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要走!”
“我要奶奶!奶奶快来!”
“爸爸,爸爸,爸爸来接我…”
一大早这是啥情况?
原来是幼儿园为了小班孩子提前适应,设置了半天的体验活动。今天是体验第一天,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第一位到教室的是小女汉子萌萌,拉着奶奶的手很酷的找到了自己的小板凳,看到桌上的玩具马上被吸引,连奶奶说的再见都没有听见,开心地玩起来。
不一会来了一位小萌宝小雨,个子小小的,轻声和老师说:“老师早上好。”拉着妈妈的手找到了自己的小板凳,妈妈陪着玩了一会就和妈妈再见了。
前面几个孩子第一天的表现都很好,适应性很强,我们老师的心也放下来了。
“我不要进去,我要回家。”
教室门口有了声音,小乐憋着嘴不肯进教室,妈妈抱着他坐在位子上,准备离开时,小乐拉着妈妈的衣服,哇的一声哭出来。妈妈擦了一下小乐眼泪,小乐死死拉住妈妈的手。妈妈只能趁不注意时赶紧跑出了教室,小乐见情况,更是大哭大闹,喊着“妈妈回来,妈妈走了!”老师过去安抚,小乐的哭声渐渐小了,被桌上的彩色积木吸引了注意力,自己玩了起来。
这边刚结束,女汉子萌萌却哭了起来。原来刚才被玩具吸引的她,这才回过神发现奶奶不在了。她拿起书包哭着往门外冲,老师们赶紧把萌萌抱了起来,和她对话,告诉她奶奶今天晚一会就会来接萌萌,萌萌抽泣着,却也点点头。
小乐和萌萌的哭声,也“唤醒”了其他宝贝,教室里孩子们的哭闹声开始大了起来,壮壮更是躺在地上喊着要爸爸妈妈。
只有两位老师,但哭闹的孩子太多了。于是,老师开始弹起了儿歌,“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美妙的钢琴声吸引了宝宝们的注意力,孩子们开始跟着老师哼歌,哭声渐渐停止了。
其实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有哭闹的情况很正常,因为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支持和帮助,用自己的力量独立起来;也是他第一次进入同龄人的圈子,有了“同学”的概念。对于这一切,孩子是陌生的,也失去了在家众星捧月的优越感,他感到了不适应,所以用哭闹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而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开启了与老师、与同伴的沟通和相处,短暂的哭闹也是正常的情绪表达,只要适应一段时间,让孩子对新环境新事物新朋友有了更多的感知,接下来的幼儿园生活会很愉快。
家长们,对于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哭闹情况,要注意以下“三做”和“三不做”。
一、三做。1.做孩子的引导者。当孩子出现抵触情况时,要引导他去交好朋友,和他说去幼儿园的好处,如学习讲故事、学会唱歌跳舞等等。
2.做孩子的鼓励者。孩子刚去幼儿园,自理、学习能力水平会有不同,家长要不断鼓励他在家的表现,比如自己喝水、自己穿袜子等,并告诉孩子去了幼儿园也能做得很棒。
3.做孩子的倾听者。刚去幼儿园的孩子表达欲很强,但因为孩子年龄小表达词汇有限,可能有时词不达意。这是家长需要留出时间倾听他的幼儿园故事,并且做出适当回应,这对孩子幼儿园的生活有促进作用。
二、三不做。1.不做“去买菜”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有些家长会说“奶奶去买菜马上就来”这样的话,孩子听了后,他记在了心里,会一直盼着你买菜回来。
2.不做“不要你了”的家长。刚进入幼儿园孩子哭闹很正常,如果怎么也哄不好孩子,让他哭一会冷处理也是有用的。但千万不要一气之下随意说“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听后会哭得更厉害。
3.不做“再抱一会”的家长。有的爷爷奶奶因为舍不得孩子哭,刚离开教室又回来抱抱孩子。这样的行为虽然短暂的哄了孩子,可他却更离不开你,哭得更伤心,而家长此时更舍不得,而孩子的依赖性会更强。
幼儿园是孩子社会性发展很重要的场所,家长要学会“三做”、“三不做”,为孩子护航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