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快开学了,各位小班家长们是不是开始焦虑了?
新学年入园,其实不仅是小班家长要关心的事,孩子要升班的家长也应重视起来。
长大的孩子,新的环境,漫长的暑假……家长都要和即将升班的孩子一起提前做些准备,以实现升班的平稳过渡。
01
各年龄班孩子的“年龄秘密”
如果你以为升班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只能说明你太不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了。
不过,对于家长来说,先走进我们的孩子,了解其不同年龄阶段所蕴含的“秘密”。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小班的孩子,有哪些显著的年龄特点呢?
★ 对成人的依赖,乖巧听话。小班的孩子,懵懵懂懂。成人往往说什么,他们都会认真去做。
★ 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无论是如厕,还是吃饭,大多孩子都需要成人的帮助。
★ 喜欢模仿,独自游戏为主。小班孩子喜欢模仿他人,玩一样的游戏,但多以自己玩为主。
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到了中班,孩子就变得不一样了。
★ 孩子喜欢问为什么,追着成人后面问不停,小班时乖巧听话的模样“不见”了。
★ 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做,“让我自己来”是他们的口头禅。
★ 对情感的感知性更为敏感。如果你几天不理他,他会很伤心,还会和家人说,“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了?”
★ 社会交往逐步发展。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在游戏和活动时会要和小伙伴在一起玩。
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升到大班,孩子们的变化更加显著。
★ 与中班相比,大班孩子不仅常会问你各种为什么,他还常会挑战成人的权威,问你:“凭什么”,如:“凭什么要我这么做”,“你又不是我爸妈,我凭什么要听你的。”
★ 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提升,他们能独立完成很多事情,比如使用各类工具,穿衣叠被等。
★ 身体上越加强壮,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在变长。
★ 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孩子们会有身为大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不仅会和同龄孩子交往,也很乐意带弟弟妹妹一起玩。
★ 对小学的生活好奇又向往,很期待小学的生活,对知识会好奇和想探索。
升中班,家长要做什么准备?
在了解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后,家长可以借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中班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升中班的准备。
在健康领域
一、动作发展方面:
目标一: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目标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目标三: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1.能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 能用筷子吃饭。
3. 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
目标一: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且方法基本正确。
目标二: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目标三: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保证每天都带孩子外出,利用小区公共设施玩运动游戏。
2.不喂饭,鼓励孩子用筷子吃饭,吃饭不催。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
4.利用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多种形式,普及安全常识。
5.家长做榜样,家长自己不挑食,不喝饮料等。
在语言领域
一、倾听与表达方面:
目标一: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方言的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目标二: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基本会说普通话的日常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愿意学说普通话。
3.能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讲述比较连贯。
目标三: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粗话。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方面:
目标一: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目标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1.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目标三: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2.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
2.对于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耐心,积极回应,并能尝试引发讨论。
3.使用文明用语,并及时更正孩子的正确用语。
4.养成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图书。
5.做孩子的小观众,倾听孩子的讲述,并适时提问。
在社会领域
一、人际交往方面:
目标一:喜欢交往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目标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5.不欺负弱小。
目标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2.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感到满意。
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喜欢依赖别人。
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目标四:关心尊重他人
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3.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二、社会交往方面:
目标一: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
目标二: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3.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目标三: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4.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多带孩子出去玩,小花园,朋友家等。
2.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不胆怯。
3.成人主动表达情感,让孩子去感受。
4.参与社区、志愿者等活动。
5.明确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
在科学领域
一、科学探究方面:
目标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1.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目标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
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
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
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
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二、数学认知方面:
目标一: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述。
2.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的,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目标二: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
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目标三: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在家里陪孩子一起玩积木等各类游戏。
2.利用生活材料,比如豆子,鸡蛋等材料,让孩子有基本的感知。
在艺术领域
一、感受与欣赏方面:
目标一: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1.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2. 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
目标二: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1.能够专心地观看自己喜欢的文艺演出或艺术品,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
2. 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
二、表现与创造方面:
目标一: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1.经常唱唱跳跳,喜欢参加歌唱、律动、舞蹈、表演等活动。
2.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目标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1.能用自然的、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
2. 能通过即兴哼唱、即兴表演或给熟悉的歌曲编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 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
4. 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无论是艺术馆,建筑物,绘画作品等,多带孩子一起去看。
2.每周开展1-2次亲子艺术活动,比如和孩子画一幅画。
3.利用家中的锅碗瓢盆等玩打击游戏等,拓展孩子视野。
4.欣赏音乐剧,歌唱活动等。
03
升大班,家长要做什么准备?
读了两年幼儿园,暑假结束,就变成大班的哥哥姐姐了。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老师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与孩子一起做准备:
在健康领域
一、动作发展方面:
目标一: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5.能连续拍球。
目标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4.能快跑25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目标三: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二、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方面:
目标一: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方法正确。
目标二: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能根据冷热增减衣。
2.会自己系鞋带。
3.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目标三: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3.运动时能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
4.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丰富孩子的运动类型,设定每日运动的小目标。
2.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务清单,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3.从小事做起,比如孩子自己搭配每日衣服。
4.有时“故意”带孩子去些“危险”的地方,使用“危险工具”,比如木锤子,锯子等。
在语言领域
一、倾听与表达方面:
目标一: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目标二: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会说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简单会话。
3.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目标三: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1.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
3.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4.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悲伤时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方面:
目标一: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1.经常专注地阅读图书。
2.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3.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目标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目标三: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2.会正确地写自己的名字。
3.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提要求时,和孩子说明原因,不以成人权威来要求孩子。
2.用正常的语速来表述,而不是刻意使用所谓的“儿童化语言”,比如:我们一起吃饭饭哦。
3.让孩子自主选择图书,不以阅读的数量来评判孩子。
4.不强迫孩子去练习拼音,数字。
在社会领域
一、人际交往方面:
目标一:喜欢交往
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目标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目标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目标四: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1.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二、社会适应方面:
目标一: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1.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目标二: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2.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
3.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5.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目标三: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2.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4.知道一些国家的重大成就, 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尊重孩子的“朋友圈”,邀请好朋友一起外出或来家中玩。
2.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来开展游戏。
3.带孩子旅行,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
在科学领域
一、科学探究方面:
目标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 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
3. 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目标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
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5.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目标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二、数学认知方面:
目标一: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1.能发现和体会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体比较整齐、美观。
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目标二: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2.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3. 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4. 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目标三: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
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家里可以买些简单的实验器材,让孩子去尝试,记录。
2.以游戏形式来开展数学活动,避免各种加减法的算术题。
3.带孩子去超市、菜场、公交站等,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数字。
4.与孩子一起体验新事物,并分享感受。
在艺术领域
一、感受与欣赏方面:
目标一: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1.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2.喜欢模仿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有特点的声音,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目标二: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1.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2.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二、表现与创造方面:
目标一: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1.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
2.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艺术活动中能与别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
目标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1.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
2.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
3.能自编自演故事,并为表演制作简单的服饰、道具或布景。
4.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那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
1.用多种形式来记录孩子的创作,比如照片、视频、作品展示。
2.拓展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来选择喜欢的形式。
3.家里可以安排专门的展示区,让孩子来布置。
虽然升班不易,但每次的升班都印证着孩子的成长历程。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都能逐渐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新的挑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