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暑假一直在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得到了26k个赞同,近1k的评论,很多父母对这个现象,都有自己的话要说。大多数回答者的观点都很一致:暑假是拉开跟他人差距的最好时候,不能一直让孩子玩,玩一个暑期孩子就废了。
前两天跟一个朋友打电话聊天,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孩子终于要开学了,我终于可以轻松一点了,至少孩子上学的时间我就有自己的生活了。”朋友是个全职妈妈,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按理说三年级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较强,可是按朋友的话说却是“小时候只管照顾好吃穿就行了,越长大家长越累,因为你不仅要照顾好他吃喝,还得操心他的学习,还要担心他的未来。”
无论是网上的留言还是现实中朋友的做法,其实无疑都透露出现代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焦虑心理。为什么家长在孩子教育这一块,时刻感觉如临大敌呢?
01、为什么家长普遍如此焦虑?最近热播的电影《小欢喜》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一度引起人们的热议,剧中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这样一位焦虑的妈妈,她为了帮助女儿迎接高考,提前从春风中学的教师岗位辞职,研究食谱帮女儿调理身体,并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帮女儿英子复习。
她甚至为了坚持让女儿执行自己对她未来的规划,偷偷篡改女儿的高考志愿,她在女儿英子的身上,寄予了自己全部的愿望,她希望英子走自己画好的“人生地图”。宋倩看似都是为了英子着想,实则是迫切完成自己心愿的焦虑。
为什么很多家长都如宋倩一样,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孩子寄予厚望呢?其表面看是父母的教育焦虑,但根本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父母都拥有这样一项能力:那就是预言灾难。
什么是预言灾难呢?我们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刚刚会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往前走,妈妈在旁边喊:“宝宝别摔跤了。”还有最近两年陪写作业流行的各种段子,段子里的爸爸妈妈都会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说:“你这么不认真,学习怎么搞得好?现在学习都不好,将来怎么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考不上好大学,你怎么有份好工作,将来我们怎么能放心让你一个人过?”
静观我们身边,似乎有太多这样喜欢“预言灾难”的家长,有的家长孩子学习不好会焦虑,而有的家长孩子学习很好也焦虑,正如宋倩一样,实际上英子学习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她却因为害怕担心英子退步而焦虑。
其实这并不能完全怪家长,我们现代社会的教育状况、医疗状况、环境状况、安全状况等等,都让家长们不得不因为“预言灾难”而焦虑,以前只觉得中考、高考压力大,可是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才知道这种压力已经慢慢渗透到了小学甚至学龄前的早期教育。
然而,家长的焦虑就会引发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正如《少年派》里林妙妙的妈妈一样,把全部心力放在女儿身上,认为“妈最大的爱好就是你”,使得彼此都心力俱疲,没有一点个人空间存在。
心理学家斯科特 ·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对孩子人生的过度关爱,体现的是父母心智的不成熟,也是一种人格失调症,常常将自己与孩子都弄得疲惫不堪。”
02、 家长的过度焦虑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有一个朋友是做心理咨询的,曾经有个高三的孩子找他做心理咨询,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父母很开明,跟我说的最多的话是‘想考哪是哪,能考多好是多好’,但他们也经常跟我说‘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哪哪哪’这样的话,虽然我父母从来不给我太大的压力,但我总觉得如果我考不好就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就不能有一个高起点,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我觉得自己快抑郁了,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孩子的状态,其实他的父母也并不是像他说的这么没有要求,只是要求没有口头明确说出,而他内心却感知的很充分并且自身压力很大。
这种家庭里亲子之间的链接过于紧密,导致每个人对微小的事情过于敏感,表现上的开明,呈现出来的却是紧张的家庭状态,而他的本我不适应这种紧张状态,但是你的超我不断说服自己接受这种状态,告诉他“家庭环境是健康的,父母对我没压力”。但事实可能刚好相反,这种压力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已经渗透到他的内心,因为一个真正健康放松的家庭环境不应该有这样焦虑的孩子。
