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那些幸福的童年里,都有着满分的安全感。那么,满分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1、安全感是什么?
对于幼儿来说,安全感是孩子在生理需求之外需要在与父母的互动中所获得的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而孩子与父母的互动被称为依恋关系。
最初在子宫内,胎儿的认知即:我是No.1,世界皆要响应我的需求。而胎儿降生来到这个世界的100天内,虽然身体与母亲分离,但认知却还和子宫内一样。孩子的3个月至4岁这段时间,完成自我认知。
依恋关系随着孩子的成长,由最开始的无差别,到开始分化,进而形成差别对待,再到多重依恋阶段,父母永远是所有亲人中,对孩子安全感影响最大的。
2、安全感缺失的影响。
120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对食物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给宝宝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可以了。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否则会阻碍孩子成长,让孩子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并衍生了行为矫正式儿童养育体系的哭声免疫法,告诉万千家庭“把孩子当机器一样训练塑造,不要亲吻,不要拥抱,不要轻易满足孩子,不要理会孩子哭泣,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套理论确实让每个宝宝都能快速成为一个“乖”孩子”,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美国。但美国用几代人被“哭声免疫法”毁掉的童年,居然发现这个方法的背后,是剥夺婴儿情感认知,无视孩子内心诉求的残忍真相。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进行“恒河猴母爱剥离实验”: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婴猴只有在饥饿难耐时,才会到铁丝妈妈处进食,其余时间均牢牢抱住布料妈妈。当实验人员撤掉布料时,婴猴均出现了战栗,尖叫,摇摆等情绪极不稳定的行为。
而这些在没有互动,没有玩耍的环境中长大的恒河猴,首先丧失的是正常的社交能力,他们无法与正常的猴群相处。哈洛继而的繁殖实验发现:所有的公猴失去了寻偶和交配的能力,母猴根本不愿交配。被强行受孕而产下的小猴,7只在出生后再也不被母亲理睬,8只遭受母亲的虐待,4只被母亲杀死,只有1只在接受母亲笨拙的喂奶。这个实验的牺牲品,几乎都丧失了养育后代的能力。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中会明显落后,不太能够离开原生家庭,去探索世界,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3、安全感应该如何建立
对于这件事,母亲们的情绪是否足够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孩子拥有非常敏锐的觉察力,在小婴儿时期,他们已经能够分辨身边照顾者的情绪变化,你的情绪是认真,还是敷衍,他完全能感知。所以我们经常说,小宝宝也懂得察言观色。正因如此,当孩子母亲情绪不稳定时,这些情绪能量会非常精准地被孩子吸收,当焦虑、烦躁、愤怒等负面情绪占据大多数时间时,孩子的不安感会增加,并随着一并出现焦虑、愤怒的表现等。
第二,触摸的重要性。在童年时期,孩子与父母的肢体亲密接触越多,孩子的心理成长会更健康,情感也更充沛。婴儿的皮肤是其身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触摸能对这些神经末梢产生有效刺激,从而传回神经中枢,促进大脑发育。而拥抱,抚触等是安抚婴儿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幼年时期,触摸感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有可能会出现情感障碍,如自控力差,自卑,缺乏同理心等。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以及攻击性。
第三,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参与程度。中国的“丧偶式”育儿,几乎让社会默认“带孩子就是母亲的事”。可家庭中,一个成员缺失严重,并不利于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父亲作为孩子精神能量的守护神,在孩子完成自我认知后,父亲对于孩子的认同、赞美与鼓励,其作用是母亲的数十倍,尤其对于男孩而言,父亲的行为,具有模仿性。但有多少父亲在那样的观念中,缺席了一个又一个孩子重要的成长期。
同时,拥有父亲参与更多成长的孩子,都拥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父母作为孩子在世界上第一对异性互动模板,以及同性榜样,对孩子的影响贯穿一生,包括成人、立世以及择偶。每个孩子都打着原生家庭的烙印,而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第四,发自内心的接纳孩子而不抱着任何期待。可能很多人会反驳,怎么能对孩子没有期许?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在于:不带着条件去爱孩子。
举个栗子:这次孩子考试100分,家人们觉得孩子真棒,进行表扬:这次考得不错,下次要继续保持。而不能允许孩子第二次考试也许只有80分。
在孩子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对他们的期待也许只是:平安,健康,快乐,幸福。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 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可是当我们爱的条件越来越多,我们真正”看见”孩子的机会其实越来越少。
4、拥有安全感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第一,具备安全感的孩子,更加敢于去探索这个世界。在社交方面,这一类的孩子自信且勇敢,并拥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第二,他们懂得爱自己以及爱他人,人格独立,更加懂得如何拒绝。
第三,童年的幸福感,能够帮助孩子抵抗未来所受到的挫折,这一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曾经有个故事: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颗蘑菇,于是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不喝。有一天,心理医生也撑着一把伞,蹲在病人旁边。病人好奇的问:你是谁啊?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啊。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医生站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问: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蘑菇也可以走来走去啊!病人觉得有理,不再待在角落,也开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后来医生开始吃东西,做别的事情,并告诉病人:蘑菇也可以做这些呀。
几个星期后,病人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所以,让事情好转的往往不是回应,而是联结。当宝宝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他需要我们真去“看见”他,去联结他的情绪,去共情,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说教。
育儿即是育己。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父母陪孩子走的这段人生路,愿我们既能与同行者亲密无间,也能目送他们前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