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的工作是辅导小学生写家庭作业,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晚托班老师”。那段经历让我对当今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了具体的了解。其中有一项语文作业是这样的:完成打印的练习并熟背。如下图。
红色部分是答案,也就是孩子们需要熟背的部分。有一次我随口问了一句:“你们觉得《小猪唏哩呼噜》里面最好玩的部分是什么呀?”结果几个孩子都回答不出来。碰巧放学了,有个妈妈告诉我,老师安排了家长进行亲子阅读,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陪,反正就是读一遍给孩子听,帮孩子把答案背熟,保证考试不掉队。
我听了那位妈妈的话之后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很多家长到目前为止还不会陪伴孩子进行阅读,也不会引导孩子去阅读。那我们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他们所读的书呢?《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里面就给了大家一个方向。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当代儿童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除了创作小说,他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他因为在这个领域的努力,被授予法吉恩儿童阅读贡献奖等多项国际大奖,2010年被英国教师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整本书其实就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为什么要“说来听听”和如何进行“说来听听”。
一、为什么要“说来听听”作者一直在尝试定位“阅读”,直到有一天他同事的女儿说了一句话:“除非我们将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一语道出了作者的理念—讨论。
比如上面我提到的学生,他们能把文章的细节背的很熟,但是他们完全不明白这本书,更不要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而他们缺少的正是“讨论”这个环节。如果有人引导他们开口去说、跟别人讨论这本书,他们的表现也可以很惊人。
二、如何进行“说来听听”首先我们明确一下,“说来听听”就是“讨论”的意思。儿童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办法一个人去思考、去挖掘,所以需要家长或老师的引导,我就从家长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如何进行阅读讨论。
1.了解讨论模式(分享模式)
作者把分享分成3个类别:分享热情、分享困惑、分享关联性
分享热情:不管是大人还是儿童,都喜欢跟别人分享自己对某本书的热爱,如果对方刚好也度过这本书,双方就可以讨论各自喜欢的内容了。
分享困惑:读者们难免会对书中的情节感到困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别人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分享关联性:童话故事里经常会出现“三兄弟”,最小的兄弟总是聪明能干,最能得到父母的喜欢,比如“三只小猪”也是这个模式。我们要告诉孩子,阅读并不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思,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呢?因为当孩子们习惯了“说来听听”的阅读方式之后,他们就不太喜欢讨论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转向有关困惑和模式的提问。他们认为谈论让人困惑的情节和找出文本模式的过程最过瘾。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知道讨论的3种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2.“说来听听”的问题结构
当家长们知道了讨论的类型之后,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怎么提问了。上面提到,孩子们其实不是很喜欢别人问他们:“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呀?”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哪里有人能用三言两语就把喜欢一本书的原因说清楚的呀,大人也不能吧?难度系数有点高。
而且“为什么”这个词会让孩子觉得你在命令他,在威胁他,如果是老师提问他可能会用笼统的回答来敷衍了事,如果是家长,他会直接回答不知道。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引导的方式,采取更科学的方法。
看看作者的问题结构:基本问题、概论性问题、特定问题
基本问题:这本书里有没有是你喜欢的?
有没有什么是你不喜欢的?
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困惑不解?
概论性问题:当你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甚至还未展读之前,你认为它会是什么样的故事?
你曾经读过这样类型的书吗?
你以前读过这本书吗?
特定问题:你觉得哪一个角色最有意思?
故事是在哪儿发生的?
之前我们也提过,亲子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笼统地提问,而是要具体提问。上面提到的三种问题结构相信能给大家不少启发。
其中基本问题和概论性问题适用于任何书,上面只是举了部分例子,我们还可以提其他的问题,只要符合逻辑即可。第三个特定问题则是根据不同的书提出的不同的问题,家长们可以自由发挥。
3.家长需要注意的
1)家长只是主持人,我们一定要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只负责去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自己要少发言。
2)家长要鼓励孩子想到的任何内容都可以说,不要觉得太过简单就认为没有说的意义。
3)家长自己也需要抽空去多读书,给孩子做榜样。
当家长们了解上面的三个流程之后就可以去实施“说来听听”的计划了。大家心里必须要明白,我们实施“说来听听”这个亲子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真正去了解一本书,而不是停留在只是了解一些细节或者只是了解表面的文字。
三、儿童就是评论家
如果家长们能好好遵循上面的步骤来引导孩子去阅读,孩子也会展现出他惊人的评论天赋。
当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们认为文学评论就是和抽象概念打交道,是一种经过缜密算计,对文体的大解剖。但是实际呢?
