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去尿尿。"
"好,快去吧!"
"我要你陪我!"
……
从给小椰子做如厕训练的第一天开始,我们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孩子一说"我要尿尿",我们便立马放下手头上的事情,陪孩子到厕所,全程把控他的整个如厕过程。
如何穿脱裤子,对准哪里尿,怎么冲厕所,我们都会在旁边指导或提供帮助。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个流程,但一个不小心,我们差点踩进了"过度保护"的大坑。
孩子早已具备一个人上厕所的能力,我们却依旧习惯性地依孩子的要求陪着他去。
于是,当我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拒绝陪伴时,便出现了上一幕。
孩子已经对我们的陪伴形成依赖,虽然他已经不需要我们的帮助,但要中断这样的依赖性,却并不容易。
01及时中止无谓的陪伴,跳出过度保护的“大坑”。几乎没有父母会故意不让孩子发展独立和自立的能力,我们往往会因为对过度保护没有意识,对培养孩子独立的各种机会不敏感,从而踩进过度保护的“大坑”。
其实,只要我们及时发现,从“坑”里爬出来也并非不可能。
前不久的一天,我正对小椰子马上要上幼儿园这件事感慨万千时,忽然被小椰子要求陪同如厕的话语惊醒:
对啊,小椰子都快3岁了,也已经会自己上厕所了。我们为什么还老答应陪着他一起呢?
我们或站在厕所门口,或站在孩子旁边,既不用帮孩子穿脱裤子,又不用帮忙冲厕所,我们能派上的用场不过是偶尔提醒两句,还有便是陪孩子说说话罢了。
我们的提醒,如"裤子再往下拉一点,不然就尿到裤子上了""对准便池再尿,不要着急"等,已经是老生常谈,孩子完全明白也能做到,只是偶尔故意表演给我们看或者太着急来不及。
我们的指点,如"用手抓住裤腰带往上提"之类,不管我们说多少遍,孩子也只是将裤子一把拉扯上来,歪歪扭扭的。以孩子现有的动作能力发展程度来说,要想让孩子像大人一样把裤子穿得整整齐齐的,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练习的。这个时候我们没必要追求完美,唠叨也完全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练习的空间。
至于我们陪孩子聊天,则会分散孩子如厕的注意力。孩子转头看我们,还会导致尿得到处都是。
而且,上厕所这么隐私的事情,因为我们的陪伴,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总认为大人陪着他上厕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显而易见,我们的陪伴,已经毫无意义了。不仅无益,反而还有弊端,这样的陪伴,完全是多此一举了。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陪伴毫无益处时,便说明孩子已经完全可以独立做这件事了,这时,我们便应该后退一步,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成长。
1.对孩子没必要的要求说"不",态度温和而坚定。
当我意识到陪小椰子去上厕所有损他的独立时,果断地选择了对他的要求说"不"。我不能被孩子的如厕要求搞得团团转,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而孩子也已经具备一个人如厕的能力。
"妈妈,我要去尿尿。"
"好,快去吧!"
"我要你陪我。"
"可是妈妈要忙工作,妈妈相信你一个人可以的。"
"我不会!"
"宝贝之前都会自己把裤子脱下来,尿完了就把裤子拉上去,然后再冲厕所的呀!妈妈相信你现在也可以的。"
"我要妈妈去看着我。"
"妈妈现在有事情在忙,你一个人去没问题的,加油!"
"我怕我冲多了。"
"不会的。妈妈相信宝贝可以的!加油!加油!"
"妈妈,我要你陪我去嘛!"
"不行,妈妈要做事情。"
"妈妈——陪我去啊!"
"不好。宝贝,你之前都已经会像河马小猪小老鼠他们那样自己上厕所了,他们自己上完厕所都会开心地说'拉完了,拉完了,我自己拉的粑粑'。你现在去厕所尿尿,然后回来跟妈妈说'拉完了,拉完了,我自己上的厕所'好不好?"
噼里啪啦系列的《我要拉㞎㞎》瞬间派上了用场,小子继续哼哼唧唧磨蹭了一会儿,才终于慢吞吞地往厕所去了。
"拉好了!没有冲多——我自己上的厕所!"
"宝贝真棒,会自己上厕所了!"
刚开始中断孩子的习惯性依赖,势必会换来孩子的各种反抗,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不管他多么胡搅蛮缠,我们都不要着急上火。当我们始终温和,始终坚定,孩子会发现自己这些吵闹的方式完全不能动摇妈妈的意志,也就不会持续吵闹了。
2.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得到成长。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无法独立,而是我们没有给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
当我们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得到自我成长的机会,孩子的成长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
开始锻炼小椰子独立如厕的那几天,几乎每次都要经过上述那样漫长的口舌交锋。
小家伙的借口层出不穷,而我见招拆招,立场坚定,态度温和。
很快,小椰子便清楚地知道独立上厕所是不能回避的事情了。虽然他每次尿尿之前都会跟我说,也都会要我陪他去,但已经不会像最开始那几天那样借口百出,我也不用大费口舌地鼓励他了。
没多久,我们的对话缩短成这样:
"妈妈,我要尿尿。"
"嗯,快去吧!"
