜欢不一定会爱,抽象的爱却一定会表现为具体的喜欢。爱却不喜欢,并不能成立。

为什么在本应最爱孩子的母亲身上,会出现这种爱和喜欢的严重背离?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分析家弗洛姆在他著名的小册子《爱的艺术》中,给出了一个犀利的解释:

母子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非同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完全需要帮助,另一个则给予帮助。

正是因为这种利他行为和无私性格,母亲的爱被认为是最高类型的爱,是所有情感结合中最神圣的结合。

但是,母亲要真正成功地达到这种母亲的爱的目的,似乎不在于母亲爱幼婴,而在于母亲爱正在成长的孩子。

换句话说,妈妈爱幼小的婴儿很容易,当不断成长的孩子为妈妈带来各种挑战,比如出现妈妈认为有所偏差的行为、没有达到妈妈的期待,要继续给予孩子全然无条件的母爱,并非易事。

我们可以继续用两个重要的事实,更具体地解释弗洛姆的发现。

杰出少年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日本第一位荣格学派心理分析师河合隼雄在他的著作《童话心理学》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在一家书店看书,无意间听到几位主妇闲聊,说是有个孩子,跟随留学的父亲去了瑞士,在瑞士每天说德语,就把日语都给忘了。结果回国后,立刻想起了日语,成绩也成了班级第一。

这些主妇们称颂的少年,正是河合隼雄的儿子。作为父亲,他清楚地知道,人们传说的忘了日语又想起来还成了全班第一,并不是事实。

人们什么会煞有介事地谈论一个与事实不符的传说,而且根本就不想推敲它的真实性?河合隼雄的解释是,因为人类都喜欢“杰出少年”的故事。杰出少年,是一个全世界共通的少年“原型”。

在童话、寓言和神话中,确实存在大量瞒着家长独自大显身手的少年儿童的故事。这是全世界共通的。也就是说,人类喜欢这种超人式的“杰出少年”的故事。

河合隼雄发现,在日本也是一样:

日本现代社会中,少年儿童原型的力量非常强大,母亲几乎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成长为“杰出少年”。她们无视孩子的现实能力和个性,要将孩子打造成英雄。

在中国,对“杰出少年”的向往也比比皆是。

比如,我经常被妈妈们问到:“我三岁(有的是两岁)的孩子不懂分享,我该怎么教育他?”希望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分享,显然要求过高,但因为有个“融四岁,能让梨”的传说,妈妈们无不如此期待,她们甚至等不到孩子四岁。

比如,每到高考出分、报志愿的时间,“高考状元”都会成为最吸睛的热门话题,人们捕风捉影地谈论某个状元的学习方法、某个状元父母的家教高招,仿佛亲眼所见。

再比如,一篇文章,如果标题是“十三岁少年……”,可能无人问津,加上两个字,变成“十三岁天才少年……”,可能马上就成为刷屏文章。

在品格、学业、天分等各个方面,中国孩子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杰出少年”作为榜样,这些杰出少年,有的来自传说,有的来自童话、神话,有的甚至来自隔壁邻居。

妈妈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各式各样的“杰出少年”,或者全能型的“杰出少年”,以慰伟大老母亲的辛劳。

伟大母亲

说过母亲对孩子的普遍期待,再来看母亲如何看待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讲到一个重要观点——人们为解决内心的冲突,会为自己创造“理想化形象”。

她举了个非常生动的例子:《纽约客》曾经刊登过一幅漫画,漫画的主人公——一位膀大腰圆的中年妇女,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居然是一位苗条少女。

每个人为自己创造的理想化形象都不同:

“喜欢什么,他所创造的形象就能够提供什么,并且无限放大,比如美丽、聪慧、天赋、爱心、诚实、权力等等。但无一例外,这些全都是假象”,“理想化形象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让人脱离现实、妄自尊大、无端自信。”

当发现理想化形象与真实自我差异巨大,而且所有努力都几乎徒劳时,人们又常常不自觉使用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外化”——相信是别人的问题导致了自己的麻烦。

霍妮的“理想化形象”为我们思考中国妈妈的矛盾心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

很多妈妈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这个形象来自歌颂母爱伟大的传统,也来自商业媒体为迎合女性这个巨大消费群体而总在进行的有意恭维,于是很多妈妈相信,自己是既拥有伟大母爱又对孩子付出了足够的爱、为了孩子不惜放弃工作、事业、收入甚至自我、能够教养孩子成为“杰出少年”的“伟大母亲”。

妈妈们喜闻乐见的“中年老母”、“中年铁妈”,与其说是无奈的自嘲,不如说是对“伟大母亲”这一虚幻的“理想化形象”的自得。

当然,培养出“杰出少年”很难,甚至对绝大部分家庭和母亲来说,基本没有可能,于是“伟大母亲”这个理想化形象就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让妈妈们面临严重的内心冲突,于是“外化”开始起作用——不是我不好,是孩子不好。更戏剧性的是,当妈妈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孩子的“不好”,新的“不好”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然后“爱”和“喜欢”的背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

我认为我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日常生活中,我并不能喜欢我的孩子。

解决之道——接纳

如何消除这种让母亲内心产生巨大矛盾,同时也会给孩子带来严重伤害的背离?真心爸妈能想到的是——接纳。

接纳自己——我是正在努力的普通妈妈,不是那个“伟大母亲”;

接纳孩子——孩子是正在成长的普通孩子,不是那个理想中的“杰出少年”。

能同时做到这两点,传说中“伟大的母爱”才能真正落地,成为日常相处中的喜欢,并且为彼此带来喜悦——对妈妈来说,是欣赏孩子成长的喜悦,对孩子来说,是沐浴真正无条件母爱的喜悦。

【本文相关图书】 爱的艺术(精)/弗洛姆作品系列 ¥34 购买 我们内心的冲突 ¥32 购买 作者简介: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 【套装】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 轻松做爸妈1+与孩子合作2) ¥66 购买

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