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妈平台投稿作者——十娃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孩子们和家长们共同成长。
“带了小孩子三天,我再也不想生孩子了,这些混世小魔王简直要了本仙女的命!”
“现在的小孩子太没礼貌了,怎么一见到我就喊我屁屁姐姐?!”
“这孩子怎么把纸巾撕了一地!啊啊啊啊……”
“这是什么情况?!谁把颜料都涂到墙上去了!啊啊啊啊……”
“天呐,这孩子的脑袋里怎么尽想玩这些打打杀杀的游戏?!”
……
在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会听到身边的人如此吐槽,其实他们都在说:“孩子真可恶,我一点都不喜欢他们可恶的样子。”
面对孩子这样可恶的情境,我们可以怎么办,是不是只能利用大人的权威去批评、去制止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先要思考另一个问题,孩子做出这些让我们大人觉得很可恶的行为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乐此不彼地去捣蛋呢?
01 捣蛋有时候是游戏精神的体现
我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兼职实践的过程中,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孜孜不倦、乐此不彼地寻思着怎么“作恶”。
有一次,我陪一个中班的小男孩一起玩游戏。小男孩做了两杯果汁,据他介绍,一杯是健康的果汁,一杯是加了色素、香精等材料的不健康的果汁。
于是我就说:“那我们这杯不健康的果汁就不卖给别人了吧?”
他问:“为什么呀?”我说:“小朋友喝了可能会不舒服啊。”
他听了之后,脸上笑嘻嘻地说:“我就要卖给小朋友。”
我说:“那小朋友喝了不健康的果汁,肚子就会很疼,会疼得哇哇大哭呢,怎么办?”
他依然笑嘻嘻地一字一顿响亮地说:“我就在一旁哈、哈、大、笑。”
听完这个案例,相信大家肯定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可恶的念头!得好好教育教育才是,不然长大之后出来肯定会祸害社会。
可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类似于这种有破坏的念头的想法和行为,有可能是孩子的游戏精神的体现,你会不会惊掉下巴?
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似乎很享受这种恶作剧带来的快感,他们沉浸在这种“使坏”的想象中不能自拔,就像上瘾了一样。
对此,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丁海东教授在一次讲座中,也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关于孩子“使坏”的事例:
有一天,他在搭公交车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位熟人带着小孩上车,熟人让小孩与丁教授打招呼,结果这个小朋友嘻笑着说:“阿姨好!”
他明知这是一位叔叔,可偏偏就要恶作剧地叫“阿姨”。一般人肯定会在心里觉得,这小屁孩真没礼貌。
但在丁教授看来,这是孩子在玩一个关于“打破概念界限”的小游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建立各种关于周围事物的概念,这也是他们在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表现,完全可以看作是孩子游戏精神的体现。
纵观儿童世界,我们会发现,游戏无处不在。可以说,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游戏精神是童年的精神。
对于儿童的本能,哲学家罗素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本能。”
但是我们大人看起来不是特别友好的儿童的本能,还要尊重吗?这是我们很多家长会感到困扰的一个问题。
02 高尚的满足会战胜“作恶”的满足
在大学期间,我做过一份家教兼职,是专门陪孩子玩游戏的,家长要求通过玩游戏帮助其孩子发展社会性交往的能力。
当时,家长就明确地跟我提出了她的忧虑,幼儿园的老师反馈说她家孩子经常在幼儿园与其他男孩玩打打闹闹的游戏,她觉得孩子在游戏里想象的场景太暴力了,担心这会导致孩子在生活中的使用暴力。
这件事促使我一直思考,家长和老师的这种担心有必要吗?面对孩子的“恶”,必须完全杜绝禁止吗?
前面提到,罗素主张尊重儿童的本能,那么,当他儿子出现“可恶”的行为时,他是怎么看待的呢?
