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不安,有时问题的根源来自于经常被忽略的乳糖不耐症,乳糖酶缺乏让孩子容易因为肠胃不舒服而哭泣,如果长期忽略,可能会造成肠胃道发育不全、发育缓慢,或是造成宝宝其他肠胃道疾病。
乳糖不耐基因常见
对新生儿而言,良好的饮食与睡眠关乎宝宝的成长与发育。如果孩子有吃不好或睡不好的情况,除了影响生长曲线造成孩子情绪不稳与易哭闹之外,家长也会心力交瘁。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刘明发表示,如果新生儿的所有需求都已满足,仍莫名哭闹,很多时候是与孩子的肠胃不适有关,其中最常被忽略即是乳糖不耐症。
根据研究,约有70%的人带有乳糖不耐基因,但大约只有25%的成人有症状,明显的症状表现是空腹喝奶制品时(无论是拿铁、奶茶还是酸奶),会出现轻重程度不一的肠胃不适或胀气。若只有轻微的乳糖不适,通常患者每天对奶制品的接受量可以比严重的乳糖不适患者为多。
◆◆2岁后乳糖酶数量下降
◆◆
在正常的情况下,即便未罹患乳糖不耐症,但2岁后人身体内的乳糖酶数量都会下降(建议母乳喂至2岁的原因)。
因此,刘明发医师建议1岁之后至青春期的孩子,奶制品的供应为一天400~500ml,并在三餐饭后补充(混和食物饮用可减少不适),尽量避免空腹饮用。个人也可视自己对牛奶的接受度决定每日饮用量,如果喝太多不舒服,就减少摄取量,或是1岁后用豆浆或其他食物作为营养的替代品。
宝宝莫名哭闹
可能来自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发生的遗传基因位于人体的第二对染色体,这些基因会造成肠胃中的乳糖酶缺乏,让乳糖无法在肠胃中完全消化而产生过多氢气,进而造成胀气。
刘明发医师解释,正常的情况下,孕妈咪妊娠32~38周,胎儿肠胃中的乳糖酶数量可发展至成人数量的70%,产后喂奶会持续刺激宝宝乳糖酶发展,在月龄4个月左右,可发展成熟。但若宝宝有乳糖不耐症,出生后喂奶就无法刺激乳糖酶持续生成,产后1~2周,随着奶量增加,就可发现宝宝的喝奶不太顺利,症状包括食量减少、肚子胀气、奶喂不进去、容易溢吐奶、腹泻、体重增加缓慢、喂食过程中容易哭闹等。
如果之前20分钟可以喝90ml的奶,但症状出现后,90ml的奶需要喂一个多小时,或是明明很饿,但奶没喝多少就拒绝再喝,每天排便的次数超过10次等,就必须怀疑是否有乳糖不耐症或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与乳糖不耐症类似,但排便时比较容易出现血丝,还可能伴随呕吐与皮肤过敏的症状。
未及时发现
扩大肠胃问题
依据宝宝体重增加的幅度,小儿科医师通常可确认孩子的成长状况,宝宝四个月时,体重若能达到出生时体重的两倍,可初步排除肠胃发育不佳的情况。
许多初期就出现乳糖不耐症症状的宝宝,因为未实时诊断治疗,使得乳糖酶缺乏的副作用影到消化功能(例如绒毛发育不佳、肠道发炎等),反而扩大孩子的肠胃问题或影响肠胃发育,长期下来就可能造成孩子持续性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肠绞痛或是情绪问题(因为不舒服而经常哭闹)。
母乳哺喂搭配益生菌
对婴幼儿来说,为了满足发育需求,一方面必须顾及均衡营养,另一方面则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以给宝宝量身打造的母乳为例,平均100ml母乳中含有7克乳糖,专供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除此之外,母乳中的乳糖还附带有唾液酸、有益脑部发育的油脂等物质,让宝宝在补充能量的同时,也帮助大脑健全发育。
