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还得从一次会议讲起。某天,小翅膀部门开了个会,由公派美国参观学习归来的同事跟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在她分享到一张美国某著名幼教机构的照片时,我们发现里面有个大约3个月的小宝宝被包裹得很严实,安稳地睡着。眼尖的我们立马提问:“这不是被我们唾弃了很久的陋习‘蜡烛包’吗?”话说当年小翅膀为了小小翅膀不被包蜡烛包可是抗争了好久,当然最后的结果还是包了,所幸也正常长大了,髋关节发育没有受到影响。
那么,这个传统的包“蜡烛包”又被美国人学去了并且套上了“理论基础”证实是对的了吗?对此,同事给出的解释是:美国人把婴儿出生的前三个月称作“第四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待了9个月,也就是三个季度,而这“第四季”就是宝宝离开子宫适应外面的世界的“过渡期”。因为宝宝在子宫里的环境是温暖、狭小、被包裹的环境,而在他出生的前三个月,通过把他包裹起来的方式可以模拟子宫环境,让他感受到安全、舒适。可以看到,在宝宝被包裹起来时,他能够睡得更安稳,减少哭闹。此外,由于平时咱们周围的室温一般控制在25-26度之间(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所以是平均温度),而子宫内的环境接近人体温度37度,所以包裹宝宝也起到了保暖的作用,模拟子宫中的温度。
真的是这样的吗?作为辩证思维的严谨理科生,小翅膀回来后果断又查阅了各种资料,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发现了问题所在!
以上所说的“模拟子宫包裹法”绝对不是咱们传统习俗意义上的包“蜡烛包”!想想咱们家里的老人为什么要给宝宝包蜡烛包?说是防止罗圈腿有木有!所以要把腿拉直了裹进去,然后再用绳子“五花大绑”有木有!以下这种绑手绑脚法真心要不得,影响宝宝四肢的发育。(所以该抗争时即抗争!)
而正确的包裹方法如下图,用柔软舒适的毯子将宝宝紧紧裹起来,但保证他的手和脚都还是可以自由弯曲的。所以,与其说是做一个“蜡烛包”,还不如说是为宝宝创造一个像子宫里那样温暖、舒适的襁褓。
其实今天小翅膀为什么会想要写这篇文章呢?写这个的目的是想跟大家说,有时候我们所谓的“科学育儿”理论都是道听途说,不能偏听偏信,为反对传统而反对。尤其是争议比较大的,需要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寻找答案。而寻找的过程很简单,我们都是做家长的人,只要从自己宝宝的角度出发,去想想这个“育儿理论”对自己的宝宝是不是好的?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宝宝?比如分床睡这个问题,有的“理论”会告诉你宝宝不能和家长一起睡,容易造成窒息啊缺乏独立性啊等等;而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理论却提倡“与宝宝同睡”,这就需要你自己去判断和下结论……
有位宝妈曾跟我说,她对自己的育儿方法很不自信,尤其当她的老公和婆婆都给她贴上“不会带孩子”的标签时,她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其实,小翅膀想说,适合自己宝宝的就是最好的育儿方法!而这些育儿理论基础是基石,是为你扫除育儿道路障碍的武器,而不是你的终极信仰。所以,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一个好家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