关于评论有一则颠扑不灭的真理—评论谈的是自我的体验。
归根究底,评论不外乎是以读者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而向外拓展,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我们可以看看奥登(近代英国诗坛最知名的诗人)对评论家的期望:
1.让我知道出版界有这么一位作者,这么一部作品。
2.让我相信自己因未曾仔细阅读该书而低估了这位作者或这部作品的价值。
3.能够弥补我的不足,让我知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所酝酿出的作品可能存在的关联。
4.加强我对一部作品的理解。
5.读后能增长见闻。
6.能让我触类旁通,思考人生、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
我有个上幼儿园小班的侄女,正好有跟她进行过类似“说来听听”的活动。我们当时看的是一本叫《我妈妈》的绘本。那时我还没有孩子,所以平时不会看这类的书。但是跟她讨论完,我彻底记住了这本书,决定将来也要给我的孩子买一本。
绘本大家都知道,一页图配一句话。在大人看来,一本书两三分钟就翻完了,但是孩子们如果引导得当,可以说很久很久。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小侄女对下面这幅图的讲解。
当翻到这一页的时候,我小侄女开心地说:“我最喜欢这里了,这是人家妈妈在做好吃的,有爱心蛋糕,有小猴子蛋糕,有巧克力蛋糕,其他我没吃过,你猜我最喜欢吃哪个蛋糕?”我说:“这个爱心蛋糕。”她跟个小大人一样回我:“是的。”
我已经打算翻下一页了,结果她问我:“姨娘,你会做这个绿色的蛋糕吗?有五角星的,中间还要有奶油。”她知道我平时喜欢烘焙。我想了想说:“可以试试,你妈妈不会做吗?”她摇摇头说:“我妈妈不会,但是我妈妈会做鸡蛋饼,很好吃的鸡蛋饼,里面加火腿肠、加黄瓜、加生菜、加番茄酱,我最喜欢番茄酱了。”
我感觉她说着说着,口水都要淌出来了,于是我说:“那我下次做蛋糕跟你换鸡蛋饼吃好不好?”她开心地说:“好的。那你做蛋糕的时候是不是也戴这个厨师帽呀?”我一愣,看了一下图,原来图中的妈妈在做蛋糕的时候戴了厨师帽。真是个优秀的观察家!
在我眼里这幅图都再普通不过了,可是这却是我侄女最喜欢的图,我相信换个孩子,人家也许喜欢别的图,比如下面这一张。
我把我侄女说的跟奥登的要求对比了一下,发现符合2个他对评论家的要求:
1.让我知道出版界有这么一位作者,这么一部作品。
安东尼·布朗,英国儿童插画家,代表作品有《我妈妈》《我爸爸》。我必须诚实地回答,在此之前我真的不知道有这套绘本,因为我侄女,我认识了这位写实派的插画家,对他的作品也燃起了极大的兴趣。
2. 让我相信自己因未曾仔细阅读该书而低估了这位作者或这部作品的价值。
我一直以为绘本就是简单的故事,通过我侄女的讲解,我才知道,原来绘本可以表达很多大人看不到的内容。文字虽然简单,但是图画一点都不简单。
当然其实小姑娘并没有特别去做些什么,她只是把她想说的说了出来,然后就给我带来了这两个影响。而这两个影响也符合奥登对评论家的愿望,所以,我们还能说孩子不是评论家吗?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家长,儿童绝对有评论的能力,可是平时他们完全没有机会去说,因为我们大人也没想去听。我也是在看了《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之后才彻底明白,作为家长我们是有义务去引导孩子阅读的,之前跟小侄女的互动完全是无意识。
除了要有引导阅读的意识,家长也要掌握书里给的各种方法。当然作者一再强调,这本书只是一个方向,并不是一本手册。所以我们在学习了以上的知识后,还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和孩子都能共同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