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离异了,孩子归他。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娃,白净净,粉嫩嫩的,集合了父母的优点,别提都多惹人疼爱了。
20来岁的表弟自己还是个大孩子,又是个男的,本来在照顾孩子上就没有经验可谈,再加上离异带来的消沉,对孩子的照顾就更加疏忽了。只见他整天抱着手机,也不和孩子交流,更别说哄他、逗他、和他一起玩了,孩子要么跟在他后面,要么自己在旁边玩。三岁多了,只会讲很少的词组,也不太开口说话。他爷爷很担心,是不是孩子智力方面有什么问题。
由于这种种原因,亲邻们也都对这个小孩格外的心疼和照顾。小孩很乖,但就是有一点让所有人都崩溃,那就是:一哭起来,就没玩没了。像唱曲儿一样,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或者不合他心意,他能持续哼哼唧唧的哭几个小时。
图片来自网络
那现场感受,就像有毛毛虫在你心口拱啊拱,挠的你又闷又躁,却又无可奈何。
还有一点就是:这小孩特黏人。一旦有大人对他表现出亲密疼爱,有身体接触时,他就会不自觉地往你身上靠,甚至像个橡皮糖一样,软软的恨不得搭在你身上。
后来,孩子寄养到他姑奶奶家里,家里还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小姐姐。奶奶唠唠叨叨,姐姐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只几个月时间,孩子说话好像一下子流利清晰起来,爱哭和黏人的毛病也有所改善。
《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书里说:3-4岁,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开始有显著变化。而国内外的儿童教育专家也认为:3岁多,是儿童口语发展以及语言表达的关键期。
而正好在这个年龄段,小男孩遭遇了母亲的离开,以及父亲的零交流。所以,孩子的心理上发生变化,却不被看见,不被理解,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就只好用“哭”和“黏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而后来的寄养生活,既有小姐姐的语言互动,又被奶奶看见和关爱,正好提供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环境。
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一种无声的诉求。
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再做一个不发声的父母或者陪伴者了,该唠叨时就唠叨,该啰嗦时就啰嗦,孩子愿意跟你说,也需要你跟他说。
在陪伴孩子方面,很多父母都是不及格的。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在他的著作《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写道:最好的教育是,在玩乐中奠定你和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如果你无法做到如此高质量的陪伴,那就尽力做到最基础的陪伴吧。
其实,只要你做到以下三点,你就已经超过大多数的父母了。
01,聆听。你会聆听吗?
你在聆听吗?
你懂聆听吗?
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说:聆听的能力对于情感引导而言非常至关重要。听年幼的孩子说话和听成人说话有所不同,你需要同时用你的眼睛和耳朵去关注他。你甚至可能需要蹲下来和他的视线平齐,以便能直接和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知道你确实在专心致志关注着他。此外,良好的聆听不仅意味着要注意孩子所说的话,也包括观察他的肢体语言。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经历:即使你们在同一个房间,孩子如果有事叫你,你若是不回应,他就会一直喊,一直喊,直到你回应了为止。
为什么就在你眼前,他也很清楚你能听见他叫你,他却一定要等你回应他呢?因为,他要确定一件事:你有没有在听,你没有在关注他。只有他确定,你确实已经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了,他才会继续。
我们也经常看见这样好玩的事情:小朋友跟妈妈说话时,如果妈妈的脸扭在一边没有看她,她就会使劲把妈妈的脸扳过来,看着她的脸,她的眼睛才行。
真正的聆听,不只用耳,还要用眼和心。不只是听声音,还需要“察言观色”,有时,还要你听出他故意没说出来,却想让你知道的意思。
倘若你有哪一次没有聚精会神地当个好听众,孩子们是一定不会忘记提醒你的。
如果叫不醒你,那孩子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表达,比如:哭。
02,回应。人类天生需要回应,这是他们确认自己是否安全的根据。因为,每一个不确定,带来的都可能是灾难或者死亡。
你扔一个石子到水里,就会有一圈波纹;你存进ATM机1000块,手机就会收到一个1000块的到账提醒;你打开一扇门,爱人就在家里……
人们就是借由这一系列的确定事件,来定位自己的存在,确认自己的幸福。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父母的回应更加重要,因为父母几乎是他们的全部世界,也是他们向外探索新世界的最可靠的依仗,你的及时回应,让他们有安全感,也有更大的勇气去向外探索。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是低头一族,一人抱一个手机各玩各的,把孩子丢在一边自己玩。如果孩子有需求,也是“嗯”“啊”的敷衍应对,如果孩子长久不被看见,不被理解,需求得不到有效的回应,慢慢的就不再发声,就会收回向外探索的触角,严重的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社交,甚至有自闭倾向。
真的到了这个程度,你再想纠正,费的可就不是一般的功夫了。正所谓:只图一时爽,矫正路漫长。
再者,父母对他的回应模式,也影响着他对别人的回应模式。
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印版。
你尊重,他就学会尊重;你敷衍,他也学会敷衍。
03,从互动到主动。互动是有来有往,互通来往。
在《教养的迷思》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来形容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叫“双向街”。
书中是这么说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就像任意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双向街——就像做一笔业务,双方都要扮演角色。当两个人互动时,一方说的话、做的事,是对另一方说的话、做的事的回应,也是对过去说的话,做的事的回应。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条街里,双方说的话,做的事,以及回应,都是流动着,并且长久的互相影响和塑造。
所有的关系其实都有着水的性质,只有流动,才是活的,才是生机勃勃的。
如果你想更好的影响孩子,就可以做主动的那一方,主动去找孩子说话,变身一个啰嗦虫,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婆。(这里只针对5岁以下的小孩子。)
试着主动去哄孩子说话,逗孩子说话,引导孩子说话,有时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他会流露出那种故意有点小烦,却又暗暗开心和自豪的小神情,这时的你就该忍着偷乐了。
我们一直在反对暴力,而“不听,不看,不说”就是一种典型的冷暴力,成人都无法忍受,更何况一个正需要你悉心照顾的孩子。
学会听,学会应,学会主动说,才是你考取“父母合格证”的第一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