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穿什么?
堪称女生每天都要面临的世界难题之一,当妈后,难度又加倍了,还得纠结孩子穿什么?
特别是秋天这样的换季时节,气温不稳定,早晚温差大,如何正确增减孩子的衣物也成了妈妈的一大困扰!
一派妈妈忙着给孩子加衣,生怕他着凉了~
另一派坚持“春捂秋冻,不害杂病”,冻冻更健康。
听上去这两个派系都很有道理,但真相又是如何?今天索性把秋季的宝宝穿衣事项捋清楚,看完,你就不会再纠结了,也不必为了穿几件衣服的事情和长辈争吵了!
秋冻该怎么冻?
有一种冷,叫奶奶、妈妈们觉得你冷……
很多人担心换季会冷着孩子,就过早、过度保暖,其实这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好处。
对一周岁以下的婴儿来说,穿太多、盖太多很容易诱发捂热综合症,非常危险,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因捂热症夭折的孩子,令人痛心。
一岁以上的宝宝,运动量增多,穿多了会出汗,冷风一吹容易感冒、受凉。
而秋冻,则倡导换季时不要忙于加衣,适当冻一冻,可以帮助宝宝逐渐适应低温,增强抗冻耐寒能力,也可以为寒冬做好准备。
妈妈们应该也发现了,忽冷忽热的季节,孩子最容易生病,这是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尚未成熟,所以容易中招。日本倡导在寒冬中训练孩子,提高身体机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不过这种形式太极端了,效仿不了,我们可以让孩子适当冻一冻。
但秋冻也不是盲目的冻,我们要讲究循序渐进,随着温度的降低,一步步给孩子加衣,而不是一降温就把衣服给孩子穿上。
初秋:不着急给孩子添衣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适当冻一冻,避免过度穿衣
秋冬交接:重点在防寒保暖,避免冻坏孩子
随时观察孩子,如果面红、烦躁、多汗就说明衣服穿多了。面色发白、打喷嚏、流鼻涕,可能就是冷了,需要加衣。
实行秋冻时,背、肚子、脚丫子是禁区,不能冻,要注意保暖。
秋冻不仅仅是衣物的增减,加强室外活动和锻炼也是抗冻过程中的一部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不过运动后容易出汗,不要着急脱衣,以免着凉。
秋冻虽好,但并不是每个宝宝都适合,健康宝宝无压力,对体质虚弱、脾胃虚寒、有呼吸道疾病、免疫力本就比较差、正生病的宝宝就不要盲目进行。
总结来说,秋冻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掌握天气变化,及时增减,不可一味追求受冻。
比大人多一件还是少一件?
“三个月以下宝宝比大人多一层,三个月以上可以和家长穿一样多/少一件”的说法流传已久,但实际操作中略有难度,即使是成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穿衣也有差异,单纯以这个判断想必爸妈会更纠结吧?
其实判断孩子穿衣是否合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摸孩子的颈背处,温热,说明刚刚好。
有点凉就需要加衣了;有点发烫、汗湿就得给孩子适度减衣了。
用孩子的手脚、脑门来判断都是不准确的,可以告别了。
学会这招,准确判断孩子到底冷不冷(☜点击阅读)
洋葱穿衣值得借鉴
其实,秋冬穿衣,很多粑粑麻麻都在用洋葱穿衣法,值得借鉴。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足够温暖,又方便穿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减,室内室外轻松切换。
秋季洋葱穿衣法
初秋:用短袖和薄外套过渡,外套可预防温差、突然的降温
深秋:短袖替换成长袖T、衬衫,防风效果更好、更厚实的外套
冬季洋葱穿衣法
里层:排汗功能良好、手感柔软的内衣
中层:羊毛衫、针织毛衣、马甲之类的保暖衣物
外层:防水防风的棉衣、羽绒服
下身:秋裤+棉裤/羽绒裤(酌情加毛裤)
每个宝宝体质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耐寒训练不可一蹴而就,宝妈们需从实际出发,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应用,让孩子健康度过换季时节。
穿衣不是难事
困难的是观念的改变
转发给更多的粑粑麻麻
一起倡导科学穿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