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潜小水
前两天,我们这里有孩子跳楼了。
听说,是一个才10岁左右的女孩子,因为犯错被家长教育了,一气之下,从30多层楼高跳下,当场摔得不成人形,没了气息。
楼下人群发出一片惋惜,楼上家人哭得撕心裂肺,好不容易养大的心肝宝贝啊,就这样没了,父母的下半生怎么活?他们一定后悔得不能自已,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想他们不会再说孩子一句重话。
但是,就因为父母一句教训的话,孩子就以死惩罚父母,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太脆弱了?这样经不起风雨的玻璃心又怎样承受人生的挫折?
以后人生的道路远比父母给你的教育难得多!
现在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心高气傲,及其自负,哪里受得了别人说自己一句不是。
有科学结果表明:剖腹产的孩子比起自然分娩的孩子,抗挫折能力要低。
网上有很多文章说,对待孩子要常常进行挫折教育。
可是挫折教育又真的对吗?
再来说说我身边朋友的一个故事。
园园本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小姑娘,性格好强,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好,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但有一次因为小失误,丢了不少分,那次成绩不太理想。
本来这对园园就是一个打击,回家之后,奶奶无意中取笑她:你看你,也不是太优秀嘛。
园园心中更是觉得郁闷,在家中大发脾气,又哭又闹,为了发泄心中的情绪,无辜的弟弟还挨了她几拳。
父母觉得园园这样不行,心理脆弱,也是决定给他挫折教育,时不时就会打击她,想让她心性能够坚韧起来。
他们会说:你看你,跳舞没有XX小朋友好。
你英语口语说得一点也不标准。
今天谁谁又比你进步大……
长此以往,现在那个充满自信的园园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卑的小姑娘,做什么她都总会觉得自己不行。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力感”:如果一个人挫折和失败的体验太多,就会倾向于在心理上降低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就是不行”,从而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努力。
常常在打击和失败中成长,连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都会很难再有拼搏的意志,又何况小孩子?
长期的挫折教育,你只会得到一个自卑,敏感,恐惧,防备心较重的孩子,那是你想要的吗?
本是想锻炼孩子意志,结果却恰恰相反,你是在摧毁孩子的意志。
对待孩子,到底应该怎么进行抗挫折教育?
最好的答案就是:用爱的教育。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无条件的养育就是最好的抗挫折教育,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深以为然。
克里希那穆提说过:
“真正的关怀就好比关心一棵植物,为它浇水,认清它的需要,给它肥沃的土壤,温柔亲切地照料它。可是如果你只培养你的孩子适应社会,就是在训练他们如何斗争,那么他们就会被社会宰割。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怎么还会鼓励他们加入这场人间的苦战?”
都说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先做怎样的人。
你想孩子心性坚强,那自己就不要脆弱。
同事小于是一个特别坚强的人,他说他的性格就是受到母亲的影响。
他出身于一个单亲家庭,当年父亲和人合伙做生意,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却不料被朋友卷款跑了,父亲为此大受打击,整日酗酒,终于有一天,父亲也不知所踪。
父亲失踪后,是妈妈坚强的扛起了生活的大梁,她白天要上班,下班后要照顾小于,辅导作业,等小于睡后,还要做手工补贴家用。
虽然日子很苦,但母亲从没在小于面前有过一句抱怨,她总是微笑着对儿子说:别担心,我们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小于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母亲成了他心目中的榜样,遇到什么困难,他也从不轻易放弃。
前面他也遇到了人生的大波澜,一个副业投资失误,赔光了积蓄,妻子闹着要离婚,但是小于说:只要人不死,有什么坎过不去呢?人死了,那才是真的完了。
现在小于在认真专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收入水平,为第二次创业做准备。
你看,其实孩子都是照着父母的样子长的。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希望你能紧紧抱住他,告诉他:父母永远在你身边,陪着你,支持你。
如果他做错了,希望你能以无条件接受的心态,将他温柔地引回正确的道路,
你的爱,才是他对抗挫折的最好勇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