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万个50岁的“孩子”啃老80岁父母 ,狠心才是最好的教育
原创作者|布谷
最近,日本NHK播出一档专题栏目,看得人一阵唏嘘。
节目中,伸一于2018年12月,被发现在自己家中逝世,去世原因,竟是营养不良饿死导致。
伸一的弟弟在清理他遗物时,发现只留下一地的垃圾和吃完的饼干袋。
这就是伸一的人生,至死,生活都无法自理。
是什么让一个56岁的男人,活得如嗷嗷待哺的婴儿,离开父母,便只能坐等生命消逝?
原来,伸一高考的时候,没能如愿考上大学,后又因找工作屡屡碰壁。遇到挫折的他,一蹶不振,干脆选择在家啃老,这一啃就是30年。
成为寄生虫的他,靠父母救济度日。然而,父母能帮一时,却帮不了一世。
十年前,80多岁的父母相继离世。56岁的伸一,早已不知道该怎么依靠自己活下去,最后,饿死家中。
伸一只是“高龄蛰居族”的一个缩影,据报道,这类群体在日本高达61万人!
受一点挫折就闭门不出,心安理得栖息父母脚下,与父母共生,做一辈子的寄生虫。
孩子难道就是天生依赖父母,永远长不大的吗?
当然不是。
姜文曾说过:“如今的孩子,最缺的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如今的父母,最缺的不是爱,而是狠心。”
只有让孩子吃到生活的苦,经历困难的磨砺,才能在跌倒后升腾起绝地反击的勇气。
而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舍得对孩子心狠。
01
吃苦,会让人受益
下图中的两个人,一个是身价千万的企业家及参政人员,另一个是穷困潦倒居无定所的流浪汉。
一个是日常出入上流社会的各种派对,另一个则是打无数份工依然食不果腹。
看到这两个人,你会联想到他们之间有任何的交集吗?
很难!
然而,事实是,他们俩是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的亲兄弟!
同样的出生,同样的环境,是什么造就了如此天壤之别的人生?
答案,就在他们父母身上。
哥哥从小就被父母要求做各种家务。为了赚取零花钱,他8岁起就帮别人遛狗,修理草坪,每天早上送报纸,晚上在超市打工。
童年,很苦吧!
当被弟弟质疑现有的成就只是撞了大运时,哥哥的回答却是:“我现在的生活,就是童年的翻版。”
因为从小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苦和艰辛,所以长大后,才知道如何在困境中迎难而上。
而弟弟,则是被父母无限偏爱和宠溺的那个。当哥哥辛苦劳作时,他却被捧在手心里,一天到晚无所事事。
甚至在决定人生的分水岭处,因为熬不过苦头,轻易放弃本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一次考试。
两个人的人生,也因离开父母后,走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受伤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抗挫折能力。”
父母真正爱子女,便要能狠得下心来,让孩子在吃苦中生出披荆斩棘的力量,去掌管自己的人生。
正如巴菲特所言:“吃苦,会让人一生受益。”
02
若无法保护一辈子
那就让他痛苦一阵子
在一单亲家庭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
他7岁双目失明,在适应周边环境时,跌跌撞撞中不小心摔倒在地。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妈妈,看着他泪流满面地向你求助,你会怎么做?
马上跑过去扶起他,告诉他以后你会寸步不离地照顾他?
然而,有一位母亲,她只是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切,即使心如刀割,也狠心地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原本还乞求帮助的孩子,最后自己爬起来,学会用耳朵倾听万物,靠声音的引导自立更生。
甚至之后还学会自己洗衣、生火烧水。
因为,自始至终,妈妈都没有对他伸以援手,甚至一直告诉他:“你只是眼睛瞎了,但你并不蠢。”
看到这里,会有人说,一个妈妈怎么能对自己眼盲的孩子如此残忍?
但就是在妈妈的“残忍”教育下,男孩表现得一点也不比正常人差。
甚至在15岁的时候,男孩独自踏上了寻梦之旅。离开妈妈的他,也依靠自己的力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成为美国一位著名的音乐家。
这就是被誉为“灵魂歌王”雷·查尔斯和他母亲的故事。
长大后的查尔斯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也一度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是母亲,让他在逆境里重生。
美国心理学家卫·埃尔凯特说:“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两样东西——根和翅膀。”
父母一时的狠心,会让孩子经历被生活打趴在地上的痛。但等孩子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走出重围,曾经的痛,便是一生的盔甲。
03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都有些心狠
格陵兰岛上,有一种鸟叫白颊黑雁。
当它们需要孵化小鸟的时候,便将鸟巢筑在极端隔绝的悬崖顶端,因为这样可以保护孩子不受地面捕食者袭击。
出生2天后的雏鸟嗷嗷待哺,可是素食为主的它们如果不想被饿死,就得从120多米高的崖顶跳到地面上去寻找食物。
尽管父母知道,逼着还不会飞翔的孩子一跃而下,便是一场生死搏斗。
但是,它们依然会向孩子们发出命令,呼唤着雏鸟纵身跃下。
看着雏鸟在空中翻滚、被坚硬的石壁撞击,父母们也只在崖底等着,而不上前保驾护航。
因为只有经历了这种九死一生的开场,雏鸟们才能应对往后更多的危险,成功地存活下去。
为人父母难,舍得为长远之计而对孩子狠心的父母,更难。
因为,那需要父母付出足够多的勇气。
《少有人走的路》中对“爱”的定义是:真正的爱,是为了促进他人心智成熟,不断拓展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行为。
没有一种人生,可以永远躲在父母的臂弯里而不接受风雨的洗礼。拥有坚韧充实的内在力量,从来都需要跨越生活的艰难险阻。
而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在该放手时,都舍得对孩子心狠。
作者简介:布谷,全职宝妈,自由撰稿人。关注儿童心灵成长,坚持科学育儿。
(本文为布谷原创投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