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事,他总是讨价还价,原来是这些原因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儿子,你该剪头发了,妈妈下午带你去剪头发。”“如果你给我买超级飞侠的玩具,我就去。”

“宝贝儿,该收拾收拾我们要出门了。”“我不想去,我还想继续看电视。”“我们出去玩好玩的,吃好吃的。”“不去,我不去。你这都是骗人的,上次说买都没有买。”“这次妈妈一定说话算话。”“那你现在先把上次在网上说给我买的玩具,给买了。”

......

我觉得我上面的举例都不够犀利。现实生活里,我经常听到比这要让人“印象深刻百倍”的对话。但是,可能是我潜意识不接受,我都忘记了。

交易型育儿,这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深刻的感受。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用过这个词语,但是这个词语在我脑海里很长很长很长很长时间了。

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特别会和父母讨价还价,而且消极应对很多事情,包括很多应该做的对他的生命有极大好处的事情。我见过最小的有两岁多就已经开始这样的模式在沟通。

父母往往非常头疼。因为沟通不了。沟通过程会陷入无意义的死循环中。

我当然不会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孩子,因为孩子的行为反应习惯应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环境中习得的。家庭就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环境。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他们这么会讨价还价,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得来的?

你再这样,妈妈/爸爸不喜欢你了

这句话,应该很多人都说过也都听过。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我们觉得不对不应该做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脱口而出,“你再这样,妈妈/爸爸/......不喜欢你了”。

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不要做。

要挟与恐惧

可是这是“要挟”的话呀!

如果有人要挟你,我想大多数人心里都怒火冲天或者瑟瑟发抖(具体哪种情绪,取决于要挟你的人的实力)吧。

小宝宝听到要挟的话,确实“就范”,不再做那件事。因为他太弱小,而没有能力反抗,更不敢想象父母不喜欢自己,自己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给他带来深深的恐惧,并且被恐惧驱动,去“服从顺从”爸爸妈妈提出的条件。

我想,绝大多数父母都不想,孩子服从顺从听话的背后,是这样的情绪吧!

但是很快,这句要挟的话,就要打折扣。很多父母会慢慢发现,这句话的效力没有原来强大了。这是因为,“有一个人一直说你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听多了,很伤感情。感情当然可能会慢慢减少,即使是天然存在的亲子之情。当一个人没有那么爱你的时候,这句要挟的话,当然就失去了效力与魔力。

只是,这一次,这个人是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有条件的爱的鲜明体现

“你再这样,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体现出来的另一点,就是“有条件的爱”。这是赤裸裸地在传达:“你这样,爸爸妈妈不喜欢。你只有......了,爸爸妈妈才喜欢你”。

这就是有条件!这就是交易呀!“你达到了这个条件,做了这件事”,爸爸妈妈才喜欢你,才能换来爸爸妈妈的满意!

只是很多父母意识上不知道,但这就是潜意识!

很有可能,父母在成长过程中,也被这样说过。或者虽然没有被语言这样说过,但是生活在这样的事实行为组成的氛围里。所以,无意识中习得了这种思维方式。

同样,孩子在这样的成长互动中,也会潜移默化学会爸爸妈妈的这种思维方式,“达到了一定的条件,我才会做”。

我们经常说要“全然接纳孩子”“要爱一个人的全部”,我相信,有很多父母是愿意为此努力的。


图片来自网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当我们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该替代为哪句话呢?

这件事是错的

每当我听到“你再这样,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这句话的时候,都有一个止不住的声音,在心里跑出来:“如果喜欢,他就可以这么做吗?”哈哈,这么一反问,是不是就看出来问题所在了!

孩子不可以做这件事,不是因为父母喜不喜欢。父母的喜欢当然也不能说不重要,毕竟是孩子重要的参考意见。但是,比父母喜欢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对不对,应不应该做!

这才是教给孩子,判断一件事情能不能做的根本:这件事情是错的,不做。这件事情是对的,可以做!

可以比较一下:

“你再推小朋友,妈妈不喜欢你了啊!”

“不可以推小朋友,推小朋友这件事是不对的。不可以推小朋友。”

第二句话,孩子才可以真正学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也可以再比较一下:

“你刚刚给小朋友分享你的玩具了,妈妈喜欢宝宝。”

“你刚刚给小朋友分享玩具了,这样做非常好。”

经常讲第一类的话语,可能孩子会更看重“外部评价”,“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我”“我这样做,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适当的在意外部评价当然是好的,但是过度的看重外部评价,甚至忽略内心真正的想法,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

“这件事做的对,这件事做的不对”,这样明确的信息反馈,针对的不是孩子这个人,而是孩子的行为。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不接纳你的行为”,但与你这个人无关。

孩子才会确切知道,“自己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有哪些行为我可以继续保持,有哪些行为我要慢慢纠正,调动孩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判断处理问题;这样发挥主动性的学习行为,也才有利于孩子最终学会正确的或者说优化的行为模式。

PS,爸爸可能不会直接说“你这样,爸爸不喜欢你了”,而更有可能说类似的话“哎呀,看你哭哭啼啼/磨磨唧唧/窝窝囊囊......的,成什么样子,别哭了。看见你这样子,我就烦。”但中心思想是一样的,可能语气比妈妈们还差。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说的这句话,只是“交易型育儿”其中的一种情况。也还有其他的情况,下次再写。

单单就今天说的这句话来讲,就是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你达到了这个条件,我们才往下好好谈。你达不到这个条件,对不起,爸爸妈妈的爱是没有的。

还有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说这句语言出来,但行为反应也在表示同样的意思“你......,爸爸妈妈才喜欢你。”

这就是交易!所以,孩子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对讨价还价得心应手,“爸爸妈妈,你们先把这件事做了,你们做了这件事,我才会......”因为经常在学习。

我相信很多人意识层面没有这个想法,但是潜意识以及行为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长大沟通越少,沟通越困难的原因之一。

做到无条件的接纳,真的很难!我今天写文章的过程中,也在反思,我难道就没有做过什么“孩子你这样了,我才高兴”的行为?当然做过,虽然可能不算多。但是比我自己之前来说,应该已经算多的了!

换句话说,就是我退步了!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个养育孩子的过程,都是不断反思的过程!

反思,总结,进步,无限循环。

我就反思到,自己已经很久都没有,睡前回想一下一天都对噗噗做了什么,有哪些要改进的,有哪些是明天要做的了!

你有什么样的反思一样子涌到脑海里呢?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就酱!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