"你陪我去啊!"
"妈妈在忙事情,你自己去哈,妈妈相信你一定没问题的。"
"我怕冲多了。"
"不会的,你之前一个人去上厕所都没有冲多,你超级棒的。"
"我没有冲多!"
"真棒!"
接着又减缩成这样:
"妈妈,我要尿尿!"
"嗯,快去吧!记得冲厕所哈!"
"我冲厕所了!"
"真棒!"
最后变成了这样:
"我没有冲多!"
"你刚刚自己去上厕所了?好棒啊!"
得到我的肯定后,他总是微微一笑,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仿佛独立如厕原本就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
当然,我知道,这是他自信的表现。他体验到了自己的能力,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独自如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了,因此自信心爆棚。
从一开始的胡搅蛮缠撒泼耍赖,到最后悄咪咪地独自去上厕所,花了大约十天的时间。
当孩子已经具备独立做某事的能力,这时只要我们放手,温和而坚定地坚持我们的立场,孩子不仅能真正独立地完成该件事情,还会加强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发展出对自我的信心。
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这对孩子来说是认识自我能力,了解自己是否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机会。我们即便一度误入"过度保护"的大坑,只要及时爬出来,也不会影响孩子独立能力的炼成,虽然过程会更费事一点。
02要避开过度保护的"大坑",需要我们成为"过滤器"。1.了解"过度保护"的范畴,有意识地警惕"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是指父母为了不使孩子受到伤害,过分地给予保护,以致于影响其独立性发展的倾向。过度保护有两种类型:极端约束型和极端纵容型。
极端约束型主要表现为对孩子行为的过度限制,出于对孩子安全的保障,怕孩子有危险,就这也不让孩子做,那也不让孩子做,经常说"不行,这个太危险了"。
极端纵容型主要表现为对孩子情绪上的过度迁就和自理生活的包办代替,对孩子的心理要求一味妥协、忍让、顺从,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帮忙包办。
比如在孩子能够独立吃饭时,怕掉饭弄脏衣服或怕孩子吃得慢就要喂孩子;孩子哭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怕孩子的哭闹影响情绪就无原则地妥协。
过度保护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极端约束型会导致孩子在与父母的接触中表现出侵犯性和否定的态度。
极端约束型的"过度保护",表现出来的是只有大人才具有权威和能力去保护孩子。我们把自己放在占有优势的支配者地位,让孩子顺从。
被别人决定自己的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郁闷和生气的。因此,即便孩子表面上接受了大人的意见,但实际上内心却对大人的胆小抱着轻蔑的态度。对父母态度的抵触和对独立的向往,渐渐会让他们无法容忍父母的控制,从而奋起反抗,让家庭变成一个战场,充斥着怒气和争斗。
极端纵容型会导致孩子表现出消极、盲从和依赖性。
生活上处处被包办,孩子没有锻炼自理生活技能的机会,做很多事情都要依赖别人来帮忙,很容易形成依赖性。
在家几乎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鲜少经历挫折。当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圈,就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既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极易变得气馁消极,没主见。
我上面所说的在孩子具备独立如厕能力的情况下,依旧依从孩子的要求,陪伴孩子如厕,导致孩子产生一定依赖性,这样一个自理生活技能方面的稍微"过度保护",也可以让我们想象得到极端纵容型的过度保护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给孩子提供根本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直接影响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和信心的确立,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2. 对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的机会保持敏感,成功避开过度保护的"大坑"。
作为父母,关爱和照顾孩子是本能,想要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也是人之常情,因此一不小心就可能踩进过度保护的“大坑”。
要避开过度保护的“大坑”,我们除了要对"过度保护"的范畴有所了解和警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敏锐的分辨能力,把握好"保护"与"放手"之间的平衡,对能够培养孩子独立的机会保持敏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辨出孩子能够处理的情况,给予孩子发展独立能力的空间呢?
