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场景在我身边的朋友同事中发生了好多次,现在的孩子太精明了,假装没带钱来阻止他们花钱变得越来越难,可对于什么东西值得买、什么东西不值得的标准,成年人和孩子很难达成一致。
于是我们一起讨论了怎么和孩子谈钱的话题。
在移动支付的时代,花钱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钱变成了数字,成年人对于掌控自己花钱这件事尚且做得不到位,又面临着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关于金钱的知识。
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人有钱就变坏,可当前早就过了破坏规则发财致富的社会阶段,更多人赚钱靠的是个人的学识、才华、能力,金钱不再是罪恶的代名词,它是中性的,而且它可以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用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优秀品格。
如何充分发挥金钱的工具作用,隆重推荐这本《反溺爱》,这是一本关于财商教育的亲子家教书,给了我们和孩子交流“钱”这个话题的方式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财商、情商、智商。
在今天这个高度物质化的世界,“钱”成为家庭中备受关注、无法回避的话题,但该如何跟孩子谈钱却让家长无比头疼。有人以为钱最容易宠坏孩子,困惑如何教孩子花钱,不好意思与孩子谈钱,有人又觉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不考虑自己实际情况,砸锅卖铁也要满足,造成整个家庭经济的崩溃,最终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满意。
不论哪种情况,或早或晚,孩子总是会对钱,会对家庭的经济状况感兴趣,从文初场景中的无知,到有了明确金钱概念后的关注,当他们问出“我们家有钱吗”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就该考虑,是时候和孩子谈谈钱了。
《反溺爱》这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Opposite of Spoiled》,当大多数人认为金钱把孩子宠坏了,这本书提供了新的思路,借助金钱实现宠坏的反面,培养自控、乐观、坚毅的孩子。
你不信吗?来看看作者罗恩·利伯是怎么做到的。
利伯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专栏作家,多年来他一直倾力研究儿童教育与金钱的课题,依据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理财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十多年来的采访、调研和在专栏、脸书上与粉丝的互动,创作此书。
在书中,他通过“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如何开始和孩子谈钱”、“如何给孩子零用钱”、“如何让孩子聪明消费”、“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如何和孩子谈捐献”、“为什么孩子必须工作”、“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多少钱才够”9堂家庭财商课,希望教会孩子财富的知识、幸福的学问,为孩子提供了财商启蒙的实用指南。
贯穿在9堂课中,利伯认为和孩子谈钱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以下四个特质。
一、用孩子的零用钱来培养耐心樊登读书在讲述《掌控习惯》这本书中谈到,人类一度长期活在需要即时回报的环境中。在条件恶劣的原始时代,重视即时满足、活在当下是基本的生存准则。所以孩子在满足当下需求和考虑长远之间,往往选择了前者。
但最近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生活开始充满了延迟回报的选择。我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进入社会工作,我们需要经过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才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大家在教育领域的投入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形式的棉花糖实验,只有懂得放弃当下的享受,才能收获长远的未来。所以耐心这个品格非常重要,而我们可以通过零用钱这个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耐心。
很多家庭会给孩子零花钱,从给零用钱开始,和孩子讨论钱的问题,将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孩子讨论零用钱的分配,花多少在吃饭上,花多少在零食上,花多少在日常用品上,留多少应对意外情况,留多少存着购买心仪的礼物,这是一个教会孩子等待和延迟满足的过程。
我至今记得,我从小学五年纪开始就完全掌管了自己整个学期的零花钱,大概是200元左右,一个学期18或19个星期,每周5元,我的目标是要确保自己到了期末都有钱花,而如果有结余就可以自由安排,只要尝过一次自由安排的快乐,就有了充分的动力控制自己初期的花费。因为这样的经历,我始终可以很好地掌控金钱,不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所以,我也打算在孩子有明确金钱概念后,给他们零用钱,从实际使用中学习用钱,学会用钱,做金钱的掌控者,而非金钱的奴隶。
在零用钱的内容中,作者利伯还介绍了家庭银行的模式,孩子存1块钱,下个月给他2块钱,这样的游戏让孩子理解储蓄、利率、收益、复利等金融概念,让孩子了解所谓金钱的魔力,学会等待、学会前期耐心地付出。
