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暑假就要结束了,孩子又要到了回园回校的时间。有些孩子很喜欢把幼儿园或者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带回家,这种行为是“偷”吗?
4岁的苗苗在幼儿园,每天都有跳绳练习,所以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都带一根跳绳去幼儿园。一次课间,老师叫所有的小朋友都带上跳绳去操场练习,可是好几个小朋友的跳绳都不见了。老师带着小朋友到处都找遍了,还是没有踪影。到放学时,老师发现苗苗的书包有点鼓鼓的,于是老师就问了下苗苗:“苗苗,你的书包怎么这么大呀?它下午是不是也吃了点心?”。苗苗就把书包里面跳绳都拿了出来,其他小朋友看见了,就大声地说:”你是小偷!“。面对小朋友的质疑,苗苗一下就慌了神,大哭起来。
那么,苗苗这种无意识的拿别人东西,是偷东西吗?
孩子如果拿了别人的东西回家,其实这不能算是偷。孩子还不能正确地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东西,喜欢别人的东西时,就会毫不客气地想拥有,而且还害怕别人不给自己,所以就直接拿了。
从儿童心理上分析,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主要由于这几种原因引起的:
占有欲孩子有很强烈的占有欲,但是还不会控制这种占有欲,对好奇有想马上拥有的东西,便会悄悄拿走,或者抢走。
冒险心理孩子对危险没有概念,喜欢一些比较刺激和神秘的事情,这是冒险心理。看到别人的东西时,孩子的心理会想”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这可太好玩了。”。
引起注意部分孩子因为父母疏于照顾,常常被父母忽视,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故意做出的出格事情,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
家庭影响有些父母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喜欢贪小便宜,孩子长期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耳濡目染,也会变得顺手牵羊,激进模仿。
需求没被满足孩子的一些正当需求经常被父母无理拒绝,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会变得脆弱,会冲破道德的底线,衍生出畸形的思想观,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
偷盗行为一般大多发生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大多数孩子还不清楚偷盗行为的卑劣之处。因此,父母需要注意在这个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那么父母可以怎么教育呢?
物品归属教育当然,我们应该知道,每件物品都是有归属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应该占为据有。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理解物品的归属,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形成物有所主的意识。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如果确实需要,应先征求主人的同意。
也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让孩子游戏中理解归属概念。比如过家家游戏,将玩具进行归属,建立贸易市场,来买卖玩具,要获得他人的玩具,就需要等价兑换。
道德教育父母要和孩子明确对和错,对的事可以做,错的事不可以做,不小心做错了要及时认错并改正。父母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场景给孩子灌输道德思想,给孩子观看一些道德教育节目。引导孩子在一些场景里做出道德的正确选择。
父母的信任和理解很重要家长一些过激的做法反而会有不良影响。在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同样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是没完没了地指责和责备,不给孩子贴上“小偷”标签。要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激发孩子的对抗和报复心理,或者产生自身的厌恶,从而失去自信心。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偷盗行为时,首先要仔细询问,问清楚原因,同时表明立场,让孩子明白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偷盗东西;然后带孩子主动认错,并将东西归还,让孩子形成知错能改的好习惯,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而羞于承认放任不管,导致以后养成不良习惯;最后反复教育,向孩子讲清其行为的后果,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
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孩子是带着空白来到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求知欲,而模仿就是孩子对这个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的一种有效常用途径。
父母做的任何事情,说的任何话,首先要考虑到是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当孩子出现不良习惯时,父母可以反观自己是否经常做这种行为,先纠正自己,同时对孩子说明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双方一起改正,互相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能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又能建立起这个行为的正确观。
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又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对别人的关爱友善之亲。
大家的孩子是否有出现过拿别人东西的情况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