整体而言,哺喂母乳对宝宝健康的益处较大,因此就算宝宝有乳糖不耐的症状,医师多半还是会鼓励妈妈继续哺喂母乳,同时搭配益生菌与防胀气的药物,或是直接在母乳中添加乳糖酶,让妈妈可以在孩子1岁前顺利(以奶类为主食的阶段)持续哺喂母乳。若宝宝的饮食除了母乳之外也包含配方奶,则须将配方奶改为无乳糖的奶粉,并依孩子乳糖耐受的程度与改善状况调整母乳与配方奶的比例。
关注饮食状况并适时就医
若宝宝乳糖不耐症的症状持续且未获得治疗,绒毛组织就会发育不全,进而可能导致对牛奶蛋白过敏或皮肤问题,如湿疹或皮肤过敏。此时更换奶粉就需选择无乳糖与水解蛋白的混和配方奶粉,才能帮助解决宝宝的肠胃问题。
无乳糖的配方奶粉通常会选用麦芽糊精或玉米糖浆取代乳糖,来供应宝宝所需的热量,这种配方奶虽无法取代母乳中的其他活性物质所带给宝宝的益处,但却能让孩子在充足的热量供应下缓解症状、恢复肠胃功能。临床上,约80%的乳糖不耐症宝宝在更换无乳糖配方奶后,都能恢复正常饮食。
肠胃道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健康的肠胃道攸关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甚至可能解决让家长头痛的宝宝肌肤过敏、肠绞痛以及孩子难哄睡与情绪不安定等状况。因此,建议新生儿若有饮食上的问题,要及早寻求小儿肠胃科医师的诊断,找到适当的方法对症下药,避免因主观判断而延误治疗。
◆◆用对治疗降低用药期
◆◆
当宝宝有乳糖不耐症时,更换对的配方奶粉与治疗方式,通常一个礼拜就可以让症状好转,搭配的肠胃消化药物也可以在使用1~2周后停药,但如果始终未找到对的治疗方式或更换成对的配方奶粉,肠胃的用药可能就必须持续半年以上,甚至更久。
单边哺喂母乳
直至宝宝饱足
若宝宝确诊为乳糖不耐症,全母乳的妈妈哺喂方式不须因此有特别的调整,但刘明发医师建议妈妈每日牛奶的饮用量不要超过500ml,并且饮食须尽量多元均衡。
此外,亲喂母乳的妈妈也建议每次以单边乳房将宝宝哺喂饱足,可让乳糖较多的前乳与油脂较多的后乳被宝宝完整摄取,避免中途换边而使宝宝吸吮的都是乳糖较多的前乳。若妈妈担心日后有大小乳的问题,则建议一边喂完这餐,下一餐再换边哺喂。
也建议妈妈无论是选择亲喂还是瓶喂,都尽量让宝宝少量多餐。一岁之前,饿了就喂,或是哺喂间隔尽量不要超过3小时。这样做一方面是配合宝宝现阶段的肠胃吸收能力,另一方面也不会增加宝宝的肠胃负担,宝宝的吸收效率也会比较好,溢吐奶的情况也会比较少。
刘明发医师表示,发生乳糖不适的情况一般是因为乳糖酶数量比正常值少,目前没有发现完全无乳糖酶的案例,因此每日的饮食中无须完全杜绝乳制品,只须控制总量即可。
宝宝慢慢长大后,就逐渐不以奶类为主食,为确保完整摄取六大类营养素,妈妈可少量添加乳制品,测试宝宝接受的量,或是直接用豆浆取代,但另外须加强孩子对豆类、小鱼干、黑芝麻等钙质食物的摄取。
◆◆适度按摩缓解胀气!
◆◆
乳糖酶缺乏让宝宝的肠胃遇到乳糖就产生氢气,使宝宝因为胀气而无法喝进更多奶。此时若宝宝的胀气迟迟未消,建议家长在宝宝喝奶后2小时,适度使用胀气膏或安全的植物油脂,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旋转按摩,帮助舒缓胀气。但仍要提醒的是,要改善胀气问题须从解决肠胃道问题着手,通过对症治疗,才能让孩子的胀气不再发生。
*本文由好孕妈妈原创,内容经由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刘明发确认,并与好孕妈妈共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