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扎·达尔凡《英雄家族》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孩,那是我们心中唯一真实的东西,是我们的人性,是我们的灵魂,是一切可能的魔法与启示的中心。”这是英国诗人泰德·休斯写给24岁儿子的一封信的片段。诚然,我们都难以再回到童年了,但是某一个瞬间,至少是要留给心里那个尚且天真年幼的自己。
8月4日,博洛尼亚插画展中国巡展来到北京,这个1967年在意大利小镇博洛尼亚生长的插画展代表着插画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全球童书和绘本的风向标。在画展上,我们见到了惊人想象力诞生的瞬间,也看到了每幅画作之下潜藏的那颗童心。就像来自B612的小王子唤醒飞行员沉睡的童年,这些画作也在告诉着我们自己曾经是个小孩的事实。
我们都不该忘记自己曾经是什么样的小孩,那是我们通往童年和自我的唯一路径。
玛丽亚·凯碧·加斯帕里和曼奴埃拉·马佩里
《我的奇妙世界之小字典》
颜小鹂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儿童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儿童,时隐时现地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他们也可以从童书中关联到自己儿时的情感,或释怀或和解或回味。”博洛尼亚插画展中国巡展的策展人颜小鹂这样说道,或许在每一个成年人的内心都有着一个被层层保护起来的孩童,所以她也希望每一个来看画展的人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己儿时的那场白日梦。
“我们把今年的主题定为发现童年发现想象力,是希望成年人也能在展览的内容中,找到已经遗忘的美好,让自己的内心回到童年,重拾那些天马行空,重拾那些白日梦的快乐。”
也许我们的肉体会随着时间而渐渐腐化,但是记得自己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永远都不会老。
Q -《北京青年》周刊
A - 颜小鹂
Q 作为博洛尼亚插画展中国巡展的策展人,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插画展吗?
A 1967年博洛尼亚插画展于童书展首次亮相,至今走过了50多年历史,真实见证和记录了世界半个多世纪的插画发展史。它是国际上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插画展之一,更是全球童书的风向标。对国际插画师而言,是最重要的合作交流平台,其独特的审美取向、专业的评选眼光成就了插画界“奥斯卡”的地位!
2016年我们引进该展进入中国,完全沿用了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上的所有原画作品,这些作品每年从3000余位送评插画师的作品中,选出70-80位画者的作品,我们将这些独一无二的原作画稿,也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让大家欣赏原作并看到插画家创作时的每一个细节、思考、笔迹……让我们不出国门也能感受到顶级插画的独特魅力,以及故事背后的无尽想象力。
Q 这次参展的作品里有哪些是让你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
A 我个人喜欢的作品很多,在这里我列举三组:一组是《有一天像猫一样》,作者是乌拉圭的库尼亚。该作品让我想到如果我们有一天与猫调换了世界,我们能像猫一样生活,世界看起来会成什么样子?该组作品像一组设问的问题,启发我们去思考。色彩简洁画面很生活化,就如真实的一样,很有迷惑感。
第二组是《英雄家族》,作者是德黑兰的达尔凡,一个小孩面对着满墙的照片,照片上每个人都是体育英雄,那就是家族的荣誉,也是家族对孩子的期望。我想在这样的期望下,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可想而知。
第三组是《我的奇妙世界之小字典》,作者是意大利的马佩里。这组画面让我想到了想象力大师萨拉菲力的《天书》,想到了德国苏珊娜和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那样的天马行空,那样的无厘头,又是那样的生动。如果世界如此奇妙,我想人类就不会无聊了。
《有一天像猫一样》
Q 博洛尼亚插画展不仅是一个童书出版源头,更代表了世界童书插画的创作水准和方向,您觉得中国目前的童书市场怎么样?跟世界相比呢?
A 中国的童书市场我个人觉得正进入一个高品质高速度发展的阶段,优胜劣汰在发展中逐渐凸显。中国的童书市场也跟随世界的步伐,正在全力前进中。也可以说,中国的童书市场正在补涨,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市场。当然这个原因有很多:一是中国家长和老师,重视阅读;二是社会各界倡导阅读;三是孩子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有意思很快乐……跟世界童书市场相比,可能品质上还有一些差距,观念上和儿童性上还有一些距离。但是作者队伍正在成长,且成长空间很大,会为中国的童书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
Q 你觉得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童年乃至于一生意味着什么?
A 想象力是可以获取快乐和趣味的一种能力,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都很重要。一个有想象力的人,也会有创造力;一个有想象力的人,也会很有趣;一个有想象力的人,也会从中获取到快乐。一个内心像孩子一样住着一个儿童的人,他看待世界、观察世界、感悟世界的能力就是很特别。所以想象力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把今年的主题定为“发现童年,发现想象力”,是希望成年人也能在展览的内容中,找到已经遗忘的美好,让自己的内心回到童年,重拾那些天马行空,重拾那些白日梦的快乐。
《有一天像猫一样》
Q 童年时你有喜欢的文学人物或者文学作品吗?它们是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现在的生活?