《孩子:挑战》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保护孩子,而是让自己成为'过滤器',过滤出孩子可以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随时准备好,在他实在无法解决时给予帮助。"
诚然,我们作为父母,不可能做到一辈子保护孩子,也不能这么做。训练和培养孩子面对生活起伏的勇气和力量,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只有成为"过滤器",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
过滤的前提: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体会自我能力的权利。"家长能够给予的最好的帮助和鼓励,就是承认并相信孩子有能力应付。"(《孩子:挑战》)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体会自我能力、发展自我能力的权利。
我们不要以为孩子小,就解决不了问题,就承受不了挫折。事实上,孩子虽小,却也在逐渐发展各种技能,在不同的阶段发展着不同方面的独立能力,也拥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我们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尝试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去经历,去了解自己是否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对孩子的信心能给予孩子做事的动力,我们的信心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只有在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体会自我能力的权利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过滤出孩子能自己应对的事情
过滤过程中必备三大问。孩子要做某件事或对父母有某种要求时,我们需要审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分辨清楚这种情况是否为孩子所能应对。我们可以通过思考以下三大问题,过滤出孩子能够独自应对的情况。
第一步:我们正在面临的情况是什么?
第二步:如果我们不介入,孩子自己能否处理?
第三步:我们的介入是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还是会导致他认为自己无助、无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行?
比如孩子的玩具车跑进了沙发底下,孩子想要把它拿出来。
那么首先,我们审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明确孩子的要求是要把沙发底下的玩具车拿出来,而从沙发底下拿出玩具车需要经过这样的流程:找撑衣杆——拿来撑衣杆——用撑衣杆捞出玩具。
然后我们根据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观察所了解到的孩子现有的能力以及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去考虑在自己不插手的情况下,孩子是否能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流程把玩具车拿出来。
如果孩子确实具备这个能力,那么我们便不用插手,只需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
最后,如果我们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孩子没有我们的帮忙,无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自己的插手,是否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显然,如果我们直接用撑衣杆帮孩子把玩具车推出来,并不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对于具备了这个流程中任何一个方面的能力的孩子来说,我们都可以引导他在那个阶段参与解决,从而让他体验到自己的能力,让他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过滤后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过滤,我们很快就能找出自己的应对方法。
一、对于孩子能够独立应对的情况,我们往后退一步,给予孩子独立解决的空间。
孩子力所能及之事,如自理生活技能方面,穿衣吃饭做家务,孩子能独立做好的,我们不必插手。不干涉,不唠叨,不要因孩子动作慢而去代做包办,要给予孩子独立面对的空间。
比如孩子自己穿裤子,虽然动作有点慢,让人看着捉急,但孩子已经掌握"拉裤子"的动作能力,只是还不够熟练而已,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
二、对于孩子不能独立应对的事情,我们要提供帮助,适当引导,让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体验到自己的能力。
孩子总有力有不逮的时候,当孩子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提供及时的引导,帮助孩子找到解决的办法,加强孩子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当孩子遇到问题,想要大人帮忙解决问题或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如何才能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孩子面临的情况和适当的引导提问"我们能做些什么……",让孩子动起脑筋,学会独立思考。
"即使年龄很小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引导,对让人不安的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孩子们的脑力其实非常发达,我们引导他们好好使用吧!"(《孩子:挑战》)
像从沙发底下捞出玩具车这个事情,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找到并拿来撑衣杆,然后尝试用撑衣杆把玩具车捞出来。
比如对孩子说:"我们来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沙发底下的玩具拿出来呢?"
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孩子陷入思考,也许孩子会自己想出不一样的办法,也许会因为心情烦躁而直接说"我不知道"。
当孩子想不到办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一点提示:
"你还记得妈妈平时是用什么把沙发底下的东西捞出来的吗?"
只要孩子看到过我们的做法,他就能很快地联想到撑衣杆。这时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把撑衣杆拿来,然后引导他趴下,把撑衣杆伸进沙发底下,把玩具车划拉出来。
如果这个过程,孩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把玩具车推出来,那么我们便可以抓住孩子的手一起用力把玩具车拿出来。
这样的过程,孩子参与了,并且独立做了其中的两件事,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把撑衣杆拿出来了,这样的体验能够让孩子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懂得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
三、对于孩子想做的有点冒险的事,我们也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同时做好随时保护的准备。
比如2岁的孩子想爬上高高的摇摇车,我们不要一发现就慌忙阻止,深怕孩子掉下来,或者一发现就赶紧伸出双手将其抱上去。
我们可以站在旁边,不打扰孩子的尝试,而是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动作,若是有摔下来的趋势就赶紧伸出手保护。
如此,既不会打击孩子的信心,还用我们的信任给孩子提供了克服困难、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孩子发展自我能力,并从能力增长中发展出安全感。
当我们都能用自己的智慧,为孩子当一个过滤器,过滤出孩子能够应对的情况,过滤出我们恰当的反应,最终必能"过滤"出一个自信、勇敢、有担当的孩子。
父母当好"过滤器",不愁孩子不独立。
让我们都成为有智慧的"过滤器"父母吧,让孩子更自信,更自立,更坚韧!
我是树之椰,家有猴娃儿一枚,用心坚持亲子共读,用爱烹饪营养美食,用情分享育儿心得。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和探讨育儿问题,助孩子健康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