我们其实很容易就能在很多学生的背后找到和他们同样焦虑的老师或者父母,有的家长害怕高考前给孩子压力太大,所以像上面那个孩子父母一样表面上不露声色,但心里充满期许,时不时地给告诉孩子“我相信你能怎么样”,还有一类家长会时常向孩子预言着灾难即将来临,“现在不上大学还有什么用?”、“考不上大学将影响你的一生”、“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不管灾难预言的推理过程是否有因果逻辑关系、灾难发生的实际可能性有多高,家长总有办法找出符合假设的事例,也能找到一大堆反例,仿佛结果只有两个可能性“人生被毁掉”和“人生没被毁掉”,两个可能性各占50%。
这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自身由于压力过大而抑郁、或者临声发挥不好导致考试失败,而家长一直以为灌输给孩子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极端思想,也会导致孩子在考试失败之后想不开,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03、如何才能避免焦虑?孩子的焦虑其实根源都在于父母的焦虑,我们想要摆脱焦虑,那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l 摆脱焦虑型依恋,学会理解和反思很多家长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喜欢去指责和怪罪他人,比如一个焦虑型的妈妈看到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就喜欢指责孩子态度不好,或者指责伴侣不对孩子尽职尽责,其实这个妈妈的根源在于没有进行好自我问题的反思,也没有对自己的情感模式和行为做好自我调整。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你的愤怒/焦虑或者愤怒的表现,本质上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安抚自己、让自己避免直面被预言失败击中的恐惧?可是自己的这些指责和愤怒的表现,是否真的有达到安抚自己的目的,还是让自己更加焦虑了呢?
我们可以拿出一张纸,在左边写下容易触发自己焦虑的场景,自己在这些场景里的情绪、想法和行为,然后在右侧列举理想状况下你认为最好的,最能够安抚你的情绪、也最有利于关系的结果。然后你可以问自己:左边的部分,和右边的部分,是否真的可以联系起来呢?当我们明白现有的焦虑都是自己的预言灾难,我们就更能够释怀,不那么焦虑。
l 学会驯服不安所有的焦虑情绪,都会引发我们的不安,心理学中对不安的解释是因为不可见的威胁、对未来的否定性预想、不明朗的前途等事由而产生的忧虑、担心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对未来的消极预测造成了不安焦虑的心理。
当我们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者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没有把握时,就会产生不安和担心,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就会让我们感到忧虑难安。那么我们如何来驯服不安呢?
在《复原力》这本书里,作者提出驯服不安有三要素:
l 允许适当焦虑存在1、 察觉、接纳情绪及时察觉我们自己内心的不安,不要选择忽略、漠视或者逃避,这样不利用情绪的排遣,当我们察觉到不安情绪时,要及时地关注它、正视它、接纳它。2、 判断主观臆测心理学上称臆断为“歪曲的认知”。一旦受到臆断影响,我们就难以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和解释。比如前面说的很多家长喜欢预言灾难,其实就是判断上的主观臆测,当我们陷入情绪之中,就无法客观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任何事。如果能够认清自己的情绪,避免主观臆测,那么我们看事情就会理智许多。3、 排遣消极情绪我们除了要在思想层面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外,同时还需要在身体上采取行动,才能真正缓解情绪,消除不安。像我排遣消极情绪的方式就是散步、聊天、看一些网络笑话等等,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看待事情才会更加理智。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焦虑能让人表现更好。这和一种叫做“不现实的乐观主义 (unrealistic optimism)”的心理现象有关。
大多数人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有这样的倾向:无视负面的信息,而偏爱那些满足我们的反馈。有一个新的、还未发表的研究 (by Tali Sharot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指出,当人们焦虑时,这种“不现实的乐观主义”就会消失。他们变得能够客观地接受信息,从而导向更好的决策。也就是说,适当水平的焦虑能帮助你客观认识你的处境,你会能够看到pros和cons,而不是只看到好的一面。
总之,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正确面对“焦虑”这个情绪,不要抱有盲目的乐观和期许,对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控制和处理焦虑情绪。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陪宝宝写日记,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