A 我的童年其实读物不多,也许就因为不多,才有深刻的印象。我曾经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童书,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作家孙幼军的《小布头历险记》,还有张天翼的《宝葫芦的故事》以及《安徒生童话》等。还有许多的小人书,有一本彩色故事书(也许就是今天的图画书)《熊家婆的故事》。当然还有唐诗宋词和成语故事等。我觉得童年的阅读给我带来对世界的认知,那段记忆特别的清晰,我觉得对我选择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童书编辑都有一定的帮助。
Q 最开始你是怎么接触到童书这个行业的?又是什么让你开始去做童书的?
A 我本人喜欢童诗创作,也喜欢阅读儿童文学。当一份从业机会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想的就是做儿童书的编辑,没有想其他的。这个简单的选择,就决定了我的一生,至今依然享受其中。
Q 让您坚持从事这个行业的动力来自于哪?
A 来自喜欢。喜欢其中无穷且有趣的内容,喜欢与童书作家画家聊天,喜欢与阅读者交流,喜欢看到一本本不同的书,从我的手上飞到读者的手上,喜欢每个读者看到书后的样子……
Q 你认为,做一个童书编辑,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A 最重要的品质是善良与责任。既要懂做书的专业,更要懂为谁做书,所以了解孩子、懂孩子更为重要。
Q 你觉得一本好的童书,是怎么和孩子发生联系的?
A:是书中的故事和情感,与孩子的内心关联起来,才会发生关系,才会被孩子接纳和认可。
Q 在做一本童书或者引进一本童书的时候什么是你最先考虑的问题?
A 儿童性和价值观。
Q 如果让你推荐一个童书书单,你会推荐哪几本?
A 《神奇校车》科普绘本、《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中国故事绘本、《肯尼和大怪龙》幻想小说、《野兽国》幻想绘本、《小狐狸派克斯》儿童小说《第94只风筝》现实题材小说。
玛丽亚·凯碧·加斯帕里和曼奴埃拉·马佩里
《我的奇妙世界之小字典》
顽形
猛虎与蔷薇,成熟与童心
“刚与柔,酷与可爱,猛虎与蔷薇”是顽形对于自己作品的描述,但是在这些作品之下的却是一颗炙热童心,这大概是我采访完顽形之后最大的感觉。即使到了现在他也依然认为自己是个孩子,会因为一个有意思的人行横道灯而驻足停留,也会兴奋地跟别人讲起自己笔名的来由,而他笔下的角色亦是有血有肉的鲜活存在。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直面这个成熟而残酷的成人世界,留下那一颗童心或许是让我们保有自我的最好方式。
Q -《北京青年》周刊
A - 顽形
Q 这次你入围博洛尼亚插画展的作品是《看镜头》,可以讲讲这组作品的创作灵感吗?
A 当时正参与一个动物题材的动画项目,原本只是想画画动物速写,研究一下结构和技法之类的,但是越画越有感觉,于是就想,与其当一个练习,不如借机深入创作吧,然后就一幅一幅地画下去了。只是画动物的外貌呆在那里也挺无聊的,所以就想找到一个点子把这些图串联起来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我认为这个主题一定要幽默,简洁,易懂,所以“看镜头”这个创意就应运而生了。
顽形《看镜头》
Q 在这组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A “看镜头”这个动作要比想象中难表现一些。难就难在让眼神准确无误地盯着镜头看,也就是盯着观者看。所以,我深刻地感受到画龙点睛这个词的意思了,稍微画偏一点,整个气质和意思都不对了。不过好在是数码绘画,可以进行像素级的调整,毫不夸张,最后调整眼神时就是像素级微调。
Q 博洛尼亚插画展不仅是一个童书出版源头,更代表了世界童书插画的创作水准和方向,你觉得中国目前的童书市场怎么样?跟世界相比呢?
A 创作者能自由地画自己想画的就好,好作品无国界,好作品也总会有市场。
Q 可能很多大人也会去读童书,你觉得对于大人来说童书意味着什么?
A 帮助他回想起曾经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
Q 你是否觉得自己心里也住着一个小孩?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A 不止心里,我现在都觉得我还是个孩子。说件趣事吧,有一次我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玩,路上我看到一个人行横道灯很有趣,是一个绿色的小人不停地迈着步子闪烁,动作显得很滑稽好笑,我就连忙兴奋地指着那边对家人说你们看那个!他们一同看向那边,一脸茫然。我问,你们不觉得那个小人很有意思吗?家人笑着说,你还是没长大啊……
顽形《看镜头》
Q 你觉得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童年乃至于一生意味着什么?
