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育儿书,依然教育不好孩子?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糟糕的两岁真的让人发疯,孩子的小叛逆,总让父母有被挑衅的感觉。生气、愤怒一不小心就变成常态。

记得有一次我在厨房做饭,女儿跑过来告诉我要尿尿,我叫她自己去,她又突然说没有尿,然后玩了没多久,就坐在垫子上尿了出来,一边尿一边喊尿尿了尿尿了。

看到这场景,大脑立刻失去控制的我,不由分说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

吼了两声,看她委屈的样子我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于是不再出声,但是愤怒依然在,恶狠狠地看了女儿两眼,然后继续做饭,女儿看我不理她,就穿着尿湿的裤子自己去玩了。

面对我的吼叫,她已经从最初的嚎啕大哭,变成了不以为然,这让我感觉自己像个小丑,更加愤怒。

我在脑子里不断搜寻曾经看到过的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大脑被杏仁核控制,记忆力也变得不好了。

我很清楚,女儿不过是在和我进行权力之争,她想说了算,她的挑衅往往让我暴跳如雷,虽然心里清楚这样不对,可就是做不到不愤怒。

不理她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了,什么共情之类的,对于老母亲来说,太难了。

相信这是大多数家长经历过的,为什么我们一边看着育儿书,一边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总结了一下

第一,育儿先育己,言传身教。连自己的情绪都管理不好,如何教育好孩子?

第二,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不是真的知道。

看了那么多育儿书,实际只是走马观花。当时看到好的方法很惊艳,合上书本从不思考如何应用,没有整体知识框架支撑,情绪一上来全都是过眼云烟。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仍然要多读书,不过也要多思考

我把市面上那些比较火的育儿类书籍全部买回来,一本接一本的看完,找出自己最感兴趣,并且对自己最有帮助的几本,边看边做笔记。

结合自身情况思考书里的理论,案例,还画了个思维导图,以此来帮助自己记忆,加深理解。

然后把那些第一眼看到能马上点醒自己的话,比如“温柔而坚定”几个字,写在一张大一点的纸上,贴在每天都能看见的明显位置。

当情绪激动时抬头就能看见,以此来提醒自己坏情绪来了,要让自己保持清醒。

情绪平静之后,我会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记录下来,然后分析,最后再找寻方法。

尝试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脑子就像开窍了一样,突然就知道该怎么解决当下孩子的问题了。

你看,先搞定自己的情绪,然后才有能力解决孩子的问题。

那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总结如下:

1.强化向内觉知的能力

什么是向内觉知?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当下的坏情绪,并且当这些坏情绪出现的时候,意识到这不是“我”,想办法让自己清醒。

把“温柔而坚定”几个大字贴在墙上的做法,其实就是保持向内觉知的方法。

在这里分享另一个自我察觉的办法,叫做“5条皮筋魔法”,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自我提醒法,屡试不爽。

找5条能舒服戴在手腕上的橡皮筋,当孩子起床时,马上把这5条橡皮筋戴在左手腕。而且只有和孩子相处时才戴,不要随时随地都戴在手上。

如果对孩子发了脾气或用语过激,这时就把左手腕的其中一条橡皮筋戴到右手腕。在一天结束前,尽量让5条橡皮筋维持在左手腕。

万一不小心发了脾气,就运用“5比1法则”。也就是说发一次脾气,就和孩子做五件积极的小事。

可以拥抱孩子,或者延长读绘本的时间等,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就可以把这一条橡皮筋戴回左手腕了。

2.实在没控制住情绪,对孩子发火了也没关系,理解你自己

理解自己并不是说给自己找借口,人无完人,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正常的人都会有情绪,关键看你如何与它和谐相处。

有时候明明很累了还不能好好休息,孩子这时候如果不听话,妈妈很容易认为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一方面容易产生“我为了你那么辛苦,你还一点不心疼我”的埋怨;另一方面也会在爆发之后,定位自己不是个好妈妈,内疚自责,开始埋怨自己,因而更加愤怒,这是个恶性循环。

感觉累了就放松自己,请家里人帮忙照顾一天孩子,出去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给自己放个假,

妈妈的好情绪,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3.记录你的坏情绪

每次发脾气后不妨把它记录下来,不带有评价的色彩,单纯记录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问问自己:是什么触发了我这么生气?我脑子里再想些什么?这个想法是怎样不断延伸出来的?如果这种想法不合理,下次再出现类似事件,可以从什么角度思考?

有研究显示,人们的行为有40%受到习惯的主宰。

而当我们把这些提醒自己清醒的小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习惯后,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也会为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自己的改变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身教。

平时经常跟孩子做一些小游戏,也是不错的缓解不良情绪的小方法:

1.数数游戏

当我觉察气氛有点不开心时,会和孩子一起数数,通常是数到五就开始大笑,女儿特别喜欢这个游戏。

有时我们还会倒数,数五个奇数或者五个偶数,不仅缓解了我们的情绪,还增进了亲子关系,不知不觉中女儿的数学也得到了启蒙,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2.“再给你一次机会,重来”

有时候孩子做了错事,比如说脏话,我会心平气和地告诉她,再给你一次机会,重新说。

想象一下那个和谐温馨的画面,孩子既觉得有趣,我们又没有发脾气,同时还让她认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孩子,挑战。生儿为人父母,就是此生给予我们最大的挑战。而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约束和惩罚孩子,是父母的自我成长,而情绪管理首当其冲。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