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起来,楼上孩子又被打了。一大早就打孩子的事情,我也就见过楼上这一家。
打了足足十多分钟,打的过程中还骂骂咧咧的。
我以为他会有什么很厉害的言语,但我趴在窗户上听了半天,他嘴里出来的话只有一句:
“你究竟听不听话?!”
而他的女儿也不愧是他的女儿,回答也只有一句:
“我听话,我乖,我再也不了。”
楼上孩子挨打,不仅仅是这一次,她属于经常挨打的,每次都打的很惨,孩子叫的撕心裂肺。
究其原因,仅仅可能只是:晚上做作业慢、周末某个动作慢。并且每次挨打的模式基本一样:挨打,再配上重复的对话。
偶尔有例外,挨打超过20分钟,奶奶会出来保护。
奶奶也只有一句话:“你打她干啥子嘛”
然后响起更大的几声打骂声,草草结束。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一犯错误就打,或者打了就不了了之,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我喜欢把这个犯错后的时间称作孩子的自我认知期。
很多爸爸妈妈和我交流,感觉现在和孩子交流基本靠吼,教育基本靠手。
一遇到孩子犯错误,瞬间火气就上来,像吃了炸药一样。
事实上,经常吼孩子,交流基本阻断,教育微乎其微。
孩子犯错之后,做一些有效的沟通,掌握好方法,比打骂效果更好。
1、弄清原委
事情弄清楚之前,建议不要劈头盖脸开骂。务必弄清事情的原委,让孩子有说话的时机。
楼上爸爸的做法,就是不问缘由,突然爆发,直接开打。
这样的做法,即便孩子口里叫作“我错了”,但孩子未必真心认错。
2、了解想法
知道原委和孩子内心想法后,要问清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便是一些很“吓人”的想法,都不要慌张。
他说了很“吓人”的想法,我们都应该理解为童言无忌。
引导孩子自己找出解决方法,先顺着他的想法,给他尊重,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寻找办法。
他可能会想出很多个解决办法来,不要急着否定,而是应该帮着他分析这些解决办法是否真的能够解决问题。
3、分析后果
罗列出孩子想到的解决办法,一一的分析。
首先就要让他自己分析,如果这样做了,会有怎样的后果。
曾经有一个小孩,在小区玩耍,其他小朋友不给他玩具玩,他非常的生气。
回家后告诉妈妈:“我一定要让他们好看,下次我要打哭他们!”
妈妈没有生气,告诉孩子:“打哭了以后呢?他就会给你玩具了吗?”
孩子说:“应该不会。”
妈妈说:“那你打他有什么用?想想有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或者你想一想为什么他不给你玩具玩呢?”
最后小朋友想了想说:“那下次我带我的玩具下去,和他分享着玩,互换着玩。”
4、换位思考
让孩子站在你的立场想一想:他希望你怎么做?
我相信他绝对不会说“我希望你打我”,那他就应该给出另外一个希望你对待他的方法。
把这个方法,作为你和孩子之间的约定,既能增强互信,也能增进感情,还能解决问题。
同时,他提出的希望,家长一定要积极的支持他,这样以后孩子遇到什么事情,会更有信心。
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的思考处理他的问题,会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以后怎么做的问题。
5、学着反思
最后,必须要问孩子一个问题“你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准备怎么做?”
不是让他不要怎么做,而是他自己想应该怎么做。要让孩子学着反思,学着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不仅仅能够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还能增加他的判断力。
这个过程中,父母只需要把握方向就可以了,教导他正确的是非观即可。
总体原则:
要充分的尊重孩子,因为他不是你的玩具、不是你的附属,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要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他的同时,教会他做人做事的道理。绝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他的身上。
毕竟,我们想的是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成为另外一个自己。
文:家长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