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是嗷嗷待哺的摇篮,对大人而言,是人生历程中的驿站。
可如今,家成了学生“学校的延伸”、“学校的第二课堂”: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从这个课堂到那个课堂,“两点一线”,白天上老师的课,晚上还要应付各种门类的家庭教师和父母的陪读。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家从此失去孩子的笑声、歌声和亲子沟通交谈声,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失去了天真、灵气,使家庭失去温馨和欢乐。
家,不应该成为学校的延伸,更不应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上课做作业不应该成为孩子家庭生活的全部。学校教育应该是开放的,立体的,不仅是教育内容的开放,而且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也是开放的,学校固然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光依靠学校的力量难以担负起培养现代人才的重任。因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和成熟,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而在这三个世界中,家庭对孩子生活世界的教育和训练更是责无旁贷。家庭、学校、社区只有各自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真正承担起为21 世纪培养人才的重任。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自有自己的教育功能,这种功能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源泉,是孩子步入人生的起点,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有一条人生的起跑线,那就是家庭教育。很多父母的观念中都筑起了一面无形的墙:只要有利于孩子应试有助于孩子多拿分,可以不惜代价,不惜时间,不惜牺牲孩子的健康和快乐,与孩子应试无直接关系,一切都可拒之家门之外。 家不是学校,也不是课堂。家应该是太阳底下最温馨的乐园,最安全的港湾。家对孩子来说,不是提供食宿的场所,而是心灵的血脉,生命的根,精神力量所在。但现在不少孩子从他诞生到这个世界那天起,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他们的父母从小把他们托在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一个星期难得与孩子见一次面;对孩子来说,他们希望家应该是“共同时间”,希望每天有段时间可以与父母共同交流沟通分享,不再是只有父母让孩子“听话”,而是孩子与父母共同“对话”,让孩子在“对话”中感受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
孩子期望中的家,不仅仅是提供物质的场所,更需要有心灵的关怀、情感的支持。有人说过:“在我困窘的时候,希望能见到父母安慰的目光;当我高兴的时候,希望能见到亲人赞许的眼神,虽然无言但情谊深厚,足以让人品味许久;在我伤心的时候,希望能听到亲人鼓励的话语,让我顿时开朗、坦然起来;在我烦恼苦闷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家中那和谐的气氛,就像春风吹过一池静水,心境随之平静下来”。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我删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欢我的作品的话,请关注我吧!为您提供优质的育儿知识,如有育儿方面的疑问或困惑,请私信我,我会及时回复,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帮到作为父母的您们,您们的育儿之路有我相伴。感谢您的阅读,下期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