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兴趣转变太快?心理学:家长谨防蛋壳效应症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好好的一件事情,昨天还说很喜欢,孩子今天就开始说讨厌的,虽然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兴趣转变”和“梦想转移”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家长还是要注意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孩子出现“蛋壳效应症”

什么情况下孩子容易出现“蛋壳效应”

1. 家长娇生惯养

现在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生怕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有的妈妈一看孩子哭了,就着急的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开始又哄又劝,有的时候还会产生误会,牵连到无辜的人。时间长了,就把自己家的孩子宠成了一个宝贝疙瘩,别人一下子都碰不得,一碰就碎,像一个脆弱的蛋壳。

等到孩子长大后,为了能让他们按照自己规划好的路线成长,家长们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打着“为你好”的幌子,一厢情愿的给孩子安排好了一切。但是家长们却忽略了,每个人在前进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困难,都会走弯路,我们做家长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方向。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们只给了孩子现成的“鱼”,却没有教会他们“渔”,当孩子遇见了挫折,当然只会变成一只“脆弱的蛋壳”。

2. 家长选择性的忽视孩子的缺点,只看中孩子的优点

这一类孩子,大多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各方面都表现优异。于是从小到大,这样的孩子都生活在光环之下,父母们也为孩子的优秀骄傲。于是理所当然的,家长们都认为孩子的成功是顺势而为,对孩子抱有了很大的期待,并且事事都要求他们做到最好,似乎自己家的孩子是个天才,可以无所不能一般。但是只看到了孩子的优点,却没有看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应该解决的问题和提升的部分,所以当事情的发展偏离了轨道,一切不再像自己预料的那样,孩子开始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害怕跌倒;他们害怕失去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夸赞,于是在挫折来临的时候,他们心里的那个美好乐园瞬间崩塌,有的孩子无法承受,甚至走向了极端。

丁丁从小成绩就很好,但是很没有礼貌,对家里的长辈总是大呼小叫,但是家里人都觉得孩子小成绩好就不错了,等到长大了懂事了就不会这样了,所以丁丁凭借优异的成绩还是得到了长辈们的喜爱。等到丁丁进入了中学,却因为礼貌问题受到了老师们的管教,再也没有以前在家里众星捧月的感觉了。时间长了,他感到了巨大的落差,从此一蹶不振。

3. 家长高压政策

鲁迅:“假使那时也像现在似的专用高压手段,我们大概是早经‘正法’,我也不会还有什么‘忽然想到’的了。”

前几年的“虎爸”式教育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一位父亲秉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理念,对自己的几个儿女进行了严苛的教育模式,稍有犯错就会惩罚他们,最后几个儿女都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但是小编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这只是个例,并不会适用于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这种高压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绷紧了神经,一刻也不敢放松,担心犯错,恐惧责罚。可人毕竟都是会犯错的,在这样的高压下,孩子们就像是强撑起了看似坚硬的鸡蛋壳。一旦壳被碰碎,脆弱不堪的孩子们,很可能就会在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选择逃避。离家出走、死亡等等偏激的逃避方式,都会成为孩子的选择对象。

如鲁迅先生所言,若是早早经历高压,只怕后世也看不到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了。

什么是蛋壳效应症

所谓的蛋壳效应,原理很简单,就是指经常生活在温室中的孩子就像蛋壳一样,一碰就碎,他们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一丁点的磨练,只要一遇到不舒服的事情,他们敏感的小心脏就会跳出来,他们总会以哭闹撒泼耍赖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家长怎么做才能避免蛋壳效应?

1. 和孩子沟通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作家苏岑曾说:“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能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里面,宋倩和英子的沟通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只有英子单方面的理解妈妈的辛苦,从而改变自己,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作为妈妈的宋倩并不理解孩子,一味的打压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想着让她上清华北大。所以她们作为母女的沟通效果还不如英子和刘静阿姨的沟通来的有效。

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只有让孩子敞开了心扉,我们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的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事情,引导孩子塑造坚强的内心世界。同样的,家长也要引导孩子理解父母,不能过分任性,理解和尊重都是相互的,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

2. 不捧不杀,理性对待孩子的优缺点并进行对症下药

管教孩子可以严厉,但不能让严厉成为一种常态

对于孩子取得的一些小成果可以进行适当程度的表扬,但是如果孩子如果有缺点,遇到了问题,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这个地方我们也许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陪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给孩子机会自己思考和尝试,必要时加以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指责孩子,更不能完全放任孩子自己解决,否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问题也得不到解决。长久下去,不仅无益,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懦弱,自卑。刚上小学的乔乔在一次默写中得了满分,父母非常高兴,表扬了乔乔。但是在下一次默写中,爸爸发现乔乔的卷子有造假痕迹,原来乔乔害怕父母因为没得满分而批评她,这才使用了一些“小手段”。爸爸严肃的训斥了乔乔,并分析了这件事中的错误和正确的解决方式,最后乔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下次更加细心,争取拿满分。

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的表扬不应该吝啬,同样的,孩子犯错应该要惩罚,适当的严厉也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具体的表扬则是增加孩子的正向反馈,有利于孩子继续保持这个优秀的习惯。

3. 在安全可控制的范围内,允许孩子犯错并让其自己承担后果

我们做家长的都有一颗想要保护孩子的心,但是这不是把他们禁锢住的理由,我们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所以只要孩子的错误不是很严重,我们可以允许孩子犯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光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还要让孩子知道如何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如何弥补错误。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是因为家长过分苛责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才会这样敏感脆弱的。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多让孩子犯几次错吧!其实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多犯几次错,对孩子的成长总没有坏处的。

最后,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家长可以有效的让孩子避免“蛋壳效应”,如果有家长在这方面有相关经验或者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哦!

我是育妈记的作者,2个孩子的妈咪,喜欢读书,乐于分享科学的育儿知识,坚持每日更新,如果你有育儿方面的困惑和烦恼都可以来问我,我很乐意帮助你,衷心祝愿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