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这一代成年人吃够了哑巴英语的苦头,所以在目前孩子的英语教育中,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口语训练。原本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说出来是一个基本功能。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大家在孩子不进行大量听力输入的情况下,在没有任何英语语音和场景枳累的情况下,以为孩子有一些单词量就可以直接找外教,并希望依靠和外教谈天气、聊爱好就可以解决孩子的口语向题,是非常不现实的。
输出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输人的问题。总有人说,中国人在国内学英语和在国外学英语不一样,因为没有语言环境。但是语言环境是什么,说到底,就是情境对应。在中国目前真实的英语语音环境还不够好的情况下,重视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境对应积累,多听原版儿歌、多看原版动画片、多听原版故事的音频,这些都是积累英语语音信号、训练韵律节奏和语感的有效途径。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能力有了,才有可能听得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复述是输出的第一步!
但是仅有复述是不行的,因为语言需要交流和互动。所以,情境对应就变得更加重要。动画片和书中的场景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孤立的单词和句型才有可能互通互联。到时候.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一且和过去积累的场景相吻合,输出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个时候,场景和语言之间因为没有了中文这个媒介,所以中式英语的问题也自然就不存在了。
总有妈妈问我萌萌,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听没听进去呢?怎么才能知道他学没学会呢?要萌萌说,这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准备好了,就一定会给你惊喜!如果你一定要有个评价的标准,那就每天默默地计算一下你给孩子听了多少、看了多少、读了多少,就够了!
听说读写,在中国目前的英语环境下,说(能像母语一样自主表达)的滞后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但是滞后不等于放弃。从听开始——听儿歌、看动画片、听故事音频,让孩子积累大量正确的语音信号,这些信号会内化成孩子的听力辨音、听觉记忆能力并进而形成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
另外,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场景,强化孩子的情境对应能力。在自主阅读的初期,就加强孩子的朗读训练,让读出来成为说出来的前奏。最后,输入的场景数量决定了输出的水平。在互动环境具备的情况下,说出来就不会成为问题,而写出来也不会是一件难事。这种输出要比听儿歌、看动画片之后的简单模仿更有价值,也是孩子英语后劲的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