二、用工作赚钱来培养毅力有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孩子非常容易就放弃,无法在压力和挫折的环境下工作,“孩子至上”的社会氛围养成了“穷人家的大少爷/娇小姐”。工作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件持续一段时间的事情,不是一天或两天,不是打鸡血一时爽,工作意味着做有趣的事情之外还需要做无趣的事情,由不得自己决定。让孩子更早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金钱,是让他们体会坚持的有效方式。
相比国外给孩子的很多工作体验机会,我们身边的确少了很多现成可实践的方法。既然外部的工作比较难安排,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安排家庭内部的工作。当然作者并不推崇将家务变成工作,因为家务应该是由家人分担的,它应该是每个人的义务,而不应该是赚钱的方式。
当孩子长大一些,他可以通过帮忙照看家里更小的孩子,给小伙伴上课,利用自己的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陪练等,将是实际可操作的方法。
在我小的时候,学校会有勤工俭学,南方多采用的形式是采茶。在完成学校的任务后,多赚取的钱就会直接给孩子。采茶这事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只要认真细致就行,真是一项给孩子的好工作,很多小伙伴通过采茶实现了好长时间的零食自由,回想起来,那些能坚持认真采茶而不去玩闹的同学,现在的职业发展都相当不错。
能抵挡住诱惑、坚守工作岗位的人都有着超强的毅力。
三、用聪明消费来培养取舍的智慧需要和想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孩子来说,很可能会将他们混为一谈。让我们用下面一张图来明确下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
满足使用需求的普通品牌的物品是“需要”,满足使用需求的奢侈品牌的物品是“想要”,比如孩子的外套,“需要”的只要几十元、几百元,“想要”的可能就是几千元、几万元;同样是外套,日常款式、适合的季节中经常穿的是“需要”,只适合舞台演出、一年只穿得了一次的是“想要”;而如果这只穿一次的衣服,可以通过借的方式拿到,是“需要”,不想借非得买就是“想要”了。
清楚了两者之间的差别,我们也要懂得这并不是在追求低价,因为某些情况下价格和质量是成正比的。作者利伯给出了一个兰斯恩德界线的概念,兰斯恩德是一个中等价位的品牌,我们追求性价比,不盲目消费。当然,这条线在不同的家庭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定,如果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设定这条线,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除了通过判断需要和想要来判断是否消费和如何消费之外,我们还可以设定与快乐相关的消费的指导原则,即计算快乐产出比。尤其在选择玩乐方式上,这一原则非常有用,是花20元钱体验10次抓娃娃且不一定能抓到,还是直接用20元钱买一个小玩偶,是玩5分钟结束的游乐项目还是用同样的钱买一个益智玩具,让孩子练习、体验做选择、承担选择的结果,这样的尝试越多,孩子越能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成为一个精明的消费者。
当然原则有很多,还可以是好处更大或伤害更少,还可以根据建立有趣的家庭购买惯例,比如在购买零食方面,我给孩子设定了每次去“只准买一个”,然后有一次他选了个零食大礼包,好吧,被孩子完败!我们的规定在下一次紧急增加了不准买超过一个大包装中有3个及以上品种的零食。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做取舍,因为花钱的多少和收获的多少是很难达成正比的,何况金钱买到的东西很多是非常难以衡量的。有研究表明,在培养孩子体育爱好方面,因为家长花钱越多,孩子越有压力,对运动项目的兴趣越低。课外兴趣班占很多家长教育支出的较大比例,和孩子一起做取舍,别让金钱阻挡了孩子享受学习新东西的乐趣,聪明消费。
四、用捐献来培养慷慨的个性在讨论捐献时,咱们大中国的情况和作者所在的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从大多数人的情况来说,国人并没有捐献的习惯,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涉及到捐献的,基本上是和集体相关的,比如重大灾害时的捐献,同学同事中有重大疾病时的捐献,还有集中扶贫帮困的捐献,当然,网络上各种捐献平台越来越多,比如腾讯公益中就有非常多的项目,是我们实践捐献这件事时可选择的平台。
捐献培养的是慷慨的个性,研究表明,给予比付出给人更多幸福感。当然,孩子的幸福感更多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你在孩子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透露出“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的人是傻子”的观念,你的孩子也将无法从中收获正向的激励。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就会接触到“分享”的概念,而捐献是将自己的物品、钱送给需要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捐献会影响生活品质,那么是否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少买一些玩具、少吃一顿大餐、少去一次游乐园,以这样的“牺牲”去帮助别人,带孩子经历这样的选择和捐献的整个过程,才能真正让孩子懂得慷慨的内涵。
捐献还可以培养的是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去改变社会、去建设家园,这样的情怀可以在和孩子讨论捐献这件事时传达给他们。
选择帮助谁,哪个项目的意义更重大,怎样形式的捐献更有用,关于捐献,孩子越大我们可讨论的话题更加深入。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具备的优秀品格,无论是自控、乐观还是坚毅,每个特质都可以通过财商教育来培养。在实践《反溺爱》这本书的建议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掌控金钱、体会生活的智慧、感受生命的意义。现在起,让我们和孩子谈谈钱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