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是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提到的名词,很多家长都会说:“我们要保护孩子自尊心”“我们要给孩子自尊,不能伤了孩子的面子”“孩子大了,自尊心强了,不能批评了”。
自尊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可是我们往往却搞不清楚一个问题:孩子的自尊心是谁给予的。这个问题我们先按下不表,先来看一个案例。
5岁的妞妞从幼儿园一出来,就嘟着个嘴巴,一脸的不高兴,原来今天上手工课的时候,妞妞的剪纸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那些受了表扬的孩子,老师会在他们的额头上贴一个漂亮的贴纸。
“谁让你不剪好啊?剪好了,老师就表扬你了,就能得到贴纸了。”妞妞的妈妈有些怪妞妞,妞妞太爱生气了,经常不高兴,每次不高兴,都会引发母子之间的争吵,所以,妞妞的妈妈一看到孩子嘟着嘴巴,火就上来了。
“我也剪得很好,老师为什么不表扬我,她是不是不喜欢我?”说着说着,妞妞的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了下来。
“你就知道哭,你总爱哭,多招人烦啊,谁不喜欢爱笑的孩子,难怪老师不表扬你。”妞妞妈妈的这句话犹如火上浇油,让妞妞的情绪彻底失控了,她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
“你太不像话了!”妞妞妈妈照着孩子的后背打了两巴掌,被一个孩子的家长拦住了,劝道:“孩子自尊心强是好事,自尊心强的孩子上进,别打孩子。”
“是啊!她什么都争,太好强,不满意就哭就闹,真让人受不了。”妞妞妈妈无奈地摇着头。
妞妞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大发脾气,真的是自尊心太强吗?很多家长都没有区分自尊与他尊的区别,将两者混为一谈,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父母给予孩子的自尊,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
一、什么是自尊与他尊自尊,亦称“自尊”、“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他尊是指个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赏识、重视和高度评价。
简单地说,自尊与他尊的区别就在于是谁给予的评价,能够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我们称之为自尊,渴求得到他人的评价,从外界因素中获得对自己的认知,称之为他尊。
不少家长将“自尊”与“他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以妞妞这个案例为例,妈妈和另外一个孩子的家长都认为妞妞的自尊心太强,什么都要争强好胜,却不知其本质是妞妞不够自信,无法正确的评价自己(当然这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做到这一点有些困难),所以,她才渴望通过老师的表扬、奖励小贴纸的方式来获得他尊,获得对自己的肯定,以此来证实自己足够优秀。
像妞妞这样的孩子会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学不会自我评价与内省,长此以往,就无法培养孩子的自尊,而是他尊,就有可能养成讨好别人的习惯,以此来获得他人的认可。
二、影响孩子自尊形成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自尊形成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打骂教育方式;二是错误的说教方式。
1.打骂教育方式
每晚我家附近的公园都有一群孩子学习轮滑,有专门的老师授课。那天,我看到一个新来的男孩穿着轮滑鞋坐在地上大哭,旁边站着他的父亲,一直在训斥他。原来男孩害怕摔跤,不敢站起来。
“你就是个胆小鬼,那么多孩子都学会了,你连站起来都不敢吗?”父亲的训斥让男孩招来了更多的嘲讽,那些轮滑学得非常好的孩子都在一旁起哄,“胆小鬼,快站起来!”但不管怎么说,男孩就是坐在地上不起来,男孩的父亲生气了,一把将他从地上拎起来,啪啪地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了两下,孩子无奈地站起来了,却不敢撒开父亲的手。男孩的父亲却很得意地说:“你就是缺打,打你就站起来了。”
打骂教育或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孩子被打骂后,会认为自己是不被父母喜欢的,不被父母认可的,让原本自信的孩子,深受打击,渐渐地对自己不再自信,无法正确的评价自己,变得自卑。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感到无力,“我家孩子打了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管用,成了滚刀肉了,怎么办啊?”一开始打骂会有一定作用,长期使用,就会让孩子自尊心严重受损,其后果就是自暴自弃,此时家长再用什么办法教育都无济于事了。
打骂会毁掉孩子的自尊,却不一定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其实,如果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时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即使家长不教育,他们自己也能意识到错误。想一想我们小时候那些曾经犯过的没有被家长发现的错误,当时心里是不是特别内疚、紧张、恐惧呢?这些自我惩罚是不是胜过父母的惩罚带来的痛苦呢?
2.错误的说教方式
4岁的甜甜比较腼腆,见人不爱打招呼,每次妈妈带甜甜出来,都会拉着孩子,要求她和这个叔叔打招呼,和那个阿姨问好,甜甜常常一个劲地向妈妈的身后躲,表现出很胆怯的样子,妈妈就会很生气地批评甜甜,“见人要和别人打招呼,这是最基本的礼貌,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懂礼貌这个问题上,都会和孩子将一大堆的道理,类似于“你不和别人打招呼,别人会不喜欢你”“只有懂礼貌的孩子才会受人欢迎”这样的内容,其核心就是你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你要取悦他人,唯独没有考虑孩子的主观意愿和感受。
殊不知,我们苦口婆心地说了那么多,只是在培养孩子的他尊,而非自尊。作为父母最该教会孩子的一点,就是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孩子依赖于别人的看法或者赞扬,活在他人的言论中。
三、如何让孩子获得自尊自尊的核心是自信与自我评价,它是对自我价值的感觉。要培养孩子的自尊,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其次,引导孩子注重自己的感受,然后帮助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那么,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六一儿童节那天,沛泽放学回家就很烦躁,反复嘟囔一句话,“过六一还留那么多作业,好几个班都没有留作业,就我们老师留了那么多作业。”写一会儿就嘟囔几句,踏不下心,字写得十分不端正。
对于这个问题,我用四步来解决。
第一步,与孩子核实信息,确认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
“今天过六一,老师给你留了作业,让你不痛快,是吗?”
第二步,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孩子,但同情不等于宽恕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一定觉得老师不通情达理。我记得我过的最后一个六一是在小雨中度过的,别的班队伍都散了,大家急忙跑回家了,老师却要求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口号,向往常一样走出校园。”
我在理解孩子感受的同时,讲了自己过六一的故事,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做准备。
第三步,与孩子沟通想法
“你怎么看待我的老师的做法呢?”我问沛泽,沛泽说,“我觉得老师要求太严格了。”“是的,我当初也是这么认为的,老师跟我们说要让我们过一个终生难忘的六一,确实是这样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次过六一的情景,现在我倒很感谢老师的安排呢。”
第四步,解决问题
“你觉得老师不该在六一这天留作业,你不想写,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吗?”我问儿子,他想了想说:“我只是说说,作业还是要写的,我可不想被老师批评。”“既然你认为作业一定要写,那就不要抱怨了,抱怨只会让你更心烦意乱,无法踏实地写作业,却不能让你不写作业或者快速地完成作业。”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让孩子去体会内心感受,父母对孩子的尊重,能让孩子大胆表白自己,和父母一起去解决问题,又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收获自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