A 缺乏想象力的人生该多么无聊。
Q 你觉得你的想象力是从何而来的?是天生的吗?
A 我爸说我的想象力得益于小时候他给我买的乐高玩具,因为我每天都能换着花样地拼出不同造型的东西,这个有没有影响我也不清楚,不过从小就爱头脑风暴,上天入地乱七八糟各种想法,脑内狂欢,但外部却很冷静甚至有些呆滞。有段时间我妈认为我有什么心事瞒着她,其实真没有,脑内狂欢而已。
Q 你的网名叫顽形,为什么会给自己取这个名字?
A 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和自己的画风有关系,我喜欢玩弄形状,但“玩”字略显轻浮,就改成同音字“顽”了,也有稳固的意思,“稳固的形状”寓意不错。二是“玩形”这个词在我家乡话中有做鬼脸的意思,觉得有些俏皮。三是以前上英语课时有种题型叫完形填空,一直觉得这个词迷之酷,不明觉厉。后来知道完形心理学那么高大上,更是肃然起敬了。四是“顽形”这两个字写出来间架结构很好看。我很喜欢这个笔名。
顽形《看镜头》
Q 你在微博里说艺术这件事能让人好奇一辈子,所以怎么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好奇心呢?
A 对美的不懈追求吧。“什么是美?”“那幅画为什么那么美?”“我能创造美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会一直追问下去,因为由衷地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
Q 一个好的作品是怎么和观看它的人发生联系的?
A 我觉得好的作品就像一个宝箱,里面的东西会因人而异。孩子能抓到玩具,成人能摸到好书;看热闹的津津有味,看门道的赞不绝口;各有所好,各得其所。
Q 当你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你觉得什么最重要?一般又是什么会激发出你创作的灵感?
A “画什么”很重要,“怎么画”更重要,说白了还是内容与形式的平衡。创作的灵感大部分是对生活的观察,也有一些灵光乍现的小脑洞。
左诹趠
成长是找回想象力的旅程
在左诹趠的心里,想象力是一种对于孩童的馈赠,“孩童的想象力是天生的,而成长的过程中会抹杀很多,最后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所以成长的过程则像是失掉想象力却又慢慢寻回的一次旅程。
我想,每个插画师都在心中与自己的童年保持着联系,他们也仍然还记得自己作为一个孩童时的感觉。这个世界或许变化多端,但在他们的内心中却始终有一个小小孩童在天真浪漫地畅游。
左诹趠《手机之家》
Q -《北京青年》周刊
A - 左诹趠
Q 这次你入围博洛尼亚插画展的作品是《手机之家》,可以讲讲这组作品的创作灵感吗?
A 这个故事跟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互联网移动端时代的开启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绑架了我们的生活,我希望用轻快、诙谐的画面来传达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Q 在这组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A 这组作品在配合故事的欢快节奏上用色比较大胆,但又不花哨,整个画面很统一,并且猴爸爸和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妹妹是双色互补的模式,更加体现一家人的紧密性,彩色卡纸的底纹结合电脑绘制细节有一种“拼贴”的艺术效果。
Q 一个好的作品是怎么和观看它的人发生联系的?
A 首先是能触动你的情绪,我觉得这非常重要,很多“技术”很好的作品其实并不打动人。
Q 童年时你有什么喜欢的文学人物或者文学作品吗?
A 印象最深的是《基督山伯爵》吧,复仇的毅力让我印象深刻,还有宽容之心。若说影响还是坚韧的品质吧。
Q 你是否觉得自己心里也住着一个小孩?具体都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A 我的心里住了很多个“我”吧,各种矛盾挣扎纠结的结合体,有美好的有天真的也有邪恶不够友善的,每一次成长都是内心的博弈,是见自性的一次考验。画什么、怎么画、如何思考、怎样生活、何种选择都是与各个“我”每一次搏杀的最终呈现结果吧。
Q 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童年乃至于一生意味着什么?
A 意味着你会不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Q 你觉得自己的创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希望大家怎么来解读自己的作品?
A 随性而来。怎么解读都可以。
左诹趠《手机之家》
Q 当你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你觉得什么最重要?一般又是什么会激发出你创作的灵感?
A 气质最重要,气质包含内容、技术、情绪和自我的释放。能触发我情绪的都可以,比如一句话。
Q 你觉得成为一名插画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实适合任何职业)。
Q 博洛尼亚插画展不仅是一个童书出版源头,更代表了世界童书插画的创作水准和方向,你觉得中国目前的童书市场怎么样?跟世界相比呢?
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Q 可能很多大人也会去读童书,你觉得对于大人来说童书意味着什么?
A 对成长的反思。
文 唐依敏编辑韩哈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识别二维码
下载“北京头条”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19年8月16日 张静初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