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生下来到现在与别的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她有充分的自由!”
因为头条发起的这个活动:聪明孩子养成记,我专门走访了几位妈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面说出这句话的这位朋友。
她说:如果说不刻意培养,不希望孩子成才那是假的,但是如何能在教育她的基础上,还能让孩子感受不到被教育,是我一直致力于的方式。
她的女儿今年五年级了,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业余生活大部分时候就是摆弄卧室里满屋子的手工制作用品,包括:
芭比娃娃(20几个)、给芭比娃娃设计的小服装有几十套,各种花色,各种尺寸的折纸折成的各类玩具、乐高积木拼成的大大小小的别墅,车屋10几个、橡皮泥捏出来的各种小动物(数不胜数)、各种奖状和获奖证书、一架雅马哈的电子琴……。
朋友女儿用橡皮泥捏的九尾狐
其实她家孩子学习不是特别拔尖的,但是综合起来看,这个孩子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却是充实的,最舒适健康,又充满了乐趣。
我们说一个孩子聪不聪明,考量他们的标准并非是门门功课都第一,将来只是个状元郎,而是未来里,她的父母所给予她们的性格秉性里,有没有往外往宽往大了去拓展的能力基础。
所以成就一个健康的自由的灵魂,她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充满了有边界感的个性化的东西,也没有父母太多的干扰,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她的道路是无限宽广的。
因为从小这样的孩子就有着思维的可扩展空间,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卧室,我却看到了一个不可限量的未来。
这个小姑娘的电子琴比赛在整个省也是三等奖,当初选择兴趣班的时候,她妈妈先是带她去艺术学校参观了一下,说:你可以不报任何班,但必须要知道都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喜欢上的。
后来,又带孩子看了一场这个艺术学校的演出,舞台上一个10岁小姑娘的电子琴表演,获得了台下满满的掌声,女儿那会儿跟她说:我10岁的时候也可以这样了。
那时候朋友女儿上一年级,于是从一年级到现在孩子从未间断过学琴的路,无论风里雨里。
听朋友聊完她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确实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我总结了一下她看似不管不问,却又让教育无处不在的几个方法,现在分享给大家,简直就是润物细无声啊:
从小能听懂故事起,每天晚上都会讲故事给孩子听,坚持了七年她家孩子从能听得懂话时,就开始给孩子每天晚上讲故事,每晚有时候不尽兴还要讲两个,三个。
她说她给孩子讲故事讲到后来没得讲了,就开始自编,有时候根据她白天做的事,说的话,编一个小故事,借此让她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能听出来,会问:妈妈,你这是说的我吧。
所以她的孩子从小在众多孩子中懂得的东西就特别多,很明显能看出比同龄孩子都要懂事,懂规矩。
有时候她实在没得讲了,会让孩子讲给她听,孩子也学着她开始编故事,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扩展了她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而这种状态下,母女的情感也得到了巩固和持续升温的好处,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婉转的故事形式,一来可以借用故事互相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向对方表述一些初衷,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二来避免了矛盾冲突,不必直面解决问题。
抓住时机灌输知识点每次带女儿出去,她几乎什么都问,不明白的不懂的都要问个清楚,一个广告牌为什么树立在十字路口也要问,朋友就不厌其烦的跟她讲,如果碰上自己也含糊的,就告诉女儿回家一起查查看,她从不漏掉每一个女儿询问的机会。
因为只有在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记得牢,记得长久,所以她从不敷衍,也从不简化答案,说的相关知识越多,女儿懂得越多,同时还不觉得的负累,毕竟是她自己打心里想知道的。
在给她讲这“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讲过的知识她也会假装忘掉,然后去问女儿,孩子一般都能把答案疏理的挺好,而且还有她自己的所见所思,如此孩子的记忆力也得到了加强。
娘俩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学习,在女儿的督促下,朋友笑着说:也不得不经常给自己冲冲电。她的好学得益于孩子的好问。
孩子的要求她给的回复几乎都是“行!可以啊!”一定要给孩子受挫的机会,因为这样她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去悟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女儿问:妈妈,我今天去楼下广场找同学玩行吗?
“行,去吧”
“我想做完作业之后让某某某来咱家一起给芭比娃娃设计衣服,可以吗妈妈?”
“可以啊,好的。”
“今天同学给我了一颗糖吃,我能不能拿五块钱也买点东西给她?”
