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则新闻,把我给气笑了:
一位妈妈在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上愤怒地抱怨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太多,一个个不让孩子吃东西、也不让孩子跑跳、更不让孩子碰恐龙。
她写道:“不让孩子解放天性么?观众不是上帝么?孩子就不是上帝么?管得也太多了吧!”
我数了一下,短短几句话充斥了19个感叹号,看来这位妈妈真是被气坏了。
只可惜,“声嘶力竭”的留言不但没有得到大众的支持,反而引起网友一边倒的“讨伐”,几千条评论,几乎都是diss她的。
很快,广东省博物馆很快也进行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提醒大家: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
是的,孩子是有天性,但是博物馆也有需要遵守的规则和条例。
不触摸,是为了保护珍贵的展品;不跑不跳,是为了不影响他人;不吃东西,是为了馆内环境的维护。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没错,他们只是做到了本职工作;错的是这位宝妈,误解了“解放天性”,还以此为遮羞布,来掩盖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
上边这位网友的话,点出了如此“解放天性”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只会养出一代巨婴而已。
1
“他还是个孩子”
如果要让大家票选这几年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这一句话,我估计会高票当选。
因为太多爸妈,用这句话来“护犊子”。
在车厢里大声喧哗、跑来跑去、拼了命地踢前排的椅子;哦,他还是个孩子在商场垃圾桶随意大小便,破坏展示区精美的产品;哦,他还是个孩子在亲戚家肢解上千元的手办、拿大几百的口红画画;哦,他还是个孩子在小区闲逛划烂汽车、甚至高空扔下灭火器;哦,他还是个孩子
这些轻则惹人烦躁、重则伤人性命的行为,都可以用一句“他还是个孩子”来逃过去,如果非要较真起来,熊孩子爸妈还可以附送“怎么能和孩子一般见识”。
如果打小就不管教孩子,不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等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对不起,社会可没义务去原谅包庇他。
记得好多年前这样一个新闻:
一个熊孩子去亲戚家玩,把水浇在了钢琴上,熊孩子的爸妈以“他还是个孩子”为借口,不管教、不赔偿,还说孩子是好心,想洗一下钢琴。亲戚不好发作,于是笑眯眯地夸孩子干得好,还说以后看见钢琴,记得要帮忙再洗一洗。
没想到熊孩子真的“再接再厉”——在一次逛商场的时候,用可乐“洗”了一架进口钢琴,被商场索赔19.8万元折旧费!
要知道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今天你不管教孩子,明天迟早有他人和社会帮你来管教孩子!
2
当天性遇到规则
孩子的天性使然,会哭、爱跑、喜欢打打闹闹,有时候这份天性会和社会规则发生发生一定冲突,但是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
一向以颜值上热搜的乔治克鲁尼夫妇,也曾因为带娃的事迹广受网友称道:
有一次,他们要带6个月大的双胞胎宝宝坐长途飞机。为了避免孩子的哭闹影响其他乘客,乔治大叔给乘客们一人赠送了一副耳机,随机附送的还有一张小纸条:
“一个提前的抱歉。我们的双胞胎刚发现了尖叫的乐趣,希望它「耳机」能让飞机安静一点。”
6个月的孩子正是爱叫的时候,长途飞机也是不得不坐,这一个注定招人烦的困局,却因为一个暖心的举动,有了完美的解决。
暖心并不仅仅是因为收到耳机这份礼物,而是同行的人,感受到了乔治克鲁尼夫妇对自己的尊重,和对社会秩序的遵守。
我们可能没有乔治克鲁尼夫妇有钱,不可能每次带孩子出门都给同行的人买礼物,但是我们可以对社会规则和他人利益抱有一份敬畏之情。
孩子“熊”不可怕,只要爸妈能正视自己的责任,孩子只会熊一时,不会熊一辈子。
当孩子还小,又需要带出去的时候,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带孩子去适合他们年纪的场所
带小孩子去一些需要安静的场合,比如歌剧院、高档餐厅、博物馆等等,其实对大家来说都很辛苦。一方面孩子太压抑,会更忍不住去“施展”闹腾的本领;一方面爸妈需要时时管教,不能尽情享受;最重要的是,场合里的其他人也是被不断打扰。
倒不如等孩子大了再带去,当孩子还小的时候,那就去公园、室内游乐场、郊外等地方,让孩子玩得尽兴,也不会对公共秩序造成破坏。
2⃣️用绘本故事,提前告知孩子需要遵守的规则
社会上需要遵守的规则很多,我们可以提前用绘本,潜移默化地向孩子灌输相关的知识。
这样的绘本很多,比如《礼仪常识互动游戏书》、《汤姆挨罚》、《礼貌和友善》、《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等等。当孩子年纪比较大,理解能力也有了,可以在出门前再和孩子头脑风暴一次,问他们:现在我们要坐高铁/去看演出/去电影院,有什么需要遵守的规则么?
通过这种启发式提问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说出需要遵守的规则,他们会更愿意配合。
3⃣️爸妈永远要以身作则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新闻让我很动容:一个男孩在公交车剥鸡蛋,把蛋壳都掉在了地上。男孩的妈妈没有打也没有骂,只是自己蹲下,将鸡蛋壳默默收拾好。我想这位男孩以后一定记得,不会在车厢乱丢垃圾了。
过马路要看红路灯;踩碰到人要及时说对不起;不经过他人同意就不能乱动他人物品,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里可以做到的,也是可以给孩子最好的启蒙和教育。
3
正确的释放孩子天性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过,生命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的交往中体现出来的。
熊孩子也好,巨婴也好,只会对社会索取、对他人无用,所以即便他们如何大闹,获得多少“特权”,都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价值感。
燃爆暑期电影《哪吒》,哪吒是魔丸转世,虽然爸妈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但是彼此的做法却不尽相同。
妈妈殷夫人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长大,于是用结界将他囚禁,最大限度降低他的破坏力。
而爸爸李靖选择让哪吒跟着太乙真人练习除魔的本领,他告诉哪吒,你的天生神力,将来是有用武之地的,那就是要保护陈塘关的百姓。
也正是后一种选择,让哪吒再不把能量浪费在捉弄百姓身上,而是选择去抓水怪、保百姓,最后肩负起保护整个陈塘关的使命,喊出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真正完成了自己命运的逆转。
是的,孩子需要解放天性,但解放天性,不意味着可以“解放”对孩子的引导;解放天性,更不意味这可以“解放”对他人和社会规则的尊重。
释放天性和承担责任其实并不相悖,因为尊重永远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希望别人能尊重孩子的天性,那我们更应该引导孩子去尊重他人和环境。
就像哪吒,完全释放天性时,越捉弄百姓越觉得自己无用;可当他开始承担起责任之后,他才看重了自己,最后成就了自己。
保护孩子天真、探索、好奇的天性;管束孩子无礼、骄纵、叛逆的行为;引导孩子承担、独立、乐于助人的品质,都是在塑造孩子优秀的品格,是我们为人父母可以提供的高质量的爱。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幸福,就要让孩子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而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就要从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利益,这一小步开始。
-END-
哪怕哪吒是混世魔丸,可是在父母的爱护,师长的教导之下,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懂得分辨善恶,有责任,有担当。所以,原生家庭的支持,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策划:有养
撰文:火星主妇
编辑:蕾蕾
视觉:LL
资料来源:豆瓣电影,微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