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庆幸自己,及时读到了这本书《父母的语言》,因为我们家的孩子刚刚两岁零八个月,我也强烈建议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定要买来看看。
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是告诉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对话,即“3T原则”法。
第一个T:共情关注(Tune in)共情关注就是要求父母有意识的去关注孩子在关注什么。换句话说,孩子关注什么,我们就关注什么。
这点我自己平时就做得不好,比如我们家孩子在认真的玩积木,我有时候会叫她过来做点别的事情,我们总是无意识的打断孩子在做的事情,这点是不对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关注她在做什么,还要参与进来,一起做,一起讨论。
当我们参与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时,哪怕孩子的热度只持续了五分钟,就转换了注意力,孩子的大脑也能得到开发。
以后,我知道怎么跟孩子玩了,还好知道得没有太晚。
第二个T:充分交流(Talk more)充分交流就是要求父母多跟孩子说话,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分门别类的词汇,并学会它们的使用方式。
在这点上,我还是做得不错的,只是在我没有读到这本书前,不知道它就是第二个T。
我平时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就喜欢跟在旁边,我会一边洗菜一边说,今天我们做西红柿炒鸡蛋。
早上起床的时候,我跟她一起去刷牙,我会说你的牙刷是粉色的,妈妈的牙刷是天蓝色的,等等。
当我们在孩子面前说出这些单词的时候,孩子的大脑会同时吸纳父母的话,有助于大脑的开发和亲子依恋的建立。
第三个T:轮流谈话(Take turns)最后一个T,要求父母和孩子在交流时轮流参与谈话。它不仅是亲子交流黄金准则,也是3T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开发儿童的大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开放式的问题能够完美实现“轮流谈话”的目的。
封闭式的问题:
“宝宝,你看这个布娃娃的头发是颜色呀?”
“黄色。”
开放式的问题:
“宝贝,天快下雨了,我们应该怎么出门呀?”
我们只需要将“为什么”、“怎么办”抛给孩子,就足以让她们在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了。
不要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学习成绩比别的孩子差的时候才开始着急。
因为等到那个时候,孩子就真的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用父母的语言,来帮孩子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