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为什么是专注力杀手?
电子产品除了伤害孩子眼睛,并且也不能教给宝宝认知和语言之外,对于婴幼儿还有什么影响呢?
▋ 首先,电子产品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甚至堪称“专注力杀手”。
可能有家长会说,宝宝在看电视的时候那么专注,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不正是在培养专注力吗,怎么反而破坏专注力了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什么电视或者手机能让孩子那么“专注”!
宝宝无论在手机里看图片、看故事还是看视频,都会表现出特别专注的状态。相反,如果你给他一张打印出来的照片,或者给他讲一个绘本,他都不会表现出看电子产品时这么高度、这么持久的专注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手机或者平板上的图片,宝宝用手碰到的时候会有缩放、旋转、分享、删除等“互动”,而故事书或者打印出来的图片是不具备这么高的互动性的,因此对于宝宝来讲远不如手机或者平板里的好玩。
那么视频呢?宝宝在看视频的时候,大脑是处在高度被动兴奋状态的。
视频本身色彩鲜艳,变化迅速,所以看视频的时候眼睛、耳朵会接受大量的信息并传递给大脑,大脑在丰富的刺激下产生高度的兴奋感。而一旦视频结束,现实世界不再如视频一般快速变换、多姿多彩,孩子自然觉得无趣,于是更无法专注于一本绘本、一个游戏或者某个玩具,反而要不断地变换折腾,去寻找看视频的那种高度刺激的感觉。
举一个例子,你希望一个3岁的孩子能专注玩积木5分钟,可是电视里几乎不会播放一个小朋友搭积木5分钟的全部过程,很可能只有短短十几秒就切换到已经搭好的画面上,而且很可能这个搭出来的效果十分漂亮,让孩子惊叹不已却实际上没有能力去做到。
因此,当孩子真正去搭积木的时候,他也会期待十几秒就做出一个效果,而且想要像视频里那样惊艳的效果。结果自然不会如意,因此孩子就会觉得搭积木不好玩,还是看视频有意思。
视频把一个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工作加速,变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得见效果的事情。当孩子过早、过多地看电子产品时,他们潜意识里也会想要每一件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而当实际操作中发现现实并不如意时,就会极大地消减继续做下去的兴趣,很容易放弃或者转移到下一个事情中去,导致做事有头无尾,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
▋ 其次,电子产品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情商低甚至导致假性自闭。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情商一定是在跟人互动中练习提高的。宝宝对待别人的每一个动作、语言、表情,都会受到对方的回应,而孩子通过接收到的回应去再次调整跟别人互动的方式的过程,就是情商培养的过程。
可能有家长说,有一些节目也会教宝宝怎么跟小朋友相处啊。那么我需要再次重申一下,宝宝的学习一定要亲身体验,情商的培养尤其如此!
宝宝情商最核心的能力是感受对方的情绪,就像我们跟人打交道要会换位思考要会看懂别人脸色一样。宝宝的一个动作收到对方的回应后,首先要判断别人是否喜欢我这样对他,再看看他会怎样对我,最后才能决定我是继续这样,还是要换一种方式跟他玩。
比如,一个宝宝把自己的玩具递给另一个孩子,他的目的是想要跟对方玩,如果对方接受了他的玩具,并且愿意跟他一起互动游戏,那么这个宝宝自然就从这次体验中学习到:给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是可以的,对方很开心,我也开心。
相反,如果对方不愿意接收他的玩具,拒绝跟他一起玩,那么这个宝宝这次主动社交就遭遇了挫折。他可能会停下来,也可能会换另外一种方式去再次尝试社交。无论如何,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商都有得到练习。不过如果遇到较多社交挫折,是需要家长或者老师加以引导的,否则很可能造成孩子的内疚情绪和自我否定,丧失继续主动社交的勇气。
要知道,孩子的情商只有跟人打交道才会得到提高。电子产品可能会有一些正面的方法示范,比如教孩子握手、轻轻地抱抱等,甚至会告诉宝宝如果伤害了别人,对方就不会再跟你玩。但这些孩子都很难学到,因为他没有亲自体验过。没有很多次成功或者被拒绝的经历,孩子永远总结不出适合于他的社交风格,不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自然就会变成现实社交中的低情商人群。
▋ 此外,由于电子产品很精彩,孩子容易沉迷其中。
喜欢上电子产品的人群,不论大人、青少年还是婴幼儿,与人交流互动的乐趣和欲望都会不可避免地减少,容易造成社交冷漠甚至恐惧社交。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就降低甚至了丧失了与人交流的欲望,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教过一个3岁的小女孩,当时她的语言能力只有1.5岁孩子的水准,不跟任何人玩,表现出超乎年龄的“稳重成熟”,已经到了假性自闭的程度。她平时上课都是老人家带来,从来没见过孩子的妈妈。
原来,孩子的妈妈每天除了工作,回到家只有一种状态——自己坐在床上玩电脑,让孩子用手机看视频。
这位妈妈因为过度沉迷电脑,几乎丧失了跟其他人交往的欲望,甚至泯灭了最基本的母性,最终丈夫跟她离了婚。后来有一次我讲父母课她终于来到学校,当讲到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讲到母爱对于孩子的意义时,这位妈妈嚎啕大哭。
我并没有特意夸大电子产品的伤害,只是想在这个电子产品空前渗透的时代,让大家引起足够重视,守护好婴幼儿这一片净土。
电子产品并非洪水猛兽,我也并非鼓动家长把电子产品从孩子的世界中完全剥离,只是呼吁大家不要偷懒,不要心存侥幸,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家长的亲身示范,需要孩子的亲身体验,需要少一点电子产品多一点亲子陪伴。
不要给宝宝请一个电子保姆,否则你养出来的可能不是你优秀的孩子,而是电子产品的沉迷者,是认知能力不全、语言发音不准、专注时间短、情商低下的孤独儿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