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带孩子在小区里玩,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其中一个小女孩,大概五岁左右的样子,只要是她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只要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非要重新再来。
有的小朋友不肯重新再来,她就气鼓鼓、哼唧唧地非拽着小朋友的手让她重新来。渐渐地,小朋友们都不高兴了,纷纷甩开她,不愿再和她玩。
她跑到妈妈身边,忍不住大哭说:他们都不跟我玩!
妈妈说:谁让你非要让自己赢?这么耍赖谁跟你玩?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叹:输不起的孩子,往往也不可能赢。因为可能已经没人愿意给他提供赢的机会了。
从儿童心理学上讲,“输不起”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现象,因为孩子年龄还小,还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一旦输给了别人,自然就表现出了不开心,甚至哭闹。
然而任由孩子如此发展下去,输掉的很可能会是孩子的一生。
教育学家李希贵曾说:
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怕输的孩子,失掉了战胜自我的勇气,失掉了不卑不亢的姿态,更失掉了人生翻盘的无限可能。
只有输了能够坦然认输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真正地成为人生的赢者。
输不起的孩子,再优秀也没用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在北大读书时,有一位数学系的同学,因为一门考试不及格,得了精神分裂症。有一次那位同学在深夜发病,光着身子绕着宿舍楼跑,边跑边喊:“我是北大的!我是北大的!”
想想这样的情景,真让人觉得又心酸又感慨。
能考上北京大学的,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算得上是人中龙凤,本应有着繁花似锦的未来。
可就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因为挂掉了一门考试,便赔上了整个人生,原因无他,输不起而已。
在北大2018年中文系毕业典礼上,教授戴锦华这样寄语毕业生:
在歌咏与膜拜成功的流行中,我们都知道,追逐成功,是一场巨型的马拉松竞赛。起点处千军万马,终点处屈指可数,夺魁者凤毛麟角。
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毕生之课,是学会输得起。
祝你们成功,如果你们不甚成功,甚或落败,那么,输得起就好。我们都希望孩子变得优秀,都在告诉孩子怎么去赢,如何去赢。
然而,如果不告诉孩子如何看待输,那么所有的优秀,也许都会在某次失败后,划归为零。
就像白岩松说的那样:
“每个人都想赢,但不怕输才是真正的关键。只有你不怕输的时候,你才能赢。”孩子怕输,源自家长的态度
曾看过一个视频:
4岁的小乒乓球手在输掉了一局比赛后,哭着去找妈妈。妈妈心平气和地对她说:
“没关系,打起精神不要哭。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说着翻开她的小手掌。
原来,手掌里写的是她和妈妈的暗号:集中、时机。
妈妈接着说:“别哭,好好打球,集中精神,看准时机主动些。”
得到妈妈鼓励的她,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下子扭转了局面,看准机会频频扣杀,取得复赛胜利。
另一位小球员,输掉一局比赛时也是哭着找妈妈。
而妈妈先是打了他一下,然后说:“人家都在看着,还哭,真不敢相信。自己不好好练习有什么办法?”
然后推了他一下,说:“人家都在等着呢,等你呢,听见没?你是要弃权么?”
两位妈妈一比,高下立判。
当孩子输的时候,前一个妈妈接纳孩子的悲伤与难过,给孩子稳定的支持与鼓励;而另一位妈妈,嫌弃孩子的软弱与泪水,给孩子雪上加霜的批评与说教。
做得好才会被表扬、被认可、被喜欢;做得不好就会被批评、被羞辱、被说教,
那长此以往,孩子怎么可能能够坦然面对输这件事呢?
想让孩子输得起,家长就必须改变对待孩子输的态度。
当孩子输了的时候,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
“我知道你输了一定很难过,但是不管你有没有达到目标,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
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不和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帮助孩子找到进步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顺利迈过这道坎,既不哀怨自己的输,也不嫉妒别人的赢,成为一个“输得起”的孩子。
教会孩子为别人的成功欢呼前些日子,澳大利亚游泳选手霍顿在孙杨夺冠后拒绝与孙杨合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时间,“输不起”的霍顿成为了网民的笑柄,输了比赛就讽刺对手,实在有失风度。
那些输不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失败无法释怀,对别人的成功又耿耿于怀。
只有学会坦然面对别人的成功,为别人的成功真诚鼓掌,才是掌握了输赢二字的真谛。
只有那时,无论是自己赢,还是别人赢,才都是一件开心快乐和值得庆祝的事。
只有那时,你才会真正地不在乎输赢,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把着眼点回归到反思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上,获得长足的进步。
我的女儿曾经也有颗输不起的玻璃心。玩桌游游戏时,只要是她一输,就会嚎啕大哭。
我曾尝试接纳她的情绪,支持和鼓励她,虽然女儿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她从心底里,还是很在乎输赢。
而且我发现,相比自己的输,她更介意的仿佛是别人的赢,就像她说的那样:怎么每次都是你赢,你都赢了很多很多次了!
转机发生在我的一次尝试。
那次,只要她一赢,我不再如以前那样表扬她说“你真厉害!”
而是说:哇,恭喜你呀!虽然我输了,但你赢了我也很开心,我要恭喜你!
然后我握了握她的手,表示恭喜。
几乎是立竿见影,女儿就有了变化。当我赢了的时候,女儿不再嚎啕大哭,而是过来握握我的手,“小大人”般地说:虽然我输了,但你赢了我也很开心!恭喜你!
有一次,女儿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输了好像也不难过了哎!别人赢我也很开心!
亚里士多德曾说: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所以,能正视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就拥有了一颗输得起的心。
真正的输得起,不仅是正视自己的失败,还要能正视他人的成功。
教会孩子这一点,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赢”。
小结: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输得起的人,不惧风雨,无畏失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坦坦荡荡面对输,堂堂正正赢回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