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带孩子去探望外婆。外婆所在的小区又扩大了不少,小区中心多了一个儿童游乐设施,3岁的女儿一到就看好了那儿的滑梯。吃过晚饭,就让我们带她下楼去滑梯玩。
刚到滑梯的时候就她一个人,不一会儿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也来到了滑梯。刚到时,小男孩把女儿当成了他喜欢的一个小女生,特别开心地冲向女儿,接着发现认错人了,就开始对女儿极不友好,要么挡着女儿上滑梯,要么追着女儿用地上捡的小石子小树枝什么的试图扔她。
出言提醒变成了“恶语伤人”发现苗头不对,我们选择站得离孩子近些,以免不必要的伤害。
通过站在两个哈子中间,挡住了小男孩的几次“进攻”。男孩的妈妈则远远地在一旁不断地唠叨着“要让着小妹妹,要和小妹妹一起玩。”
后来女儿爬到滑梯中间的小房子里,男孩跟了进去,顺便推到女儿背上往外使劲推她,女儿就喊着“你推我干嘛!”
此时,先生实在看不下去,对着小屋子说“小朋友,一起玩不要紧,但是不要乱来知道吗?”
先生话音落地,男孩的妈妈从旁边走过去,把男孩拉下来,哄到一边玩自行车去了。
但是过了没两分钟,男孩的妈妈气势汹汹地走回滑梯对着先生一顿吆喝“孩子做的不好,你找我啊!你对着孩子那么凶做什么?大家都是邻居,能不能不这样!!!”
男孩妈妈吆喝完气势汹汹地走了。
本是希望提醒孩子们一起更好地玩,却在这位妈妈那儿变成了“恶语伤人”。
她看似非常强大地捍卫着孩子不受任何伤害,可这种强大背后隐藏的是浓浓的焦虑。
一种担心风吹草动都会伤害孩子的焦虑。
但我们的孩子真的那么脆弱吗?或者是内心的恐惧太多?
家长们到底在担心什么社会心理学里有这样的说法:动机是行为的原形,行为又是动机的外显表现。
这位年轻妈妈的行为,其实并不是单一的,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焦虑,只是她的情况比较典型。
不妨让我们试着剖析一下这位妈妈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
焦虑源于对教育的认知:孩子的教育要和风细雨。
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坚持的方式是说教。
不管孩子的行为如何,她都是在旁边不停地说说说。但是在她的絮叨声里基本上看不到教育的结果。
孩子依然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因为教育的无效性。
心理学家认为,在教育中语言来表达的影响占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百分之六十五的内容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表达的。
当一句话哪怕道理再正确,唠叨超过三遍之后,孩子一般就会充耳不闻——其实这样的结果还是好的,比较严重的结果起相反作用,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和家长的说教对着来。
其次,她担心别人的干涉会影响她教育理念的贯彻。
在成为孩子的父母之后,家长都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先不说这位妈妈的教育理念如何,她将孩子带走,之后过来为孩子所受的“委屈”鸣不平,则说明,她的观念中,有“我的孩子只能我教育”的因素。
孩子从3岁之后,要进入幼儿园,慢慢融入团体、融入社会,如果看不到别人,不能在规则中与别人相处,总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
另外,她内心还隐藏了另外一种焦虑:别人的教育会破坏掉孩子对“融入社会”产生排斥。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自然规律的必然。
否则我们也不会在发现女儿有可能受到伤害的时候做些小的预防。也不会在屡次挡在伤害之前无效后,出言提醒了。
但是对于规则的提醒就一定是恶意的,就一定会让孩子有可能害怕与人交往吗?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影响孩子未来融入集体,与朋友相处的是看不到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
育儿过程中,父母只有不断成长,孩子才能成长的更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父母需要看到这些,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去适应未来的生活,在与人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赢得自己的人生。
一是要用适当的方法教会孩子规矩。
当孩子有破坏规则伤害他人的行为时,说教没有效果,比较好的做法是用限制行为法。
父母不要重复唠叨,在孩子有伤害别人的行为时,将孩子抱到一边,停下他的玩闹,平和认真地告诉他某些行为不允许。
等孩子平静了放孩子去和别的孩子玩。
一旦再犯,不要说教继续将孩子饱离,等孩子再次平静,重复规则,让孩子去玩。
如此一般三次,孩子就会注意此类行为。
二是看到他人,才能更好成长。
其实每一个家庭和个体在成为父母之前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学习,都是遵循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或者自己的后天学习摸索得来的。
在育儿过程中,不断会遇到新情况。只有父母不断学习成长,孩子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对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集体中的教育,更是应该有原则和规矩。
只有父母打开内心,看到他人,才有可能让孩子也看到他人。
三是给孩子以界限,才能吸引更多的阳光。
这位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应该是知道自己孩子的特点的,所以才会在孩子刚一出现,就在旁边“教育”自己的孩子“旁边有小妹妹,要友好地和小妹妹玩。”
而在自己儿子被我先生提醒的时候,她并没有感觉到这提醒之中的善意,而是将此看成对孩子的恶意。
国外幼儿园在孩子破坏了规则的时候,也有一个time-out(计时隔离)的惩罚方式,即暂时剥夺儿童参与集体游戏的权利。
如果用语言提醒孩子遵守相处规则是恶意,那么这种种规则又该如何让孩子明白?
孩子如果没有界限感,其实内心是不安定的。因为他总想去试探界限在哪里。
而一旦有了界限感,孩子内心会更加笃定地去做自己更值得做的事。
作为年青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焦虑,但是治愈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内省。
看看自己到底焦虑的是什么,之后通过了解、学习、让自己成长,才能真正打开自己的世界,也相应地开拓孩子更加宽广的成长之路。
——————————
我是晨光微晓,学英语、爱绘本、专注育儿心理、育儿经验分享的俩娃妈,欢迎关注交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