“好啊,你拿吧”
即使有些时候她并不愿意孩子去哪里,去谁家,而原因就算她当时讲给孩子听了,女儿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是如果让她亲自体验一下,胜过她长篇大论的说教。
所有女儿的基本要求,只要不影响她成长,不会带来负面作用的事情,朋友从来都是同意,她说她从不肆意评论孩子的某个同学好与不好,该不该交往,尽管让孩子去感受好了,女儿如果说起谁谁谁不好,她会告诉女儿你可以根据自己感受去判断,选择找谁做自己的好朋友,她只是做个小分析,帮助她理清思路。
同时,家里的小东西,只要孩子看上的,想拿来做个小设计用的,就算毁坏了她统统都持同意的态度,有些东西不破坏不利用,孩子永远创造不出令你想象不到的美好。
她的围巾,纱巾,某些衣服上饰物,不用了的首饰盒,旧衣物,永远都是女儿给芭比娃娃做衣服的好东西,而孩子的手工和设计也确实令她咋舌,有的样式和搭配确实超出了她的预想,如果没有这么多年来的成全和放手,女儿不会做出那么多款式的小衣服。
就连作业,她几乎没要求过女儿必须几点做,几点完成,都是让她自己安排,晚上只要9点30能上床入睡,早做还是晚做全随她自己定,孩子慢慢独立起来,也有机会学着去安排时间,慢慢就摸索出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和习惯。
自由!是给孩子最好成长基石她说女儿跟她聊起同学来,表示很纳闷:“拿到学校里的水,她妈妈让她必须全喝完。”
“晚上做完作业必须听一个小时的学习广播”
“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里跳舞练基本功”
……
说起这些的时候,女儿很奇怪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那么多的事,那么多规定?因为她家从没这些“必须”,都是她自由安排,比如,今天不想练琴了,那好,那就明天再练,偶尔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大人还有几天不想做事的时候呢。
她带到学校的水喝多喝少,喝没喝,朋友不过问,她说孩子渴了难道自己不知道喝吗?连这个也要操心过问,第一,家长太累了,第二,孩子会觉得事事都是为妈妈做的,就连喝水都会觉得喝不完妈妈会不高兴,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自由,会有压抑的感觉。
而女儿的自律性反而比她那位同学要好,该几点练琴,几点睡觉,几点放下手机,几点做完作业,她自己都妥妥的,一切放手给她,亲自感受到了利害,孩子的责任心就树立起来了,同时也有机会去锻炼自己如何规划时间,明白怎样做才是合理化安排。
当初她想为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也是提前问了孩子,结果女儿说什么都不想学,但是,如果真的完全依着女儿,没个特长,将来参加校办活动的时候,看看大家都有个一技之长报名参加,唯独自己孩子啥也不会,到那时候也会有自卑心理。
可又不能强行逼着她去,于是朋友带她参观了艺术学校,也带她看了人家的演出,期间告诉女儿,你可以什么都不选,只是看看,万一有喜欢的再商议。
结果女儿看到舞台上那个10岁小女孩的电子琴表演,当时就表示自己10岁的时候也可以像她这样上舞台表演。
自然而然的朋友就给孩子报了电子琴班,如今已经学到了8级,去省里比赛还获得了三等奖,朋友说,获奖是次要的,她能有去参赛的经历是最好的,人生长着呢,现在的经历都是积累,日后这些经历过的事情都会成为孩子的财富,在关键时候会给予孩子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
看似一切随她,但所有的轨迹都默默在运行在妈妈的合理规划上,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管制,反而更多的是自由。
关于报不报兴趣班,报了之后该不该让孩子坚持的这件事上,这里还有个题外话要写一下:
在一次节目中,谢霆锋看到周杰伦弹钢琴弹的潇洒漂亮,旁边感慨:为什么当初我就没把学钢琴这件事坚持下去!
周杰伦听完说:我小时候也不愿意学,看到每天别的孩子可以在窗外玩啊闹啊,自己就得待在屋子里练啊练,也很苦恼,但是妈妈拿个藤条旁边站着,又不敢不练。
谢霆锋接着回道:我后悔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当初不听妈妈的话,也好好学钢琴。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作为父母可以悟出:孩子小的时候有些东西是必须要大人替他们做决定的,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也想象不出自己如果一无是处将来会怎样,这些都是需要父母替他们坚持下去的,不然我们怎么看到今天如此杰出的周杰伦。
他们还不想上学呢,不是每天还得去吗?所以,该让他们坚持下去的东西,家长必须有这个原则不能因为孩子想放弃就动摇,至于想什么样的办法让孩子愉快而又轻松的坚持,就要学一学我这位朋友的育儿方式了。
给孩子尊严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尊严,他们也要面子,朋友在这方面做的也特别的棒,她说人多的时候,家里来了亲戚,孩子如果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她不会过多批评,会给孩子一个制止的眼神,然后什么都不会再说了。
事后,有时候她也不会再提起,她能从女儿接收她眼神的那一刻,感受到她内心是否已经意识到对错,如果感到女儿并不觉得这样说,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她才会事后娘俩单独再说说这件事情,而说的时候,她也会看女儿的态度,如果一点就透,她就不再继续,而是转移话题,不让女儿觉得尴尬。
尊严这个东西要一直给孩子保留着,做人做事才会有威信,才能让每一次的教育起到作用,同时让孩子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他们一旦破罐子破摔,无所谓了,反正你也从不给面子,那他们索性就赖皮到底了。
这就造成了很多家庭的孩子,无论怎么说也不听,无论怎么管也没用,反而有时候变本加厉越来越难对付,不给他们面子,家长渐渐也失去了自己的面子。
“聪明的孩子”都是从小开始培养和造就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没有一个肯用心的家长,即使用尽浑身解数,每天都在努力管教,可是孩子还是越来越叛逆,感觉离“聪明懂事”越来越远。
朋友很轻松,她说看到别的家长到一块就诉苦,说孩子如何如何费心,如何如何不听话,她在一旁有时候听着也会随声附和几句,但是,她告诉我:教育真的没有那么难,只要用对了方式,懂得孩子的心理,就等于当好了父母!
她还告诉我:与孩子相处也不要那么“放肆”,以为是他们的父母,就可以肆意表现着自己的本性,想唠叨就唠叨,想发脾气就发脾气,一个规矩还没等立完,一会儿又改了,回回朝令暮改,已经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又推翻,自己说话不算数呢,还到处找理由找借口搪塞孩子,所以就不要责怪孩子心生埋怨,对你越来越不尊重,也不服气。
在外人面前需要树立形象,在孩子面前同样需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和榜样,如此,才能让教育变得轻松起来,而养成一个聪明的孩子也不在一时里,家长们任重而道远,必须有长远规划,才能在未来里看到今天你所付出的成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