有一天,罗素的儿子在听了妈妈给他讲的一个法国民间故事——《黑胡子》之后,在游戏中坚决要演黑胡子,并认为黑胡子的6个妻子都不服从命令,杀死她们是罪有应得。在游戏中他甚至要表演出把6个妻子的头颅血淋淋砍下来的恐怖情景。
看到这,大部分大人心里肯定会觉得很不舒服,他们也许在心里惊呼:“天呐!太残忍了,真不敢想象这是小孩的想法啊!!!”
对于此,作为父亲的罗素是怎样看待的呢?
他认为:
“不要害怕孩子将总是保持在这一水平上,因为你会给他提供获得更多高尚的满足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在孩提时代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适合各个年龄的刺激保持得很活跃,那么当它以适合成人的方式发挥作用时,他以后的想象力会更活跃。”
因此,对于儿童在游戏世界里的畅想,对于这种小调皮一样的“恶”,我们要放胆让其自由翱翔,尽情“作恶”。
就像罗素说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你肯定还会给他提供更多的高尚的满足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种高尚的满足会慢慢地战胜那些“作恶”的满足。
因此,对待孩子在游戏中的“恶”,关键的不是去制止,而是在日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往自律的方向发展,提供给孩子高尚的满足的机会。
03 行为的消失,从家长的换位思考开始
但是,如果孩子在生活中“作恶”呢?比如,把家里的纸巾撕了一地、用彩色笔把墙上涂得乱七八槽等等,这可怎么办啊!
我提供家教服务的那位家长也提过类似的困扰:
有一段时间,她家的孩子(中班)很喜欢往头顶上扔东西,在妈妈认真教育、给他讲解了高空抛物可能给人带来的危害之后,他依旧乐此不彼。
回到儿童的本性上想:孩子喜欢往上扔东西,是不是他最近对自由落体的现象特别着迷呢?如果从这方面进行考虑,我们的想法就会变成:
跟孩子探讨高空抛物会带来的后果,与孩子一起设置他可以往上扔东西的地点,例如:卧室、洗手间等室内的地方,不能在阳台等室外的地方;
给他准备一些可扔的材料,并严肃告诉他除了这些东西,其他东西是不能扔的;
每天专门找一些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抛接物体的游戏
……
也许等孩子对自由落体的热情消退了,这个喜欢扔东西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我认为,家长应该去做的事情不是完全禁止,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小时候我也很“坏”,我和邻居的两个小男孩在一起做过的坏事太多了。
比如偷老爷爷种的番茄,偷别人家的甘蔗,偷别人家的番薯;还有,对于在屋子墙角边爬行的蚂蚁,我们会用水枪冲扫射它们的家园,使得它们在“发大水”中颠沛流离;还有钓青蛙、扑打蝴蝶……
以上都是我童年所做的可恶行径,但是这种“恶”是否一直保持不变呢?这种恶是否会演变成现实生活中更残忍的恶呢?
我觉得并没有,现在的我,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去残害小动物,也绝对没有害人之心。我想,那是因为在我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身边的父母、师长以及社会的教育,并且随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的发展,我的行为开始变得有所克制,能够选择去践行符合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行为。
04 孩子与恶
最后,我想通过河合隼雄的观点来结束这篇文章。
对于教师们、家长们如此气急败坏地要把“恶”排斥到视线之外的这种普遍现象,日本教育者河合隼雄专门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孩子与恶》。这本书我认为很值得一读,因为它将带领我们打开另一个视角,重新去看待孩子的“恶”。
河合隼雄强调:“我们要去理解孩子的“恶”,但理解孩子们所做的‘恶’,不意味着纵容或者姑息这种“恶”。理解和严格并不是对立的,其实对孩子的理解越深越应该认识到严格严厉的必要性。对孩子加深理解,严格就不会流于形式。没有理解作为后盾的严格,都是色厉内荏的。”
严格如果流于形式的、没有理解作为后盾的。对孩子来说还是无效的,即使他知道做出这个行为会遭到大人的制止,他也要冒险去做。
对于孩子的“恶”,家长先要去理解孩子做出这种“恶”的行为动机,然后再去想是否需要引导以及如何引导,利用大人的权威施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河合隼雄.孩子与恶[M].东方出版中心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