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大人们聚在一起总喜欢谈论各家的孩子,学习啦,习惯啦,性格啦,话题很多。
我最害怕的是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孩子的性格的问题,因为我儿子随我,喜静不喜动,在一个不太熟悉的场合往往看着比较拘谨,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可以恣意地玩闹。
这种性格在咱们这样的文化传统里是不太讨喜的,大人们更希望看到一个活泼开朗的、爱笑爱闹的孩子。
所以,我儿子被提点的时候非常多。大人们总是说:你这样内向不行,你应该外向;你不能这样自己待着,你得跟别的小朋友去玩;你得多说话,你得跟我打招呼……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如坐针毡,替我儿子难受。
因为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你让一个内向的孩子去做外向孩子能做的事,他哪能那么轻易地做到?
当他做不到的时候,他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会认为自己不行,自卑心理由此产生。
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我会坚定地站在我儿子这边,不去迎合别人的说法,哪怕他们认为我不给他们面子。
孩子的面子,有时候比大人的更重要。
昨天我去画画班接儿子,因为去晚了几分钟,一个老师出来送他,看上去很知性的一个女子,仪表不俗,穿衣服也很有品位,并且非常热情。
我说有事来晚了,她说:没事,我正准备别的孩子都走了的话,顺路送送他呢。我说哪能让您送啊,客气了一番。
她说孩子太内向了,都不跟别的孩子玩,应该锻炼锻炼,让他外向一些。
我没防着她会说这些,立刻觉得儿子好像狠狠地挨了一个耳光,我心里都觉得火辣辣的。
我赶紧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她说:我觉得内向也挺好的,内向和外向只是一种性格,本身没有什么优劣。
她还在说:内向吧,长大了会很稳重,但是现在……
我赶紧截住她的话头,我说我觉得我儿子这样也挺好的,然后带孩子走了。
回家之后,我觉得我当时的态度肯定很生硬,就在微信里跟那位老师沟通了一下,表示了自己的歉意,也很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后来我问儿子,那位老师说你内向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不舒服?
他说没有啊,内向外向都是性格,没什么不好的呀。
还好还好,儿子没被打击到,我长出了一口气。
我不是要责怪这位老师,其实她的主观意图非常好,她是非常热情,非常愿意帮助你。
她的说法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性格内向的看法,如果不是孩子在场,我会很乐意的跟她探讨这个问题,甚至可以探讨内向性格怎么可以变得外向。
但是,孩子在场,当我们说内向怎么怎么样时,“内向”这个词就变成了洪水猛兽,它吞噬了孩子脆弱的自信,把孩子引向一片黑暗和混沌之中,让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可怕的不是孩子内向的性格,而是大人在说孩子内向如何如何时,传递给孩子的那种信息。这种信息也许会造成孩子一辈子的自卑和怯懦:我是内向的,内向是不好的,是不被人认可和尊重的,在社会上是吃不开的。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带着这样的自我认知走向社会,你还能指望他能在人群中活得多自信多快乐?你如何能想象得到,他是怎样背着沉重的枷锁负重前行?
而这枷锁恰恰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成年人强加给他的。
其实我们如果能科学理性地分析内向和外向的性格的问题,你会发现它并没有绝对的优劣。
无非是外向的人更善于与人沟通,更受人欢迎。
但真正走向社会之后,你会发现,人是凭着实力生存的。
这实力不单单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还包括人品、专业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的毅力等诸多方面,不是一个单一一个会沟通好人缘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甚至还有人说内向者成就大事。
我这里不是要探讨内向与外向的优劣,我只是想说,当别人当着孩子面儿,评价孩子的性格如何如何,打击到他的自信的时候,你一定不要为了维护大人的面子而随声附和,一定要坚定的站在孩子那边,保护他那点脆弱的自尊。
这方面我自己有着血一般的教训。
小时候我妈经常对我说:就你这性格,不会说话,不会哄人,看你到社会上怎么能吃得开?
我就一头栽进我妈给我挖的坑里。
别人读书的时候,大都特别渴望就业,渴望到社会上闯荡,施展自己的抱负,我却对就业怀着深深的畏惧,因为我妈说的那句话比烙上的还深刻。
我妈说我这样吃不开,肯定就是吃不开的。
别人走上社会,大都是一心大展宏图、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我却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整天小心翼翼地揣摩人的脸色:我这句话说的对不对?他(她)喜不喜欢我?我有没有不小心得罪他(她)?
就像戴着镣铐跳舞的小丑,我揣着这样晦暗而隐秘的心思,生活了20多年。
没有人能知道,我走过怎样艰辛的一条路。像一只背着房子的蜗牛,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缩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直到近几年,我通过读书,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自我的不断反思,才得以成长,才从那个枷锁下解脱出来。
虽然现在依然不会特别热络地和人交往,不会很快地融合进一个人群,但至少我活得很坦然,不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就像一片树林里会有很多种树,你可以是高的,我可以是矮的,你可以粗壮笔直,我可以虬枝盘旋,你可以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我可以独来独往自成风景,你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我也可以做一个默默的听众。
至于孰优孰劣,最终应该是由人品、见识、胸怀、品位等其它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跟内向外向关系不大。
所以,我们再经历过这些坎坷之后就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让那些所谓的标准去伤害他们。
他就像一棵小苗,有些风雨是抵挡不了的。在他们没有成长到心理足够强大之前,你才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